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5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包括地梁以及浇筑于所述地梁上方的底板;在所述底板浇筑前,垂直于所述地梁长度方向均匀铺设有长条状的板钢筋;在所述板钢筋上垂直跨设有开口箍筋,且所述开口箍筋的两脚锚入所述地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底板结构存在底板的力无法传递给地梁且底板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

A floor structure of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防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人民防空是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它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土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工程”是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不同于普通地下室。普通地下室是为稳定地上建筑物或实现某种用途而建的,没有防护等级要求;防空地下室是根据人防工程防护要求专门设计的。人防地下室顶板、侧墙、地板都比普通地下室更厚实、坚固,除承重外还有一定抗冲击波和常规炸弹爆轰波的能力。人防工程底板多铺设于地梁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底板结构,如图1所示,部分施工工地在底板施工过程中,将底板上部钢筋放在地梁上部钢筋上面穿过,使得底板和地梁无法形成有效的结合,人防底板承受的是水浮力和人防底板等效荷载传来的力,而这两种作用力都是从下往上,不仅导致底板的力无法传给地梁,还会对底板造成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底板结构存在底板的力无法传递给地梁且底板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包括地梁以及浇筑于所述地梁上方的底板;在所述底板浇筑前,垂直于所述地梁长度方向均匀铺设有长条状的板钢筋;在所述板钢筋上垂直跨设有开口箍筋,且所述开口箍筋的两脚锚入所述地梁内。优选的,所述开口箍筋同时跨设于多根所述板钢筋上。优选的,沿所述地梁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根所述开口箍筋,且相邻的两根所述开口箍筋之间沿所述地梁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优选的,相邻的两根所述开口箍筋下方共同存在至少一根所述板钢筋。优选的,所述开口箍筋的两脚锚入所述地梁内0.3m~0.7m。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地梁上锚入开口箍筋,并且该开口箍筋跨设于板钢筋上,浇筑后令底板和地梁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底板在承受水浮力和人防底板等效荷载传来的力时,能够将两种力传递至地梁,避免底板断裂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人防工程底板结构沿地梁长度方向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底板结构沿地梁长度方向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人防工程底板多铺设于地梁上,在底板施工过程中,将底板上部钢筋放在地梁上部钢筋上面穿过,使得底板和地梁无法形成有效的结合,人防底板承受的是水浮力和人防底板等效荷载传来的力,而这两种作用力都是从下往上,不仅导致底板的力无法传给地梁,还会对底板造成断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见图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包括地梁20以及浇筑于地梁20上方的底板10。在底板10浇筑前,垂直于地梁20长度方向均匀铺设有长条状的板钢筋11。为了使得底板10与地梁20形成有效结合,本实施例在底板10浇筑前,在板钢筋11上垂直跨设有开口箍筋21,并且开口箍筋21的两脚锚入地梁20内。具体的,开口箍筋21同时跨设于多根板钢筋11上。在排列顺序上,沿地梁2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根开口箍筋21,且相邻的两根开口箍筋21之间沿地梁20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在施工参数上,开口箍筋21的两脚锚入地梁20内0.3m~0.7m。优选为0.5m。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在地梁20上锚入开口箍筋21,并且该开口箍筋21跨设于板钢筋11上,浇筑后令底板10和地梁20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底板10在承受水浮力和人防底板10等效荷载传来的力时,能够将两种力传递至地梁20,避免底板10断裂损坏。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提供的人防工程底板10结构,其相邻的两根开口箍筋21下方共同存在至少一根板钢筋11。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以及浇筑于所述地梁上方的底板;在所述底板内垂直于所述地梁长度方向均匀铺设嵌有长条状的板钢筋;在所述板钢筋上垂直跨设嵌有开口箍筋,且所述开口箍筋的两脚锚入所述地梁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以及浇筑于所述地梁上方的底板;在所述底板内垂直于所述地梁长度方向均匀铺设嵌有长条状的板钢筋;在所述板钢筋上垂直跨设嵌有开口箍筋,且所述开口箍筋的两脚锚入所述地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箍筋同时跨设于多根所述板钢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防工程底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华陈行飞钱永强吴文韬郑晓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广盛民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