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车辆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55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轨车辆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包括骨架、柔性边板以及滚轮组件,柔性边板设置在骨架外侧,而骨架内侧形状与轨道梁一侧的形状匹配,且骨架内侧配装所述滚轮组件;骨架通过滚轮组件能够啮合在轨道梁的一侧,并能够沿着轨道梁的一侧,从单轨车辆的一位端转向架移动至单轨车辆的二位端转向架。由此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现场操作,简单实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骨架内侧配装滚轮组件,则可以对轨道梁与单轨车辆底架之间的限界进行连续检测,不用处处拆卸再安装使用。柔性边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撞坏超限的管路与接头。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learance of monorail vehicle under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轨车辆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轨车辆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轨道车辆底架

技术介绍
当车辆实际运行转弯时,单轨梁会偏出车体中心,向一侧底架设备贴近。若不在安装时判定是否干涉,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是车辆底架设备悬挂完成后,底架设备和底架设备相关管路是否会与单轨梁干涉很难判定清楚,所以急需这一限界装置来进行测量。而单轨限界装置这一领域暂时是空白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轨车辆底架限界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实用,适于现场操作。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用于检测跨坐在轨道梁上的单轨车辆底部组件与轨道梁之间的限界值是否满足要求,包括骨架、柔性边板以及滚轮组件,其中:柔性边板设置在骨架外侧,而骨架内侧形状与轨道梁一侧的形状匹配,且骨架内侧配装所述滚轮组件;骨架通过滚轮组件能够啮合在轨道梁的一侧,并能够沿着轨道梁的一侧,从单轨车辆的一位端转向架移动至单轨车辆的二位端转向架。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包括内侧骨架和外侧骨架,内侧骨架包括内侧L形支架、内侧U形支架、内侧竖直杆;外侧骨架包括外侧L形支架、外侧U形支架以及外侧竖直杆;其中:内侧骨架通过内侧L形支架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内侧U形支架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内侧U形支架的另一个敞口端与内侧竖直杆连接而形成;外侧骨架通过外侧L形支架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外侧U形支架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外侧U形支架的另一个敞口端与外侧竖直杆连接而形成;外侧L形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与内侧L形支架的弯折部背面固定,外侧U形支架的两个敞口端与内侧U形支架的两个弯折部背面一一对应固定,外侧竖直杆与内侧竖直杆之间通过一根以上的连接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边板包括L形边板、U形边板、条状边板;柔性边板通过L形边板的其中一个端部与U形边板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U形边板的另一个敞口端与条状边板连接而形成;L形边板的内侧包覆在外侧L形支架的背面,U形边板的内侧包覆在外侧U形支架的背面,条状边板沿着外侧竖直杆的外侧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组件有四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配装在内侧L形支架的横向杆内侧,第二滚轮组件配装在内侧L形支架的竖向杆内侧;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则间隔地配装在内侧竖直杆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内侧U形支架的封闭端设置有扶手。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以及定位安装在滚轮支架上的一个以上的滚轮,内侧骨架在滚轮组件的安装位置处设有两个条形安装孔,条形安装孔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轨道梁所在平面,滚轮支架对应于条形安装孔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在固定孔、相应的条形安装孔中配装螺纹紧固件,实现滚轮支架与内侧骨架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骨架啮合在轨道梁横向的一侧轨道梁,包括竖向主梁以及横向侧梁,竖向主梁的顶面为驱动轮行走面,驱动轮行走面下方的竖向主梁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侧梁;横向侧梁下方的竖向主梁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凸肋;内侧L形支架的横向杆通过第一滚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驱动轮行走面上;内侧L形支架的竖向杆通过第二滚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横向侧梁上部的竖向主梁梁壁上;内侧U形支架横跨横向侧梁设置;内侧竖直杆通过第三滚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横向侧梁与横向凸肋之间的竖向主梁梁壁上,同时,内侧竖直杆通过第四滚轮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横向凸肋与竖向主梁梁壁连接的下表面上;(2)按照单轨梁处于最急最大转弯时,单轨车辆的偏移最大量来调节各滚轮组件在对应条形安装孔中的安装位置,以调整该滚轮组件中滚轮的伸长量,以满足限界要求;(3)通过把手缓慢推动所述的底架限界装置,使得底架限界装置从单轨车辆的一位端转向架移动至单轨车辆的二位端转向架;在此过程中,记录外侧边板是否发生形变,若外侧边板发生形变,表明对应位置处的单轨车辆底部与处于正常伸展状态的外侧边板之间有碰触,与底架限界装置处于同侧的单轨车辆底部的限界不合格,反之,与底架限界装置处于同侧的单轨车辆底部的限界合格;(4)按照步骤(1)至(3)检测处于轨道梁另一侧上方的单轨车辆底部的限界是否合格。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主体为骨架结构,通过将该骨架内侧设置成能够与轨道梁单侧啮合的形状,并在该骨架的内侧设置滚轮组件,而在骨架外侧设置柔性边板。从而通过在轨道梁上移动所述的界限装置,即可观察移动过程中的柔性边板是否会发生形变,如果会,则表明跨坐在轨道梁上的单轨车辆底架,存在管路和/或接头与柔性边板相碰触,则单轨车辆与界限装置对应侧的限界不合格,反之,则表明限界合格。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适合现场操作,简单实用。同时,本专利技术在骨架内侧配装滚轮组件,则可以对轨道梁与单轨车辆底架之间的限界进行连续检测,不用处处拆卸再安装使用。柔性边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撞坏超限的管路与接头。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骨架采用几根金属骨架和板材组成,占用空间极小,具有轻巧灵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啮合在轨道梁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包含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包含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滚轮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滚轮组件另一个方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至5中:1、底架限界工装;1-1、内侧骨架;1-1-1、内侧L形支架;1-1-2、内侧U形支架;1-1-3、内侧竖直杆;1-2、外侧骨架;1-2-1、外侧L形支架;1-2-2、外侧U形支架;1-2-3、外侧竖直杆;1-3、柔性边板;1-3-1、L形边板;1-3-2、U形边板;1-3-3、条状边板;1-4、扶手;1-5-1、第一滚轮组件;1-5-2、第二滚轮组件;1-5-3、第三滚轮组件;1-5-4、第四滚轮组件;1-5a、滚轮支架;1-5b、条形安装孔;1-5c、滚轮;1-6-1、第一连接杆;1-6-2、第二连接杆;2-轨道梁;2-1、竖向主梁;2-1-1、驱动轮行走面;2-2、横向侧梁;2-1-2、横向侧梁上部的竖向主梁梁壁;2-1-2、横向侧梁下部的竖向主梁梁壁;2-3、横向凸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用于检测跨坐在轨道梁上的单轨车辆底部组件与轨道梁之间的限界值是否满足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柔性边板以及滚轮组件,其中:/n柔性边板设置在骨架外侧,而骨架内侧形状与轨道梁一侧的形状匹配,且骨架内侧配装所述滚轮组件;/n骨架通过滚轮组件能够啮合在轨道梁的一侧,并能够沿着轨道梁的一侧,从单轨车辆的一位端转向架移动至单轨车辆的二位端转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用于检测跨坐在轨道梁上的单轨车辆底部组件与轨道梁之间的限界值是否满足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柔性边板以及滚轮组件,其中:
柔性边板设置在骨架外侧,而骨架内侧形状与轨道梁一侧的形状匹配,且骨架内侧配装所述滚轮组件;
骨架通过滚轮组件能够啮合在轨道梁的一侧,并能够沿着轨道梁的一侧,从单轨车辆的一位端转向架移动至单轨车辆的二位端转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内侧骨架和外侧骨架,内侧骨架包括内侧L形支架、内侧U形支架、内侧竖直杆;外侧骨架包括外侧L形支架、外侧U形支架以及外侧竖直杆;其中:
内侧骨架通过内侧L形支架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内侧U形支架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内侧U形支架的另一个敞口端与内侧竖直杆连接而形成;
外侧骨架通过外侧L形支架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外侧U形支架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外侧U形支架的另一个敞口端与外侧竖直杆连接而形成;
外侧L形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与内侧L形支架的弯折部背面固定,外侧U形支架的两个敞口端与内侧U形支架的两个弯折部背面一一对应固定,外侧竖直杆与内侧竖直杆之间通过一根以上的连接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边板包括L形边板、U形边板、条状边板;
柔性边板通过L形边板的其中一个端部与U形边板的其中一个敞口端连接、U形边板的另一个敞口端与条状边板连接而形成;
L形边板的内侧包覆在外侧L形支架的背面,U形边板的内侧包覆在外侧U形支架的背面,条状边板沿着外侧竖直杆的外侧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专用车辆底架限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组件有四个,分别为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第一滚轮组件配装在内侧L形支架的横向杆内侧,第二滚轮组件配装在内侧L形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超周全魏书林胡欢沈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