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61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两条同心设置的内密封环及外密封环,内密封环的外壁与外密封环的内壁均倾斜设置,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角度α为28至42度,靠近盖顶处的V形槽槽底形成有弧形底;盖壁的下部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扭开盖密封垫存在密封不良及导向性差问题,可以同时满足扭开盖密封垫的密封性及导向性要求,能够适应多种结构的容器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High sealing twist cover with strong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
技术介绍
食品安全性一直是行业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食品包装容器盖子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食品在储存之后还具有安全性。盖子密封垫的材质、形状与罐口(瓶口)的配合情况决定了密封性的好坏。目前,常见的盖子密封垫多采用平胶垫、L型垫或U型垫。平胶垫与罐口配合封罐后,靠罐口顶部与胶垫有压缩过盈保证密封(见图12),行业内称之为顶封;L型垫与罐口配合封罐后,靠罐口顶部与内侧与胶垫有压缩过盈保证密封(见图13),行业内称之为顶封+内侧封;U型垫与罐口配合封罐后,罐口顶部、外侧、内侧与胶垫都有压缩过盈(见图14),密封更佳,行业内称之为三重密封:顶封+外侧封+内侧封。在罐高一样,同样的封罐参数下,三种胶垫都能保证密封性,从胶垫压缩量可以看出,开启扭矩U型垫>L型垫>平胶垫;而在罐高偏低(低于正常罐高0.3mm以上)时,同样的封罐参数下,平胶垫与罐口完全脱离,密封(顶封)失效;L型垫与罐口基本脱离,顶封失效,内侧封胶垫压缩量几乎为零,可认为等同失效;U型垫顶部与罐口脱离,内外两侧与罐口还保持接触,顶封失效,内外侧封还能保持;而当存在罐口不圆、偏大或偏小时,平胶垫的密封适应性较强,但没有很好的导引功能,容易导致盖套入中心偏离较大,引起歪盖;L型胶垫与U型胶垫虽然有一定的内侧封导引作用,但当存在罐口不圆,罐口偏大或偏小时,容易引起套盖不顺(罐口不易进入胶垫),引起封盖时打坏盖子。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平胶垫、L型垫或U型垫在不同的工况下,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密封不良或导向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扭开盖上的架桥通常呈矩形,与扭开盖上的防盗环垂直连接,当转动盖体时,架桥受到盖体转动产生的扭力(横向剪切力)作用断裂,即只有架桥断裂,扭开盖才能转动开启。这种垂直连接的矩形架桥结构,在受到较大的横向剪切力作用后材料屈服断裂,断裂点基本在架桥中间(见图11),扭断时需要的扭力较大,断裂后再转动盖体需要的扭力突然变小,握住盖体的手因为来不及撤力而被迫跟随盖体快速转动一个角度,这样不但增加了开启难度,由于架桥与切口边缘基本裸露在外面,架桥扭断后会形成多个尖锐断裂点,停车跟随盖体快速转动的手容易被防盗环或瓶身上的尖锐物划伤(注:除防盗环上存在尖锐物外,某些塑料瓶身的模具接缝处也存在尖锐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扭开盖密封垫存在密封不良及导向性差问题,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可以同时满足扭开盖密封垫的密封性及导向性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扭开盖在开盖过程中所需开启力大且操作者容易受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所需开启力小且可以大大提高扭开盖在开启过程中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用于容器口部的密封,所述扭开盖包括盖顶及由该盖顶的外缘向下延伸构成的圆筒状盖壁,所述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两条同心设置的内密封环及外密封环,内密封环的外壁与外密封环的内壁均倾斜设置,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角度α为28至42度且内壁和外壁与V形槽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靠近盖顶处的V形槽槽底形成有弧形底,弧形底的宽度小于所述容器口部的壁厚;所述盖壁的下部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所述切口贯穿所述的盖壁,切口下方的盖壁构成扭开盖的防盗环,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所述防盗环通过架桥与切口上方的盖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扭开盖在密封垫的外周与容器口配合部设有内外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之间构成用于套入容器口部的V形槽,这样当容器口部进入V形槽后,外密封环的内壁紧贴容器口的外壁形成外密封,内密封环的外壁紧贴容器口的内壁形成内密封,这样就可以对容器口进行很好的密封,同时,倾斜设置的V形槽内壁与外壁可以对容器口的进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适应多种结构的容器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扭开盖密封垫存在的密封不良及导向性差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V形槽弧形底的宽度小于容器口部的壁厚,因此,当扭开盖封闭容器口部时,V形槽的弧形底与容器口部形成有隔离腔(弧形底与容器口部之间的空间),该隔离腔将外密封环内壁和容器口外壁之间的外密封与内密封环外壁和容器口内壁之间的内密封隔离,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垫与容器口之间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即内密封环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外密封环向下延伸的长度),内密封环的内壁与外密封环的外壁均与盖顶垂直,内、外密封环的下端与V形槽的槽壁之间均设有弧形导向面。本专利技术的内密封环及外密封环均具有足够的高度,即当扭开盖在轴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但防盗环未断裂时,内、外密封环具有足够的长度贴合容器口的内外壁,确保扭开盖未开启(防盗环未断裂)前内、外密封环与容器口的内外壁之间的密封;弧形导向面在容器口进入V形槽时起到导向作用。作为优选,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相同,内密封环的内壁与外密封环的外壁均与盖顶垂直,内、外密封环的下端与V形槽的槽壁之间均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V形槽的两侧槽壁为对称结构。作为优选,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所述的锥形壁的上段紧贴外密封环构成外密封环挤压部,所述的扭开盖封盖容器口时,所述外密封环对容器口外壁的压强大于内密封环对容器口内壁的压强,所述锥形壁的顶角为20至40度。本专利技术在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即扭开盖的上段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该段盖壁的横截面呈倾斜状,通过锥形壁挤压外密封环构成挤压部,使得外密封环受到挤压部挤压后其内侧面紧贴容器口的外壁且外密封环对容器口外壁的压强大于内密封环对容器口内壁的压强,这样就确保了外密封环对容器口的密封;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挤压部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因此扭开盖开启时扭开盖容易从容器口处脱出,避免了传统工艺中U型垫通过盖顶及内、外侧压紧容器口的形式在开启时由于双侧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会导致扭开盖开启困难的问题,在确保密封的前提下方便了扭开盖的开启。作为优选,架桥为倾斜设置的等宽结构,以架桥的靠近盖顶的一端为基准,架桥与防盗环连接的一端向右侧偏移;所述架桥上端的右侧与架桥右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上锐角,架桥下端的左侧与架桥左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下锐角。本专利技术它将连接盖体与防盗环之间的架桥设计成倾斜连接(架桥整体呈菱形),架桥上端的右侧与架桥右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上锐角,架桥下端的左侧与架桥左侧的切口之间形成下锐角,上锐角及下锐角的角部形成应力集中点,使得上锐角及下锐角在其角部容易被撕裂。扭开盖开启时防盗环转动一个小角度后即被卡住,盖体继续逆时针转动,架桥先拉到与防盗环垂直位置,接下来架桥的上部向右倾斜再断裂,这样架桥断裂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像现有技术的架桥一样突然发生断裂。此外架桥由于成型成倾斜结构,开始拉直时只是架桥变形,所需扭力较小,至拉直时架桥锐角部位的应力集中点使架桥开始开裂,再转动后架桥完全断裂,所以架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用于容器口部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开盖包括盖顶(1)及由该盖顶的外缘向下延伸构成的圆筒状盖壁(2),所述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3),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两条同心设置的内密封环(4)及外密封环(5),内密封环的外壁(6)与外密封环的内壁(7)均倾斜设置,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V形槽(8),所述V形槽的开口角度α为28至42度且内壁和外壁与V形槽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靠近盖顶处的V形槽槽底形成有弧形底(9),弧形底的宽度小于所述容器口部(10)的壁厚;所述盖壁的下部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11),所述切口贯穿所述的盖壁,切口下方的盖壁构成扭开盖的防盗环(12),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13),所述防盗环通过架桥与切口上方的盖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用于容器口部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开盖包括盖顶(1)及由该盖顶的外缘向下延伸构成的圆筒状盖壁(2),所述盖顶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垫(3),密封垫的外周部向下一体延伸有两条同心设置的内密封环(4)及外密封环(5),内密封环的外壁(6)与外密封环的内壁(7)均倾斜设置,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构成开口向下的V形槽(8),所述V形槽的开口角度α为28至42度且内壁和外壁与V形槽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靠近盖顶处的V形槽槽底形成有弧形底(9),弧形底的宽度小于所述容器口部(10)的壁厚;所述盖壁的下部沿盖壁周向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切口(11),所述切口贯穿所述的盖壁,切口下方的盖壁构成扭开盖的防盗环(12),相邻切口之间的盖壁构成架桥(13),所述防盗环通过架桥与切口上方的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其特征在于,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内密封环的内壁(14)与外密封环的外壁(15)均与盖顶垂直,内、外密封环的下端与V形槽的槽壁之间均设有弧形导向面(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其特征在于,内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与外密封环横截面的高度相同,内密封环的内壁与外密封环的外壁均与盖顶垂直,内、外密封环的下端与V形槽的槽壁之间均设有弧形导向面,所述V形槽的两侧槽壁为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的高密封性扭开盖,其特征在于,靠近盖顶的盖壁上形成有上小下大的环状锥形壁(17),所述的锥形壁的上段紧贴外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轶王荣华杨春香姚旭飞顾天一贾江洪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易开盖实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