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36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上端均由上盖封闭。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壁上设置有开孔,外筒和内筒分别均设置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上部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中筒壁上同一高度设置有一圈的突起部,突起部沿中筒壁向内和向外均突出,中筒壁不同的高度上均设置与外筒、内筒上开孔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置于卡接部的上方,中筒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该固定装置结合了机械力和化学胶产生的紧握力,增加了植筋过程中的钢筋的结合力,能够缩短加固时间,同时可以使其适应于振动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中固定植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于振动环境又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的植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钢筋植筋常采用化学法植筋,是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的连接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抗振性能,普遍使用在桥梁加固领域。强力植筋胶在常温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固化,完成完全固化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工序,延迟了施工时间,同时粘胶对钢筋产生的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处于振动环境又需加快施工进度并能够提高植筋受固定力的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的顶端均由上盖封闭,外筒和内筒的底端均为开口,中筒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在壁上同一高度即同一层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外筒和内筒上至少设置一层的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为“L”形,卡接部分为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连接并成夹角,竖杆上端具有弹性并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外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外,内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内,横杆的自由端没有受到挤压时均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中筒壁上设置与开孔处于同一层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沿同一高度即同一层的中筒壁一圈上向内和向外均有突出块,突出块外壁在竖直方向上成圆弧形,突起部处于与其对应同层的外筒和内筒上的开孔内的突起部的上方,中筒下部边壁外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上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封盖上设置有通孔。上述内筒顶端的封盖上设置有通孔。上述外筒底端向外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翼缘板。上述中筒底端向外设置有加厚翼缘板,加厚翼缘板外框呈正六边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卡接部的挤压孔内壁和钢筋外壁,通过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机械力将钢筋卡接于混凝土的孔洞内,大大增加钢筋受到的结合力,同时这种机械结合力的存在,使得植筋过程不需要等粘胶完全凝固就能进行下一步工序;2、固定装置内部、外筒外壁与混凝土孔洞之间和内筒内壁与钢筋外壁之间均有粘胶充满,通过化学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紧固钢筋和固定装置与混凝土孔洞内,这样使钢筋受到固定结合力受到振动的影响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植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10、内筒120及中筒130,外筒110和内筒120的顶端均由上盖封闭140,外筒110和内筒120的底端均为开口,中筒130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内筒120处于外筒110内部,中筒130处于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外筒110和内筒120在壁上同一高度即同一层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1111、1112,外筒110和内筒120上至少设置一层的开孔1111、1112,开孔1111、1112内设置有卡接部1121、1122,卡接部1121、1122为“L”形,卡接部1121、1122分为竖杆1131、1132和横杆1141、1142,竖杆1131、1132和横杆1141、1142连接并成夹角,竖杆1131、1132上端具有弹性并固定于开孔1111、1112上端壁上,外筒110卡接部1121上横杆1141的自由端朝外,内筒120卡接部1122上横杆1142的自由端朝内,横杆1141、1142的自由端没有受到挤压时均处于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所述中筒130壁上设置与开孔1111、1112处于同一层对应的突起部131,突起部131沿同一高度即同一层的中筒130壁一圈上向内和向外均有突出块,突出块外壁在竖直方向上成圆弧形,突起部131处于与其对应同层的外筒110和内筒120上的开孔1111、1112内的卡接部1121、1122的上方,中筒130下部边壁外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150。上述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的封盖140上设置有通孔141。上述内筒120顶端的封盖140上设置有通孔142。上述外筒110底端向外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翼缘板116。上述中筒130底端向外设置有加厚翼缘板132,加厚翼缘板132外框呈正六边形。下面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及原理。在需要植筋的地方,打孔洞160后,对孔洞160内部进行清理,然后在孔洞160内注入粘胶。将固定装置的内筒120内注入适量的粘胶,需要植筋的钢筋上部设置有螺纹或卡槽,效果更好。将固定装置上端插入到孔洞160内,压紧螺帽150,使螺帽150紧靠翼缘板116,防止中筒130向下移动。在固定装置向孔洞160内行进过程中,孔洞160内的部分粘胶通过挤压从通孔141和开孔1111进入到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的空间,另一部分粘胶通过通孔142挤入内筒120内或沿着外筒110外壁被挤出固定装置外,绝大部分粘胶留在固定装置内部,直到翼缘板116仅靠混凝土表面。向内筒120内插入钢筋170,内筒120内的粘胶被钢筋170挤压通过开孔1112进入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的空间。直到钢筋170插入到固定装置的上端,外筒110外壁与孔洞160内壁之间充满粘胶,钢筋170外壁和内筒120内壁之间充满粘胶,外筒110和内筒120之间的空间也充满粘胶。使用工具固定住中筒130下端的加厚翼缘板132,使其不能旋转,通过旋转螺帽150,可以使中筒130向孔洞160外竖直移动。中筒130向外移动过程中,突起部131上的突出快同时挤压卡接部1121、1122的竖杆1131、1132,外筒110上的卡接部1121的横杆1141朝外被竖杆1131挤压插入到孔洞160壁内,内筒120上的卡接部1122的横杆1142朝内被竖杆1132挤压而紧压钢筋170外壁周围的螺纹或卡槽内。拧紧螺帽150后,此时粘胶还没有凝固起不到作用,但此时植入的钢筋170受到内筒120上卡接部1122的机械卡接力能够较好的固定于固定装置内,而固定装置通过外筒上卡接部1121对孔洞160内部上卡接力而很好的固定于孔洞160内。进而可以继续实施下一步的工序,而不需要等待粘胶完全凝固。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粘胶完全凝固,固定装置同时受到粘胶的紧握力和外筒110上的卡接部1121的卡接力,钢筋170外壁受到内筒120内粘胶的紧握力和内筒120上的卡接部1122的卡接力。该固定装置能够同时受到机械力和粘胶的紧握力,使其能够用于振动环境中加固所需的固定植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的顶端均由上盖封闭,外筒和内筒的底端均为开口,中筒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在壁上同一高度即同一层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外筒和内筒上至少设置一层的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为“L”形,卡接部分为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连接并成夹角,竖杆上端具有弹性并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外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外,内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内,横杆的自由端没有受到挤压时均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中筒壁上设置与开孔处于同一层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沿同一高度即同一层的中筒壁一圈上向内和向外均有突出块,突出块外壁在竖直方向上成圆弧形,突起部处于与其对应同层的外筒和内筒上的开孔内的突起部的上方,中筒下部边壁外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的顶端均由上盖封闭,外筒和内筒的底端均为开口,中筒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在壁上同一高度即同一层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外筒和内筒上至少设置一层的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为“L”形,卡接部分为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连接并成夹角,竖杆上端具有弹性并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外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外,内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内,横杆的自由端没有受到挤压时均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中筒壁上设置与开孔处于同一层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沿同一高度即同一层的中筒壁一圈上向内和向外均有突出块,突出块外壁在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金辉姜凤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