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71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属于污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生物繁殖装置将微生物的菌种放置在网兜状的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中,并通过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向微生物提供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且可以通过控制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微孔大小控制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规模。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生物繁殖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现,微生物能够较好的附着在繁殖装置上而防止被水冲走,以便更好的处理污染的水质,也能够避免菌体尸体进入河流中增加水处理负担。

A devi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属于污水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高速发展,直排放的大量污水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畜禽养殖的污水排放的COD可达12000-15000,BOD1000-8000。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投资大,流程长,能耗高,运行成本高,而且还难以达到理想处理效果,给企业的节能减排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极大。养殖废水的特点是COD、BOD极高,但适合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只要找到适合不同水质要求的微生物,发挥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有机质的特点,则可以很好的达到降解污水中的COD、BOD的浓度。尽管目前已有将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的技术,但是一般是用于特殊的废水的处理,例如餐厨废水、发酵废水或养殖废水等,这类废水只有小规模,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不适合河流、湖泊等水污染的处理,在此类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由于其规模较大,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由于水体的流动,会将菌体尸体及杂质带走,增大后续的处理难度。且现有的微生物繁殖器无法较好的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繁殖规模,容易造成微生物繁殖较快从而使得其因为竞争作用大量死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本技术的微生物繁殖装置结构简单、易制造和安装,微生物能够牢固的附着在生物繁殖器中,且能够通过控制营养物质的缓释速度实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规模,易于操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包括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中心轴到外层依次为营养液缓释管1和微生物膜2,所述曝气管8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底部,所述浮体3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顶部,所述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均在排水网9内部;其中,所述微生物膜2包裹在营养液缓释管1的外部,微生物膜2包括若干个微生物膜单体4,所述微生物膜单体4包括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和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所述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呈四边形,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安装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上,呈兜状,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材质为PP纤维丝,与水平线夹角呈30~6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为任一含有微孔的材料,优选净水滤芯,如专利申请CN104773855A所述的活性炭滤芯或专利申请CN104773854A所述的硅藻精土滤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微孔的大小为0.1~100μ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内径为微生物繁殖装置直径的1/8~1/4,厚度为0.5~8c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可装有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且可以通过控制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微孔大小控制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规模。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安装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的结合方式为压合,即通过高压使得PP纤维丝压合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P纤维丝的直径为0.1~1.0m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孔径为10~200μ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厚度为10~20mm。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单体4的体积为5~100cm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PP纤维丝材质的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呈兜状,有余力微生物的附着,能够使得有机物或者营养物质与微生物接触,同时还起到排水和防止泥沙进入导致网兜结构破坏的作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网9优选金属材质,包括铁、铜等,所述固定网9上开有小孔,小孔呈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用于使水通过。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2可以围绕单层或者多层,优选2~8层。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管8通过进气管7与曝气设备相连,用于为微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的材质为塑料。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浮体3为泡沫、空心木材或竹竿等浮力较大的材质,主要作用是为了使整个微生物繁殖器保持漂浮状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繁殖器的微生物为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现,微生物能够较好的附着在繁殖装置上而防止被水冲走,以便更好的处理污染的水质,也能够避免菌体尸体进入河流中增加水处理负担。(2)本技术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内含有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装有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可以通过控制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微孔大小控制微量元素或者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规模。(3)本技术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排水,并防止泥沙进入繁殖装置阻碍微生物的生长,施工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适宜推广,无需精细的工艺和高端的材料,且本技术的PP纤维丝能够被特定的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环保且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微生物膜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2、微生物膜;3、浮体;4、微生物膜单体;5、微生物膜单体框架;6、微生物膜单体网兜;7、进气管;8、曝气管;9、排水网。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中心轴到外层依次为营养液缓释管1和微生物膜2,所述曝气管8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底部,所述浮体3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顶部,所述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均在排水网9内部;其中,所述微生物膜2包裹在营养液缓释管1的外部,微生物膜2包括若干个微生物膜单体4,所述微生物膜单体4包括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和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所述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呈四边形,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安装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上,呈兜状,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材质为PP纤维丝,与水平线夹角呈30~60°。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为任一含有微孔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中心轴到外层依次为营养液缓释管(1)和微生物膜(2),所述曝气管(8)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底部,所述浮体(3)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顶部,所述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均在排水网(9)内部;其中,所述微生物膜(2)包裹在营养液缓释管(1)的外部,微生物膜(2)包括若干个微生物膜单体(4),所述微生物膜单体(4)包括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和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所述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呈四边形,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安装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上,呈兜状,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材质为PP纤维丝,与水平线夹角呈3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中心轴到外层依次为营养液缓释管(1)和微生物膜(2),所述曝气管(8)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底部,所述浮体(3)位于微生物繁殖装置的顶部,所述营养液缓释管(1)、微生物膜(2)、浮体(3)和曝气管(8)均在排水网(9)内部;其中,所述微生物膜(2)包裹在营养液缓释管(1)的外部,微生物膜(2)包括若干个微生物膜单体(4),所述微生物膜单体(4)包括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和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所述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呈四边形,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安装在微生物膜单体框架(5)上,呈兜状,所述微生物膜单体网兜(6)的材质为PP纤维丝,与水平线夹角呈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为任一含有微孔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缓释管(1)的微孔的大小为0.1~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凌啸倪洪伟朱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