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模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4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包括拉丝模和拉丝模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夹持部内壁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与拉丝模的宽度一致,所述的通孔内壁固定有转轴,所述的转轴、通孔与拉丝模同轴布置。通过在夹持部内壁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在竖直方向卡住拉丝模,保证其能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使其在竖直方向稳定,有效保证在抛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模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拉丝模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丝模抛光机。
技术介绍
拉丝模通常指各种拉制金属线的模具,还有拉光纤的拉丝模。所有拉丝模的中心都有个一定形状的孔,圆、方、八角或其它特殊形状。金属被拉着穿过模孔时尺寸变小,甚至形状都发生变化。拉软金属如金银时钢模就够用,钢模上可以有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拉丝模用途广泛,如电子器件、雷达、电视、仪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丝材以及常用的钨丝、钼丝、不锈钢丝、电线电缆丝和各种合金丝都是用金刚石拉丝模拉制出来的,金刚石拉丝模由于采用天然金刚石作原料,从而具有强的耐磨性,使用寿命极高。目前国内对拉丝模抛光大多采用手工或超声波抛光,手工抛光则依赖人工的熟练度,抛光的误差较大,而使用超声波抛光主要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迫使磨料悬浮液对拉丝模内径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而超声波的磨针在工作时会存在一定角度,而现有的拉丝模在在抛光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无法对拉丝模进行彻底的磨光,影响抛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实现自动抛光,抛光时安全稳定,且抛光更均匀效果更好,拉丝模的使用寿命更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包括拉丝模和拉丝模夹持部,所述的夹持部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夹持部内壁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与拉丝模的宽度一致,所述的通孔内壁布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通孔与拉丝模同轴布置。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夹持部内壁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在竖直方向卡住拉丝模,保证其能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使其在竖直方向稳定,有效保证在抛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曲柄连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包括拉丝模1和用于夹紧拉丝模的夹持部2,所述的夹持部2呈圆桶状,夹持部2的轴心开设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夹持部1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槽宽与拉丝模1的宽度一致,所述的通孔21内壁布置有转轴22,所述的转轴22、通孔21与拉丝模1同轴布置。通过在夹持部内壁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在竖直方向卡住拉丝模,转轴22通过布置在转轴下方的转盘带动做圆周运动,环形槽可以保证拉丝模能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使其在竖直方向稳定,有效保证在抛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21内贯穿有抛光带3,抛光带3的两端由支架固定在立柱4上,所述的立柱4的上段布置有第一导套41、下段布置有第二导套42,第一导套41、第二导套42布置在机架43,第一导套41和第二导套42同轴布置。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立柱4的下端与铰接有曲柄连杆5,曲柄连杆5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输出轴端设置有联轴器6,通过联轴器6和曲柄连杆5的共同作用带动立柱4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6与曲柄连杆5的驱动杆51固连,驱动杆的驱动端51与连接杆52的下端铰接,连接杆52的上端与立柱4的下端铰接。当电机通过曲柄连杆5带动立柱4做往复直线运动时,固定在立柱4上的支架则带动抛光带3同时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同时带动转轴22、拉丝模1做圆周运动,有效增加了抛光的面积和平均度,使得抛光的更均匀更光滑。优选的,所述通孔21的半径为拉丝模1的内圆半径的1.2倍。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抛光带3为圆柱状且半径为拉丝模1的内圆半径的1.1倍。通孔21的半径略大于抛光带3的半径,有利于抛光带3的穿过,抛光带3的半径略大于拉丝模的内圆半径,从而保证了抛光带与拉丝模1内圆的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抛光的进行,使得抛光效果更好。本申请同时可以选择在夹持部2槽的内壁上涂湿润的微粉,可有效有效提高光泽度,缩短一定的抛光时间,相对来说可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包括拉丝模(1)和用于夹紧拉丝模的夹持部(2),所述的夹持部(2)的轴心开设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夹持部(2)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槽宽与拉丝模(1)的宽度一致,所述的通孔(21)内壁布置有转轴(22),所述的转轴(22)、通孔(21)与拉丝模(1)同轴布置;/n所述的通孔(21)内贯穿有抛光带(3),抛光带(3)的两端由支架固定在立柱(4)上,所述的立柱(4)的上段布置有第一导套(41)、下段布置有第二导套(42),第一导套(41)、第二导套(42)布置在机架(43)上,所述的第一导套(41)和第二导套(42)同轴布置;/n所述的立柱(4)的下端与铰接有曲柄连杆(5),曲柄连杆(5)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输出轴端设置有联轴器(6),通过联轴器(6)和曲柄连杆(5)的共同作用带动立柱(4)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模抛光机,包括拉丝模(1)和用于夹紧拉丝模的夹持部(2),所述的夹持部(2)的轴心开设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夹持部(2)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槽宽与拉丝模(1)的宽度一致,所述的通孔(21)内壁布置有转轴(22),所述的转轴(22)、通孔(21)与拉丝模(1)同轴布置;
所述的通孔(21)内贯穿有抛光带(3),抛光带(3)的两端由支架固定在立柱(4)上,所述的立柱(4)的上段布置有第一导套(41)、下段布置有第二导套(42),第一导套(41)、第二导套(42)布置在机架(43)上,所述的第一导套(41)和第二导套(42)同轴布置;
所述的立柱(4)的下端与铰接有曲柄连杆(5),曲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长云陈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