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20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属于全棉布料染整加工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加工2000‑2300m的布料,包括以下步骤:S1:烧毛;S2:砂洗漂白:S2:砂洗漂白:在3‑4.5吨水中加入7.8‑8.5kg的练漂剂、12.5‑13.3kg的双氧水以及5kg纯碱,在92‑99℃的温度下,将布料浸渍并保温18‑23min;再在3‑4吨水中水洗一次;S3:染色;浸渍染色、中和、皂洗;S4:烘干:蒸汽烘干;S5:定型:蒸汽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少加热、用水、蒸汽使用量,来减少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棉布料染整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布料在胚布与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历多道工序的加工,实现染色、褶皱等外观变化以及结构强度变化。现市场上流行做旧的微皱全棉布料,需要对其进行漂白和微皱处理来实现外观变化。现有技术中,全棉布料的加工流程为:烧毛、砂洗、进缸前处理、染色、烘干、定型加软、检验,烧毛使布料表面光洁,砂洗可以使布料有一定褪色效果、微皱和做旧感,进缸前处理可以提高后续染色的均匀度以及上色效果;进缸前处理可以对布料进行漂白,实现做旧效果。砂洗的具体步骤:在印染缸内加入水和纯碱,并将其加热并保温,再用干净的水进行水洗;进缸前处理具体步骤:在染缸内加入水、练漂剂和双氧水,升温并保温,再干净的水进行水洗。以14匹长的布料为例,砂洗需要3吨水与5-7kg的纯碱的混合溶液中,并在98℃的温度下浸渍20min,再用3吨水进行水洗;进缸前处理中,需要5吨的水与8-9kg的练漂剂和13-15kg的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105℃保温并浸渍30min,再用5吨水进行水洗,需要消耗很多能源,且加工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达到了大大减少成本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加工2000-2300m的布料,包括以下步骤:S1:烧毛;S2:砂洗漂白:在3-4.5吨水中加入7.8-8.5kg的练漂剂、12.5-13.3kg的双氧水以及5kg纯碱,在92-99℃的温度下,将布料浸渍并保温18-23min;再在3-4吨水中水洗一次;S3:染色;浸渍染色、中和、皂洗;S4:烘干:蒸汽烘干;S5:定型:蒸汽定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砂洗和进缸前处理步骤转化为S2的砂洗漂白,漂白工序中有碱的加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砂洗漂白可以达到微皱和做旧的效果,达到所需的布料外观;本方案中S2与现有技术中进缸前处理步骤相比,其温度沿用了现有技术中砂洗的温度,降低了双氧水和练漂剂的使用温度,但是双氧水和练漂剂的浓度提升了,所以不会影响的布料漂白后的白度。本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进缸前处理步骤的用水、加热用电、蒸汽,以及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砂洗中的纯碱用量,实现节能和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实现布料的微皱感和做旧感处理,且根据实验可知,本方案所获得的布料,其克重、门幅、手感、布面品质均符合检验要求。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2中,砂洗漂白:在3吨水中加入8kg的练漂剂以及13kg的双氧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变动老工艺中砂洗步骤的用水,和进缸前处理步骤的药剂用量,实则增大了练漂剂和双氧水的浓度,所以虽然92-99℃的温度低于105℃,但是药剂的浓度增加,两者之间的配合依旧可以实现布料的做旧感和微皱感。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2中,布料浸渍温度为98℃,保温时间为20min。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与老工艺中砂洗的对应工艺参数相同,在保持老工艺砂洗工艺的温度时间与练漂剂和双氧水配合使用的同时,提高了练漂剂和双氧水的浓度,两者结合使得本方案的工艺可以实现老工艺中所达到的微皱的做旧感,同时实现减少成本。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2中,用3吨水进行水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增加步骤S2中用于水洗的水量,能保持的使用量尽量不增加,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3中,浸渍染色需要在60℃的条件下浸渍60min。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实验可知,布料可以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其耐皂洗牢度、耐水渍牢度和耐酸汗碱汗渍牢度,六种纤维沾色均达到了4级以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4中,将布料依次经过多个内部通有蒸汽的蒸汽运输辊进行烘干,车速为60m/min;蒸汽运输辊的蒸汽温度为150-17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蒸汽运输辊辊面升温来带走布料中的水,实现烘干。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S5中,将布料经过多段蒸汽厢,车速为50m/min,蒸汽厢的蒸汽温度为160-17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布料的定型软化,最终获得一定宽幅以及手感柔软的布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砂洗漂白步骤,将老工艺中的砂洗和进缸前处理替换,省去纯碱的使用,并减少一次水洗工序,减少用水和药剂成本。2、通过保持砂洗的用水量和温度参数,配合练漂剂和双氧水的使用,提高练漂剂和双氧水的使用浓度,实现布料的微皱感和做旧感,同时减少加热用电成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9: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且步骤对应的工艺参数以及药剂用量如表1所示,以2100m白坯布为例进行参数设置:S1:烧毛:将布料经过气体烧毛机,天然气流量口10个;S2:砂洗漂白:在水中加入练漂剂以及双氧水形成混合液,加热后保温,将布料浸渍于上述混合液中,取出后,在水中水洗一次;S3:染色:在3.5吨水中加入活性染料和染料助剂,加热至60℃,将布料浸渍染色50min;再进行中和:在60℃的温度下加入冰醋酸,冰醋酸在水中的浓度为0.5g/L,保温10min;再进行皂洗:升温至80℃,使用皂洗剂M-262,皂洗剂在水中的质量浓度为0.5g/L,保温10min;S4:烘干:将布料经过蒸汽烘干机,具有九段蒸汽厢;S5:定型:将布料经过蒸汽定型机,具有九段蒸汽厢。表1实施例1-9中各步骤对应的工艺参数以及药剂用量上述实施例中,练漂剂为斯潍德科技的SP-1370,双氧水质量浓度为27.5%;活性染料为活性CHL红和活性CHL黄,活性CHL红的添加量为0.5%owf,活性CHL黄的添加量为0.1%owf;染料助剂为元明粉和纯碱,元明粉在水中的质量浓度为30g/L,纯碱在水中的质量浓度为10g/L,纯碱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入后,步骤S2水中的纯碱浓度为1g/L。对比例1: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以2100m白坯布为例进行参数设置,包括以下步骤:Z1:烧毛:将布料经过气体烧毛机,天然气流量口10个,车速90m/min;Z2:砂洗:在3吨水中加入5kg纯碱,升温至98℃并保温,将布料浸渍于纯碱水溶液中20min,取出后再用3吨水水洗一次;Z3:机缸前处理:在5吨水中加入8kg练漂剂和13kg双氧水,升温至105℃,将布料浸渍于上述混合液中30min,取出后再用5吨水水洗;Z4:染色;与实施例1的步骤S3相同;Z5:烘干:与实施例1的步骤S4相同;Z6:定型:与实施例1的步骤S5相同。本对比例中,练漂剂为斯潍德科技的SP-1370,双氧水质量浓度为27.5%;活性染料为活性CHL红和活性CHL黄,活性CHL红的添加量为0.5%owf,活性CHL黄的添加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2000-2300m的布料,包括以下步骤:/nS1:烧毛;/nS2:砂洗漂白:在3-4.5吨水中加入7.8-8.5kg的练漂剂、12.5-13.3kg的双氧水以及5kg纯碱,在92-99℃的温度下,将布料浸渍并保温18-23min;再在3-4吨水中水洗一次;/nS3:染色;浸渍染色、中和、皂洗;/nS4:烘干:蒸汽烘干;/nS5:定型:蒸汽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2000-2300m的布料,包括以下步骤:
S1:烧毛;
S2:砂洗漂白:在3-4.5吨水中加入7.8-8.5kg的练漂剂、12.5-13.3kg的双氧水以及5kg纯碱,在92-99℃的温度下,将布料浸渍并保温18-23min;再在3-4吨水中水洗一次;
S3:染色;浸渍染色、中和、皂洗;
S4:烘干:蒸汽烘干;
S5:定型:蒸汽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砂洗漂白:在3吨水中加入8kg的练漂剂以及13kg的双氧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棉布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布料浸渍温度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民应浩圣光俞来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卓达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