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849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包括前进挡动力输入组件、高速挡传动机构、低速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出动力的传动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自适应匹配纯电动交通工具的实际行驶工况与电机工况,不仅使其具有强大的爬坡和重载能力,而且使电机始终处于高效平台上,大大提高了电机在爬坡和重载情况下的效率,降低了电机能耗;并且,能够从而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换挡变速,换挡平顺,大幅增加了电机高效运行的区间,可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使电机或发动机负荷变化平缓、纯电动交通工具运行平稳,安全高;同时,利用传动桥能够实现前置前驱布置,传动效率高,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交通工具由于其传动结构的限制,在行驶过程中,完全由驾驶员在不能准确知晓行驶阻力的情况下,依据经验进行操控,因此,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电机工作状态与交通工具实际行驶状况不匹配的情况,造成电机堵转。尤其是交通工具处于启动、爬坡、逆风等低速重载条件时,电机往往需要在低效率、低转速、高扭矩情况下工作,容易引起电机的意外损坏,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续航里程。对于诸如电动物流车等对经济性要求较高的车型而言,传统的变速传动结构显然不能较好的满足其使用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的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和变速桥,利用行驶阻力驱动凸轮,达到自动换挡和根据行驶阻力自适应匹配车速输出扭矩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现有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均只适用于后置后驱或者前置后驱的传动方式,传动效率始终不够理想。因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团队希望采用前置前驱的传动方式,以提高传动效率。并且,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进挡动力输入组件、高速挡传动机构、低速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出动力的传动桥(1);/n所述传动桥(1)包括主轴(1a)以及同轴地设置在主轴(1a)两端的第一传动轴(1c)和第二传动轴(1d),在所述主轴(1a)上可转动地套装有前进挡传动套(1b),该主轴(1a)靠近第一传动轴(1c)的一端通过中间传动套(1f)带动第一传动轴(1c)同步转动,所述主轴(1a)靠近第二传动轴(1d)的一端通过差速器(1e)与第二传动轴(1d)连接,所述前进挡传动套(1b)依次通过动力传递组件和差速器(1e)将动力传递给主轴(1a)和第二传动轴(1d);/n所述高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进挡动力输入组件、高速挡传动机构、低速挡传动机构和用于输出动力的传动桥(1);
所述传动桥(1)包括主轴(1a)以及同轴地设置在主轴(1a)两端的第一传动轴(1c)和第二传动轴(1d),在所述主轴(1a)上可转动地套装有前进挡传动套(1b),该主轴(1a)靠近第一传动轴(1c)的一端通过中间传动套(1f)带动第一传动轴(1c)同步转动,所述主轴(1a)靠近第二传动轴(1d)的一端通过差速器(1e)与第二传动轴(1d)连接,所述前进挡传动套(1b)依次通过动力传递组件和差速器(1e)将动力传递给主轴(1a)和第二传动轴(1d);
所述高速挡传动机构包括摩擦离合器(2)和用于对摩擦离合器(2)施加预紧力的弹性元件组(3),所述摩擦离合器(2)包括主动摩擦件(2a)和从动摩擦件(2b),所述前进挡动力输入组件将动力传递给主动摩擦件(2a),所述从动摩擦件(2b)套装在前进挡传动套(1b)上,并与前进挡传动套(1b)之间形成螺旋传动副,以使从动摩擦件(2b)能够沿前进挡传动套(1b)轴向滑动;
所述低速挡传动机构包括通过内心轮凸轮套(7)套装在前进挡传动套(1b)上的超越离合器(6)以及在主动摩擦件(2a)和超越离合器(6)之间减速传动的副轴传动组件,所述内心轮凸轮套(7)与从动摩擦件(2b)的对应端面通过端面凸轮副传动配合,以将动力传递到前进挡传动套(1b)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动力传动套(1g)和结合套(1i),所述动力传动套(1g)包括通过非金属支承套(1j)可转动地套装在主轴(1a)上的传动套主体部(1g1)以及均与传动套主体部(1g1)同步转动的差速器安装盘(1g2)和花键套部(1g3),所述传动套主体部(1g1)为筒状结构,所述差速器安装盘(1g2)由传动套主体部(1g1)靠近差速器(1e)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并与差速器(1e)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花键套部(1g3)套装在动力传动套(1g)靠近前进挡传动套(1b)的一端,并与动力传动套(1g)花键配合,所述前后换挡拨叉套(1i)分别与前进挡传动套(1b)和花键套部(1g3)花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支承套(1j)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心轮凸轮套(7)包括同轴设置的动力输出子套(7a)和离合安装子套(7b)组成,所述动力输出子套(7a)可转动地套装在前进挡传动套(1b)上,且动力输出子套(7a)远离离合安装子套(7b)的一端端面与内片螺旋滚道套(5)的对应端面通过端面凸轮副传动配合,所述超越离合器(6)套装在离合安装子套(7b)上,所述离合安装子套(7b)的一端与动力输出子套(7a)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内心轮安装套(30)可转动地套装在前进挡传动套(1b)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心轮安装套(30)与传动套(1d)之间设置有第三滚针轴承(31),所述前进挡传动套(1b)与内心轮安装套(30)之间设置有第一端面轴承(1l),所述动力输出子套(7a)与前进挡传动套(1b)之间设置有第四滚针轴承(33),所述动力输出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荣生张引航陈俊杰王靖陈同浩谭志康邓天仪邓云帆梁品权颜昌权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