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74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阀针套嵌套在热咀外:所述阀针套的封胶位分别为位于在热咀上半部分的第一封胶位和位于热咀下半部分的第二封胶位,所述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封胶位错形成的空间起到在阀针套和模具进行相对运动时,提供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在阀针套装配到模具里面时不会造成阀针卡死的现象。

A valve needle sleeve with double sealing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特别涉及一种热咀阀针套,尤其是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双重阀针套。
技术介绍
冷流道是指模具入口与产品浇口之间的部分。塑料在流道内靠注塑压力和其本身的热量保持流动状态,流道作为成型物料的一部分,但并不属于产品。所以在设计模具的时候既要考虑填充效果,又要考虑如何通过缩短或缩小流道来节省材料,但实际应用中则很难达到两全其美。热流道又称为无流道,是指在每次注射完毕后流道汇总的塑料不凝固,塑料产品脱模时就不必将流道中的水口脱出。热流道系统起源于注塑工业中的无流道系统,作为一项先进的塑料注塑加工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普及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中期甚至更早。在中国,这一技术在近十年才真正得以全面推广和应用,随着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热流道在塑料模具中的运用的比例也逐步提高,但总体上还未达到国外热流道模具大的比例。但是,现有技术中,常常出现阀针卡死的现象,严重要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该阀针套有效避免阀针卡死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阀针套嵌套在热咀外:所述阀针套的封胶位分别为位于在热咀上半部分的第一封胶位和位于热咀下半部分的第二封胶位,所述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优选的,阀针套的厚度为所述热咀内径的1/3-3/4。更优选的,阀针套的厚度为所述热咀内径的1/3-2/3。特别优选的,阀针套的厚度为所述热咀内径的1/2。阀针套的厚度过厚增加生产成本,过薄又不起到保温的效果,将阀针套的厚度设计为热咀内径的1/3-3/4有助于对热流道起到保温的作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封胶位错形成的空间起到在阀针套和模具进行相对运动时,提供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在阀针套装配到模具里面时不会造成阀针卡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封胶位,11-第一封胶位,13-第二封胶位,20-热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阀针套本体10嵌套在热咀20外:阀针套的封胶位10分别为位于在热咀上20半部分的第一封胶位11和位于热咀下半部分的第二封胶位13,第一封胶位11和第二封胶位13错开,阀针套的厚度为所述热咀内径的1/2。阀针套的厚度过厚增加生产成本,过薄又不起到保温的效果,将阀针套的厚度设计为热咀内径的1/2有助于对热流道起到保温的作用。生产作业时,阀针套会套到模具里面,由于第一封胶位13和第二封胶位错开14,封胶位错形成的空间起到在阀针套和模具进行相对运动时,提供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在阀针套装配到模具里面时不会造成阀针卡死的现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阀针套嵌套在热咀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套的封胶位分别为位于在热咀上半部分的第一封胶位和位于热咀下半部分的第二封胶位,所述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重封胶位的阀针套,阀针套嵌套在热咀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套的封胶位分别为位于在热咀上半部分的第一封胶位和位于热咀下半部分的第二封胶位,所述第一封胶位和所述第二封胶位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针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凤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富晟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