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波专利>正文

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35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包含具有出气孔的炉头(1),炉头的内环出气孔(2)与内环喉管(6)相通,外环出气孔(3)与外环喉管(5)相通,炉头顶部设有固定的同样具有出气孔的铝杯(7),小火盖套合在内环出气孔上,大火盖套合在铝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1)外环出气孔(3)是由多个独立且同时高出顶面的出气孔组成,该出气孔与铝杯出气孔位置相吻合,两相邻出气孔间的C通道位于灶面(4)以上,即为二次上进风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具配件,尤其是一种嵌入式灶燃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包含具有出气孔的炉头,炉头的内环出气孔与内环喉管相通,外环出气孔与外环喉管相通,炉头顶部设有固定的同样具有出气孔的铝杯,小火盖套合在内环出气孔上,大火盖套合在铝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外环出气孔是由多个独立且同时高出顶面的出气孔组成,该出气孔与铝杯出气孔位置相吻合,两相邻出气孔间的C通道位于灶面以上,即为二次上进风口。所述的炉头与铝杯相吻合的出气孔径向均布有3个,呈腰形结构,其中接近外环喉管的为主出气孔,远离的为辅助出气孔。所述的铝杯主出气孔沿边缘设有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下进风方式的改进,将下进风炉头出气部位由整圈出气孔改为多个独立的出气孔,使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能从上部补充,铝杯上主出气孔挡圈结构使火孔喷出的火焰燃烧均匀、稳定,热负荷大,可达到4KW左右;二次空气采用上进风后,面板和炉头可以制成全封闭,水、油等不容易流入灶内部,使灶具内部不容易腐蚀。参见图5-7,新型嵌入式燃烧器由炉头1、铝杯7、小火盖、大火盖组成。铝杯固定在炉头上,小火盖套合在内环出气孔上,大火盖套合在铝杯上。炉头1的内环出气孔2与内环喉管6相通,外环出气孔3与外环喉管5相通,外环出气孔由3个径向均布独立的且同时高出顶面的出气孔组成,该出气孔呈腰形结构,出气孔与相邻出气孔之间构成二次空气进风的C通道,位于灶面4以上,使二次空气从灶面上部补充而形成新型上进风炉头。铝杯7与炉头1肩胛相吻套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其上的3个出气孔与炉头外环出气孔位置相吻合,在接近外环喉管的为主出气孔9,远离的2个为辅助出气孔10,由于主出气孔接近进气端,燃气首先到达,燃烧旺盛,为了使大火盖燃烧火焰均匀而稳定,必须使主出气孔的燃气迅速向辅助出气孔分流,为此,在铝杯7主出气孔9的边缘设有挡圈8,可将燃气引伸到辅助出气孔上,达到火焰均匀、稳定燃烧和提高炉头热负荷的目的。小火盖、大火盖为公知技术(图中未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包含具有出气孔的炉头(1),炉头的内环出气孔(2)与内环喉管(6)相通,外环出气孔(3)与外环喉管(5)相通,炉头顶部设有固定的同样具有出气孔的铝杯(7),小火盖套合在内环出气孔上,大火盖套合在铝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1)外环出气孔(3)是由多个独立且同时高出顶面的出气孔组成,该出气孔与铝杯出气孔位置相吻合,两相邻出气孔间的C通道位于灶面(4)以上,即为二次上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头(1)与铝杯(7)相吻合的出气孔径向均布有3个,呈腰形结构,其中接近外环喉管的为主出气孔(9),远离的为辅助出气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杯(7)主出气孔(9)沿边缘设有挡圈(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嵌入式灶燃烧器,是现有下进风方式的改进,由炉头、铝杯、小火盖、大火盖组成。炉头出气部位有多个独立且同时高出顶面的出气孔,两相邻出气孔间的C通道即为二次上进风口,使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能从上部补充,铝杯的出气孔与炉头出气孔相吻合,铝杯主出气孔沿边缘设有挡圈,使火孔喷出的火焰燃烧均匀、稳定,热负荷大,可达4KW左右,由于采用上进风,面板和炉头可制成全封闭,水、油等就不易流入灶内部,延缓灶具内部的腐蚀。文档编号F24C3/08GK2575488SQ02267030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雪波 申请人:李雪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