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38969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58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实时电量值,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检测实时电量值,接着根据电量下降的因素进行判断是否进行充电,实现了电量的智能管理,更实现了个性化的充电管理模型,能够帮助用户优化充电方式,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改善用户体验。

Rechargeable intelligent terminal,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充电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一种应用所述充电控制方法的可充电智能终端,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一般配置有电池,其可以实现反复充电,其中,在接插有充电器的状态下,电池充满电后,当电池电压下降很小的值,比如100mV后,会自动进行充电的recharge再充阶段,系统会自动打开充电功,但是如果因一很小的压降即马上继续对电池充电,如此反复充电可能会造成对充电电池的损坏。比如,如果电池未受控制而一直处于浮充状态,或者电量值下降1%左右不到又马上进行反复充电等,这些充电动作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但现有技术缺少对充电的智能控制方法,缺少对电池电量的智能管理,更缺少针对用户习惯而进行的充电管理模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多方面不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检测实时电量值,接着根据电量下降的因素进行判断是否进行充电,实现了电量的智能管理,更实现了个性化的充电管理模型,能够帮助用户优化充电方式,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改善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实时电量值;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因素信息包括电池自然耗电、人为使用耗电和第三方应用程序运行耗电。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电池自然耗电,控制执行未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人为使用耗电,控制执行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第三方应用程序运行耗电,控制执行触发充电、或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人为使用耗电,控制执行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是否设置充电保护功能;若未设置充电保护功能,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若设置有充电保护功能,执行充电保护功能。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若设置有充电保护功能,执行充电保护功能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二阈值;若下降到所述第二阈值,控制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处理器、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一种检测所述因素信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过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因素信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通过摄像头拍摄周边环境以检测所述因素信息;通过声音传感器检测周边声音以检测所述因素信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因素信息还包括软件系统异常耗电、硬件设施异常耗电,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检测到软件系统异常耗电的因素信息,控制优化软件系统并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若检测到硬件设施异常耗电,控制执行报警提示并执行未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因素信息还包括当前运行时间段,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检测到当前运行时间段处于低功耗休息时间段的因素信息,控制执行未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因素信息还包括人为操作设备、人为操作第三方应用程序,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检测到人为操作设备、人为操作第三方应用程序,控制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以进行快速充电。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实时电量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根据所述日常使用习惯生成适于所述用户的充电控制策略。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日常使用习惯生成适于所述用户的充电控制策略的步骤中,所述充电控制策略用于自动设置第一阈值、电池自然耗电参数、人为使用耗电参数、第三方应用程序运行耗电参数、未触发充电的参数设定、以及二次判断的参数设定中至少一种。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调用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以控制执行相应的充电动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充电智能终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配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可充电智能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实时电量值,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检测实时电量值,接着根据电量下降的因素进行判断是否进行充电,实现了电量的智能管理,更实现了个性化的充电管理模型,能够帮助用户优化充电方式,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改善用户体验。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充电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可充电智能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可充电智能终端实现本申请充电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详细说明如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充电控制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摄像头等,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步骤。步骤S101,检测实时电量值;步骤S102,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步骤S103,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步骤S104,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n检测实时电量值;/n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n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n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实时电量值;
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一阈值;
若下降到所述第一阈值,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
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素信息包括电池自然耗电、人为使用耗电和第三方应用程序运行耗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因素信息控制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电池自然耗电,控制执行未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
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人为使用耗电,控制执行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
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第三方应用程序运行耗电,控制执行触发充电、或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为人为使用耗电,控制执行二次判断的充电动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设置充电保护功能;
若未设置充电保护功能,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若设置有充电保护功能,执行充电保护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设置有充电保护功能,执行充电保护功能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实时电量值是否下降到第二阈值;
若下降到所述第二阈值,控制执行触发充电的充电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造成所述实时电量值发生下降的因素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处理器、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一种检测所述因素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声音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因素信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通过摄像头拍摄周边环境以检测所述因素信息;
通过声音传感器检测周边声音以检测所述因素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