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95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陶瓷板,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组成,壳体内设有加热电路,陶瓷板底面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电路电连接,陶瓷板为盘状结构;盘状的陶瓷板内盛有导热介质;加热电路上连接有用于检测导热介质温度的副传感器;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外侧底面上;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的内表面上;导热介质为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控精度同时,配合副传感器通过对导热介质的控温,有效的防止导热介质的干涸,达到对加热食物的精确控温,提高了电磁炉的实际使用可靠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厨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温控电磁炉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电磁炉,其结构一般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表面的陶瓷板,壳体内设有加热电路和与加热电路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常设于陶瓷板底部并位于电磁线圈中上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烹饪锅体的底部都是直接放置于陶瓷板上,电磁涡流直接对锅体底部加热进而实现对食物加热。然而,锅体底部与陶瓷板之间并不是紧贴在一起的,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间隙,在电磁炉对食物进行加热时,锅体底部发热,其热量必须通过锅体底部与陶瓷板之间的空气层传导至陶瓷板,再由温度传感器检测,但是,以空气作为热量的传导介质,其热传导率低,导热性能不好,温度传感器不能准确的检测锅体的整体温度,进而使电磁炉的温控效果较差。而且,由于温度传感器设于电磁线圈中上处,电磁线圈工作时形成的电磁场会干扰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确度,使电磁炉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温准确、可靠性高的温控电磁炉。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陶瓷板,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组成,壳体内设有加热电路,陶瓷板底面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电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为盘状结构。所述盘状陶瓷板内盛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电路上连接有用于检测导热介质温度的副传感器。所述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外侧底面上。所述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导热介质为水。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电磁炉进行改进,以盘状结构的陶瓷板代替传统的平直式陶瓷板,并在盘状陶瓷板内装有导热介质,当电磁炉对锅体加热时,因导热介质的热传导能力较强,锅体底部的热量可无损耗的通过导热介质传导到陶瓷板,温度传感器便可准确的检测锅体底的温度,进而有效的防止导热介质干涸的现象,提高了电磁炉的温控精确度。同时,在加热电路上增设有副传感器,副传感器完全不受磁场的干扰,并可准确地检测导热介质因锅体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温度变化状况,进而通过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加热食物的精确控温,提高了电磁炉的实际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上的陶瓷板2,壳体1由底座3和上盖4组成,在壳体1内设有加热电路5,陶瓷板2为盘状结构,并在盘状陶瓷板2内盛有导热介质7,导热介质7具体为水,陶瓷板2底面中央处装有一温度传感器6,电磁炉工作时,加热锅体放置于盛有导热介质7的盘状陶瓷板2内,使锅体底部与陶瓷板2之间的空隙充满导热介质7,锅体底部的热量可无损耗的通过导热介质7传导到陶瓷板2。而为解决温度传感器6工作时受电磁线盘磁场干扰的缺点,在加热电路5上设有用于检测导热介质7温度的副传感器8,该副传感器8可设于陶瓷板2外侧底面上,如图1示;也可设于陶瓷板2的内表面上,如图2示。该副传感器8可准确地检测导热介质7因锅体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温度变化状况。当电磁炉对锅体加热时,因导热介质7的热传导能力较强,锅体底部的热量可无损耗的通过导热介质7传导到陶瓷板2,温度传感器6便可准确的检测锅体底的温度,进而有效的防止导热介质7干涸的现象,提高了电磁炉的温控精确度。同时,在电磁炉内增设有副传感器8,副传感器8完全不受磁场的干扰,并可准确地检测导热介质7因锅体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温度变化状况,进而通过副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6的配合工作,使本技术实现对锅内食物精确控温的同时,还具有使用可靠性高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上的陶瓷板(2),壳体(1)包括底座(3)和上盖(4)组成,壳体(1)内设有加热电路(5),陶瓷板(2)底面装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加热电路(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2)为盘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陶瓷板(2)内盛有导热介质(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5)上连接有用于检测导热介质(7)温度的副传感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感器(8)设于陶瓷板(2)外侧底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感器(8)设于陶瓷板(2)的内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7)为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陶瓷板,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组成,壳体内设有加热电路,陶瓷板底面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电路电连接,陶瓷板为盘状结构;盘状的陶瓷板内盛有导热介质;加热电路上连接有用于检测导热介质温度的副传感器;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外侧底面上;副传感器设于陶瓷板的内表面上;导热介质为水。本技术在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控精度同时,配合副传感器通过对导热介质的控温,有效的防止导热介质的干涸,达到对加热食物的精确控温,提高了电磁炉的实际使用可靠性。文档编号F24C7/08GK2898662SQ200620058770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罗智毅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东泽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上的陶瓷板(2),壳体(1)包括底座(3)和上盖(4)组成,壳体(1)内设有加热电路(5),陶瓷板(2)底面装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加热电路(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2)为盘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东泽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