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45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转轮,所述转轮位于输送线的上游输送轨与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断部,所述转轮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隙小于载具的挂钩的直径;所述转轮的外圈上设置有容纳载具的挂钩的凹槽。当载具从上游输送轨进入转轮的凹槽中,驱动装置驱动转轮旋转,转轮将载具带入下游输送轨,实现载具的逐一放行。

A release device for carrier of convey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挂输送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
技术介绍
吊挂输送线支轨向主轨合流时,当主轨上有载具经过时,支轨上的载具就需要暂停,然后再通过放行机构进行放行。现有的放行机构一般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挡块,挡块与支轨垂直设置,通过气缸运动使挡块露出或藏入支轨,从而实现阻挡或放行的目的。但是该放行机构单件放行的可靠性比较差,经常导致载具不能逐一放行,从而出现多个放行的情况,因此影响整体输送线的工作节拍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靠性比较高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转轮,所述转轮位于输送线的上游输送轨与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断部,所述转轮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隙小于载具的挂钩的直径;所述转轮的外圈上设置有容纳载具的挂钩的凹槽。本技术利用转轮放行载具,当载具从上游输送轨进入转轮的凹槽中,驱动装置驱动转轮旋转,转轮将载具带入下游输送轨,实现载具的逐一放行。本技术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偏向于所述转轮的旋转方向,载具挂钩落入凹槽中,被转轮带走,凹槽开口方向与转轮旋转方向相近,使得载具难以从凹槽中脱落。优选地,所述凹槽呈形,载具挂钩从短边进入凹槽,从长边离开凹槽。为便于设计对转轮的控制,所述凹槽的数量为数字2或数字3的整数倍,这样的数量设计,方便控制转轮的启停,转轮转动的角度比较容易计算。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个,3个凹槽在转轮的外圈上均匀分布。为进一步避免同时有多个载具进入凹槽,导致无法逐一放行载具,甚至影响转轮工作,本技术所述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转轮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转轮之间具有供单个载具的挂钩通过的通道。所述限位板呈Ω型,所述转轮位于Ω型的限位板的拱形的下方。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呈U型,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所述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安装在前侧板的水平的支撑部上。为便于设置限位板,所述前侧板的高度低于后侧板的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地设置限位板,使得限位板与输送轨、转轮之间具有仅供单个载具挂钩通过的通道。为更进一步地实现自动化控制,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轮进口处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感应到转轮的凹槽中有载具挂钩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带动转轮旋转。本技术通过转轮轮的凹槽逐个输送载具,实现载具的逐一放行。进一步地,本技术在输送轨的上方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与输送轨之间具有供单个载具挂钩通过的通道,进而保证载具不重叠,单个通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运行状态图。图中:1-支架;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底板;1.4-支撑部;2-上游输送轨;3-下游输送轨;4-转轮;4.1-凹槽;5-电机;6-减速机;7-轴承座;8-限位板;9-盖板;10-感应装置;11-安装支座;12-载具;13-间断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支架1的截面呈U型,具有前侧板1.1、后侧板1.2、以及连接前侧板1.1与后侧板1.2的底板1.3。前侧板1.1上端具有一体折弯的支撑部1.4,支撑部1.4上安装上游输送轨2和下游输送轨3(沿载具移动方向,载具从上游输送轨2向下游输送轨3移动)。上游输送轨2与下游输送轨3之间具有间断部13,转轮4设置在间断部4中。转轮4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本技术采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减速机6安装在支架1的后侧板1.2的背面,具体来说,后侧板1.2的背面安装有轴承座7,轴承座7中套有轴承,电机5与减速机6安装在轴承座7上,电机5的传动轴穿过轴承的内圈、后侧板1.2上的避位孔后伸向前侧板1.1,转轮4安装在电机5的传动轴的端部,通过电机5带动转轮4转动。转轮4的外圈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容纳载具12的挂钩的凹槽4.1。凹槽4.1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多个,最好为数字2的整数倍或数字3的整数倍,整数倍的数量设计的目的是便于通过控制转轮的转动角度来控制转轮的启停,优选采用3个凹槽,正如图3所示,始终可以保证一个凹槽到达上游输送轨处时,有一个凹槽位于下游输送轨处。转轮4的外圈与上游输送轨2、下游输送轨3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转轮4转动时不会造成干涉,为避免载具12从转轮与上、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隙掉落,转轮4的外圈与上游输送轨2、下游输送轨3之间的间隙小于载具12的挂钩的直径。如图3、5所示,凹槽4.1的开口方向偏向转轮的旋转方向,当载具从上游输送轨到达转轮处时,凹槽4.1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口,载具的挂钩落入凹槽4.1中,电机带动转轮转动,当该凹槽4.1转动到下游输送轨处时,该凹槽4.1形成一个开口偏下的槽口,方便载具从凹槽4.1进入下游输送轨。从图3可以看到,凹槽4.1呈形,载具从凹槽的短边进入,从凹槽的长边离开凹槽。为了防止载具重叠在一起,导致载具不能逐个地进入放行装置,影响对载具的放行,本技术在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和转轮的上方设有限位板8,该限位板8与上游输送轨2、下游输送轨3、转轮4之间具有仅供单个载具挂钩通过的通道。从图2可以看到,限位板8呈Ω形状,转轮4位于限位板8的拱形下方。限位板8通过盖板9安装在支架1上。为方便限位板8的设置,支架1的前侧板1.1的高度比后侧板1.2低,方便设置限位板8与上、下游轨道之间的距离。盖板9安装在后侧板1.1上。转轮4进口处(上游输送轨2的末端)设有载具感应装置10,该载具感应装置10通过安装支座11安装在盖板9上。载具感应装置10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电机5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载具感应装置感应到转轮的凹槽4.1中有载具时,载具感应装置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逆时针转动,将载具12从上游输送轨的出口端转送至下游输送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转轮,所述转轮位于输送线的上游输送轨与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断部,所述转轮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隙小于载具的挂钩的直径;所述转轮的外圈上设置有容纳载具的挂钩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转轮,所述转轮位于输送线的上游输送轨与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断部,所述转轮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之间的间隙小于载具的挂钩的直径;所述转轮的外圈上设置有容纳载具的挂钩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偏向于所述转轮的旋转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数字2或数字3的整数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3个,3个凹槽在转轮的外圈上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转轮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上游输送轨、下游输送轨、转轮之间具有供单个载具的挂钩通过的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线载具放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呈Ω型,所述转轮位于Ω型的限位板的拱形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迪王猛袁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瑞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