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81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实验室通风装置,包括吸风装置、以及设置在吸风装置下方的送风装置,吸风装置包括吸风头、以及设于吸风头上方的排风管,排风管上设有用于将排风管内的气流往远离吸风头方向输送的吸风单元,送风装置包括鼓风机、以及设于鼓风机上方的送风头,鼓风机的送风方向为向接近吸风头方向以使产生从送风头向吸风头流动的气流。送风头包括中空外板、以及设置在中空外板内的网板,网板上设置有用于鼓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的网眼。有益效果: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随着流动的气流从排风管排出,实现定点集中排气,排废气的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通风装置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排出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在医院、学校、各类研究所等研究场所经常需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由于各种化学物质的使用,产生酸性或碱性的气体或蒸汽,常常造成实验室的空气污染,有些物质不但味道难闻,而且还有害健康,因此需要采用通风柜来进行实验研究,普通的通风柜主体为一箱体,箱体上设置排风装置以及相应的排风通道,使用时将实验设备置于通风柜的箱体内,从而将有害气体会排出。但上述排风装置是对箱体内全部空气进行排放而不是对正在做实验区域进行吸风排放,不仅排风装置的工作强度大,能源耗费多,并且对有害气体的排放效率不高,有害气体容易逸散出通风柜,积聚在实验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通风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排风装置无法对正在做实验的区域定点集中进行排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实验室通风装置,包括吸风装置、以及设置在吸风装置下方的送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风头、以及设于吸风头上方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上设有用于将排风管内的气流往远离吸风头方向输送的吸风单元,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鼓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鼓风机上方的送风头,所述鼓风机的送风方向为向接近吸风头方向以使产生从送风头向吸风头流动的气流,所述送风头包括中空外板、以及设置在中空外板内的网板,所述网板上设置有用于鼓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的网眼,所述中空外板上滑动设置有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设置在网板之上,所述挡风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挡风装置相对设置,所述中空外板靠近挡风装置的侧面内设有第一滑动凹槽,所述挡风装置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以及推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动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块设置在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挡风板之间,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设置在第二滑动块与第二挡风板之间,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二挡风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块设置在第二挡风板远离第三滑动块的侧面上,所述推动块高于中空外板以使推动推动块可带动第一挡风板、以及第二挡风板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头边缘设有吸铁石或可被磁力吸附的金属,所述送风头上设有挡风幕布,所述挡风幕布的一端与中空外板固定连接,所述挡风幕布的另一端设有吸铁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风幕布设有多块,所述挡风幕布之间通过拉链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单元包括风机、用于带动风机转动的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锥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锥齿轮设于风机与电机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头上设有用于防尘的网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头的直径大于吸风头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打开鼓风机使之产生向吸风头方向流动的气流;开启吸风单元,使之产生从吸风头向排风管流动的气流,因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随着流动的气流从排风管排出,实现定点集中排气,排废气的效率高;2、推动推动块,进而拉出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实现实验室操作人员动手进行实验的区域没有急速的风流流动,不会影响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挡风装置中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未抽出时吸风头俯视图;图5为挡风装置中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抽出时吸风头俯视图;图6为挡风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吸风装置;11、吸风头;12、排风管;13、吸风单元;131、风机;132、锥齿轮;133、电机;2、送风装置;21、鼓风机;22、送风头;221、网板;222、中空外板;3、挡风装置;31、推动块;32、第二挡风板;33、第一挡风板;34、第一滑动块;35、第三滑动块;36、第二滑动块;4、挡风幕布;5、吸铁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验室通风装置,包括吸风装置1、以及设置在吸风装置1下方的送风装置2,吸风装置1包括吸风头11、以及设于吸风头11上方的排风管12,排风管12上设有用于将排风管12内的气流往远离吸风头11方向输送的吸风单元13,送风装置2包括鼓风机21、以及设于鼓风机21上方的送风头22,鼓风机21的送风方向为向接近吸风头11方向以使产生从送风头22向吸风头11流动的气流。如图4、5所示,送风头22包括中空外板222、以及设置在中空外板222内的网板221,网板221上设置有用于鼓风机21产生的气流通过的网眼,中空外板222上滑动设置有挡风装置3,挡风装置3设置在网板221之上,挡风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挡风装置3相对设置,中空外板222靠近挡风装置3的侧面内设有第一滑动凹槽。如图6所示,挡风装置3包括第一滑动块34、第二滑动块36、第三滑动块35、第一挡风板33、第二挡风板32、以及推动块31,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滑动凹槽滑动配合,第二滑动块36设置在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挡风板33之间,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滑动块34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挡风板33滑动连接,第三滑动块35设置在第二滑动块36与第二挡风板32之间,第三滑动块35与第二滑动块36固定连接,第三滑动块35与第二挡风板32滑动连接,推动块31设置在第二挡风板32远离第三滑动块35的侧面上,推动块31高于中空外板222以使推动推动块31可带动第一挡风板33、以及第二挡风板32滑动。如图1所示,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实验时,将实验器材放置在网板221上进行实验。打开鼓风机21使之产生向吸风头11方向流动的气流;开启吸风单元13,使之产生从吸风头11向排风管12流动的气流,因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随着流动的气流从排风管12排出,实现定点集中排气,排废气的效率高。推动推动块31,进而拉出第一挡风板33和第二挡风板32,实现实验室操作人员动手进行实验的区域没有急速的风流流动,不会影响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吸风单元13包括风机131、用于带动风机131转动的锥齿轮132、以及用于驱动锥齿轮132转动的电机133,锥齿轮132设于风机131与电机133之间。电机133驱动锥齿轮132的转动,锥齿轮132带动风机131转动,最终实现产生吸风头11向排风管12流动的气流。吸风头11上设有用于防尘的网罩。上述防尘罩的设置可防止灰尘在吸风头11内积聚。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验室通风装置,包括吸风装置(1)、以及设置在吸风装置(1)下方的送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1)包括吸风头(11)、以及设于吸风头(11)上方的排风管(12),所述排风管(12)上设有用于将排风管(12)内的气流往远离吸风头(11)方向输送的吸风单元(13),所述送风装置(2)包括鼓风机(21)、以及设于所述鼓风机(21)上方的送风头(22),所述鼓风机(21)的送风方向为向接近吸风头(11)方向以使产生从送风头(22)向吸风头(11)流动的气流,所述送风头(22)包括中空外板(222)、以及设置在中空外板(222)内的网板(221),所述网板(221)上设置有用于鼓风机(21)产生的气流通过的网眼,所述中空外板(222)上滑动设置有挡风装置(3),所述挡风装置(3)设置在网板(221)之上,所述挡风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挡风装置(3)相对设置,所述中空外板(222)靠近挡风装置(3)的侧面内设有第一滑动凹槽,所述挡风装置(3)包括第一滑动块(34)、第二滑动块(36)、第三滑动块(35)、第一挡风板(33)、第二挡风板(32)、以及推动块(31),所述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滑动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块(36)设置在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挡风板(33)之间,所述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滑动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挡风板(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35)设置在第二滑动块(36)与第二挡风板(32)之间,所述第三滑动块(35)与第二滑动块(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35)与第二挡风板(32)滑动连接,所述推动块(31)设置在第二挡风板(32)远离第三滑动块(35)的侧面上,所述推动块(31)高于中空外板(222)以使推动推动块(31)可带动第一挡风板(33)、以及第二挡风板(32)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通风装置,包括吸风装置(1)、以及设置在吸风装置(1)下方的送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1)包括吸风头(11)、以及设于吸风头(11)上方的排风管(12),所述排风管(12)上设有用于将排风管(12)内的气流往远离吸风头(11)方向输送的吸风单元(13),所述送风装置(2)包括鼓风机(21)、以及设于所述鼓风机(21)上方的送风头(22),所述鼓风机(21)的送风方向为向接近吸风头(11)方向以使产生从送风头(22)向吸风头(11)流动的气流,所述送风头(22)包括中空外板(222)、以及设置在中空外板(222)内的网板(221),所述网板(221)上设置有用于鼓风机(21)产生的气流通过的网眼,所述中空外板(222)上滑动设置有挡风装置(3),所述挡风装置(3)设置在网板(221)之上,所述挡风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挡风装置(3)相对设置,所述中空外板(222)靠近挡风装置(3)的侧面内设有第一滑动凹槽,所述挡风装置(3)包括第一滑动块(34)、第二滑动块(36)、第三滑动块(35)、第一挡风板(33)、第二挡风板(32)、以及推动块(31),所述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滑动凹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块(36)设置在第一滑动块(34)与第一挡风板(33)之间,所述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滑动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36)与第一挡风板(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块(35)设置在第二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军林小燕林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