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5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针,应用于具有驱动缝合针运动的缝合器,包括圆弧弯曲的主体,所述主体上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缝合器配合可驱动所述缝合针作缝合动作,所述凹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针尖近端和针尾近端,在主体的切线方向的相切点处按照与所述切线成锐角的方式切割形成所述针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缝合针在使用时,阻力小,刺破组织更为顺畅。

A su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合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缝合针,可在内窥镜手术中对组织缝合。
技术介绍
内窥镜手术中,对病灶组织处理后,需要及时缝合,缝合过程中缝合的效率与准确性至关重要,缝合的关键在于缝合针,传统的缝合针的针头部分有截面是三角形的,也有菱形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813251.7和201820031811.1所公示的缝合针,其针尖部分在使用时依赖针尖的刺破以及与针尖过渡连接的刀刃来共同刺破组织,并将组织缝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在穿刺过程中阻力大,容易出现医生用力过度导致刺破边缘正常组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缝合针在刺破过程中阻力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缝合针,在刺破组织时省力,阻力小。一种缝合针,应用于具有驱动缝合针运动的缝合器,包括圆弧弯曲的主体,所述主体上具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缝合器配合可驱动所述缝合针作缝合动作,所述凹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针尖近端和针尾近端,在主体的切线方向的相切点处按照与所述切线成锐角的方式切割形成所述针尖,凹陷结构的设置便于与提供驱动力的缝合器配合后将手部力量转为缝合针的缝合动作,便于快速完成缝合,也便于刺破组织进行缝合,同时对针尖部分改良,针尖的形成有别于传统的近似菱形结构,本技术中针尖是从主体部分斜向切出而成的针尖,在刺破组织时,由于针尖部分厚度上表现为更加薄,针尖部分是一种类似楔形的结构,刺入时没有将组织撕开的感觉,所以在操作时阻力更小,更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结构位于该缝合针安装入所述缝合器时的安装面上。进一步地,对凹陷结构改进,所述凹陷结构包括从主体表面下沉的波谷段和从该波谷段向主体表面升高的扬起段。进一步地,所述波谷段波谷为平面,底部平面的设计,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与缝合器的传动结构配合稳定。优选的,所述扬起段表现为一斜面。优选的,所述主体针尖近端和针尾近端的凹陷结构布置表现为从针尖向针尾方向上保持一致。优选的,所述切割形成的面为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缝合针在使用时,阻力小,刺破组织更为顺畅,可以防止误刺破周边组织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缝合针的三维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缝合针的俯视图。图中:1、主体,101、针尖,102、针尾,103、安装面,104、面,2、凹陷结构,201、波谷段,202、扬起段。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参见图1和图2,一种缝合针,应用于具有驱动缝合针运动的缝合器,包括圆弧弯曲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上具有凹陷结构(2),所述凹陷结构(2)与所述缝合器配合可驱动所述缝合针作缝合动作,所述凹陷结构(2)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的针尖(101)近端和针尾(102)近端,所述凹陷结构(2)位于该缝合针安装入所述缝合器时的安装面(103)上,所述凹陷结构(2)包括从主体(1)表面下沉的波谷段(201)和从该波谷段(201)向主体(1)表面升高的扬起段(202),所述波谷段(201)波谷为平面,所述扬起段(202)表现为一斜面,在靠近针尖101处,凹陷结构2的布置是波谷段201向扬起段202延伸,在靠近针尾102处,凹陷结构2的布置是波谷段201向扬起段202延伸,两处相一致,参见图2,两处的凹陷结构呈现中心对称,在主体(1)的切线方向的相切点处按照与所述切线成锐角的方式切割形成所述针尖(101),所述切割形成的面(104)为椭圆形。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针,应用于具有驱动缝合针运动的缝合器,包括圆弧弯曲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上具有凹陷结构(2),所述凹陷结构(2)与所述缝合器配合可驱动所述缝合针作缝合动作,所述凹陷结构(2)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的针尖(101)近端和针尾(102)近端,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的切线方向的相切点处按照与所述切线成锐角的方式切割形成所述针尖(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针,应用于具有驱动缝合针运动的缝合器,包括圆弧弯曲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上具有凹陷结构(2),所述凹陷结构(2)与所述缝合器配合可驱动所述缝合针作缝合动作,所述凹陷结构(2)分别位于所述主体(1)的针尖(101)近端和针尾(102)近端,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的切线方向的相切点处按照与所述切线成锐角的方式切割形成所述针尖(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2)位于该缝合针安装入所述缝合器时的安装面(1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2)包括从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行周长林蒋丽华谢茹华刘建平洪卫兰
申请(专利权)人: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