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主机箱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主机箱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电脑主机箱加工一般采用其展开形状对金属板进行下料,然后对下料的金属板进行抛光或磨砂处理,最后进行折弯、冲压、装配、喷涂等工序。其中,金属板材的涂装工艺中,需要先进行金属板材预处理,包括除锈、整平和干燥等工序,再进行下涂涂装(底漆),下涂表面干燥后,为了使下图面安定化并增加一层的附着力,需要进行下涂打磨,然后进行中间涂层(二度底漆),同理,待中间涂层干燥后也需要进行打磨,之后再进行上涂(面漆),为了保证金属板材表面的平整度,需要面漆干燥后进行打磨,打磨后再进行抛光、打蜡处理,在主机箱的喷涂过程中多次需要进行打磨加工。在抛光过程中,由于抛光轮为损耗件,消耗特别快,当抛光轮被磨损后,抛光轮与板件之间的压力减小,此时抛光效果降低,需要在抛光机上安装压力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抛光轮与板件之间的压力,但检测元件过于灵敏,抛光机运转中产生的震动影响检测元件的使用寿命,导致检测元件的可靠性降低,且不便于维修,故,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主机箱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内部的上部设有移动板(2),移动板(2)的顶侧与矩形框架(1)的顶部通过数个电动伸缩杆(3)固定连接,移动板(2)顶侧的预留孔内固定安装丝母(4),丝母(4)内螺纹配合安装丝杠(5),丝杠(5)的外周固定安装上下对称的第一斜齿轮(6),丝杠(5)的下端轴承连接支撑板(7)的顶侧,丝杠(5)的右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一横轴(8),第一横轴(8)外周的中部分别轴承安装第一轴座(9),第一轴座(9)分别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第一横轴(8)的左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10),第二斜齿轮(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主机箱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内部的上部设有移动板(2),移动板(2)的顶侧与矩形框架(1)的顶部通过数个电动伸缩杆(3)固定连接,移动板(2)顶侧的预留孔内固定安装丝母(4),丝母(4)内螺纹配合安装丝杠(5),丝杠(5)的外周固定安装上下对称的第一斜齿轮(6),丝杠(5)的下端轴承连接支撑板(7)的顶侧,丝杠(5)的右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一横轴(8),第一横轴(8)外周的中部分别轴承安装第一轴座(9),第一轴座(9)分别与支撑板(7)固定连接,第一横轴(8)的左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10),第二斜齿轮(1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斜齿轮(6)啮合配合,第一横轴(8)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摩擦轮(11),第一摩擦轮(11)的右侧设有竖向的伸缩轴(12),伸缩轴(12)的上端固定连接电机(13)转轴的下端,伸缩轴(12)的左侧设有第二横轴(14),第二横轴(14)的外周轴承安装第二轴座(15),第二轴座(15)与电机(13)固定连接,第二横轴(14)的左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摩擦轮(16),第一摩擦轮(11)能够分别与第二摩擦轮(16)摩擦接触配合,伸缩轴(12)外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三斜齿轮(17),第二横轴(14)的右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四斜齿轮(18),第四斜齿轮(18)与上侧的第三斜齿轮(17)啮合配合,伸缩轴(12)外轴与内轴的外周分别轴承安装第三轴座(19),上侧的第三轴座(19)与第二轴座(15)固定连接,上下两个第三轴座(19)通过传动装置相连接,支撑板(7)的底侧固定连接弹簧杆(20)的上端,弹簧杆(20)的下端固定连接第四轴座(21)的顶侧,第四轴座(21)与下侧的第三轴座(19)固定连接,第四轴座(21)内轴承安装第三横轴(22),第三横轴(22)的右端固定安装第五斜齿轮(23),第五斜齿轮(23)与下侧的第三斜齿轮(17)啮合配合,第三横轴(22)的左端固定安装抛光轮(24),矩形框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平台(2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