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广秀专利>正文

手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593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针。手术针包括手柄和针体;针体的一端为尖端;针体的另一端为钝端;针体的钝端与手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术针,通过在针体的一端设置手柄,使针体能够更方便的把握,再通过将手柄与针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一根针体使用后,还可以更换新的已经消毒的针体再次使用手柄,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针。
技术介绍
手术针又称医用缝合针,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缝合,多为不锈钢丝在针尾钻孔或开槽制成,外表经打磨,电解处理,应当十分光滑;针型根据实际需要分为:圆针、角针、铲针、直针等,弧度根据实际需要分为:1/2、3/8等;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属高科技产品,精细打孔甚至用到了激光打孔技术。 现在的针只有一根针体,在手术时由于针体太细不好进行把握,容易出现针体插入过深或者过浅,这样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到患者的安全,也会进一步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针,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术针,包括手柄和针体; 针体的一端为尖端; 针体的另一端为钝端; 针体的钝端与手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手柄包括握杆和连接装置; 连接装置设置在握杆的一端,与针体连接。 进一步的,握杆上设置有防滑槽。 进一步的,握杆靠近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 夹持部为带有弧度的凹槽,能与拇指配合夹持握杆。 进一步的,针体的钝端设置有针孔; 和/ 或, 针体的尖端设置有针孔。 本技术提供的手术针,通过在针体的一端设置手柄,使针体能够更方便的把握,再通过将手柄与针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一根针体使用后,还可以更换新的已经消毒的针体再次使用手柄,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手术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直线形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曲线形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体;2:手柄;3:连接装置;4:握杆;5:夹持部;6:尖?而;7:纯?而;8: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手术针,包括手柄2和针体I ; 针体I的一端为尖端6 ; 针体I的另一端为钝端7 ; 针体I的钝端7与手柄2可拆卸连接。 在针体I的钝端7连接一个手柄2,在使用手术针时,能够更好的把握手术针,进而保证了手术针在做手术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 将手柄2与针体I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由于是医疗设备,在一个针体I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此时就可以将针体I与手柄2分离,在手柄2上换一根针体I继续使用,避免了在针体I需要消毒时连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手柄2 —起更换,使一个手柄2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提高了手柄2的利用率,也就是相当于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手柄2包括握杆4和连接装置3 ; 连接装置3设置在握杆4的一端,与针体I连接。 手柄2包括握杆4和连接装置3,将连接装置3设置在握杆4的一端,与针体I相连接,将整个手术针连接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为卡口螺母。即在握杆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把针体I的钝端7放入安装孔里,再用卡口螺母与握杆4拧紧固定好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装置3可以是卡口螺母,但是其不仅仅局限于卡口螺母,其还可以是其他装置,如可以是夹紧装置等,其只要能够将针体I固定在手柄2上即可。 进一步的,握杆4上设置有防滑槽。 由于做手术时一般都必须带有手套,只要在使用手术针时,由于手指不能与手柄2直接接触,其受力相对要受到影响,可能会降低,进而会影响到使用时的准确性。 在握杆4上设置防滑槽,不仅可以防止在使用手术针时手柄2的滑动,还可以增加握紧手术针的力度。 需要指出的是,防滑槽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形;可以是沿握杆4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垂直握杆4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即可。 进一步的,握杆4靠近连接装置3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5 ; 夹持部5为带有弧度的凹槽,能与拇指配合夹持握杆4。 在握杆4靠近连接装置3的一端设置夹持部5,用于在握紧手术针时,将拇指放在夹持部5的位置,使拇指能够更加的用力,保证手术时的稳定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风险。 进一步的,针体I的钝端7设置有针孔8 ; 和/ 或, 针体I的尖端6设置有针孔8。 在针体I的钝端7设置针孔8,将缝合线穿在针孔8内,这样才能实现利用手术针对伤口进行缝合。 有时候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在针体I的尖端6处穿线,那么,还可以在尖端6处也设置针孔8,方便在各种病情时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针体I可以是多种形状,如直线形,又如曲线形等。 其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利用针体I 一端的针尖处有孔部位穿入缝合线进孔后,在发际线隐蔽部位穿入带孔曲线形牵引缝针,带入缝合线一起穿过皮肤穿过皮下组织至骨膜深层平行2厘米处由深至浅经颞浅筋膜层皮下组织和皮肤传出针孔8内的缝线至皮肤外。 这时皮肤外呈现两条缝合线。取其中的一端的线端穿入到直线形针体I上由此线端的原针孔8处重新进入皮下组织内平行带入缝合线至颞部眶骨外侧缘与颧大肌交叉处经过皮下组织传出皮肤外传出缝线后再次原针孔8皮下软组织层再回针至原进针孔8出针U型缝入缝合线轻轻拉紧缝线适度。 再返回到另一端留在皮肤外的线端穿入到直线形针体I上由此线端的原针孔8处重新进入皮下组织内平行带入缝合线至颞部眶骨外侧缘与颧大肌交叉处经过皮下组织传出皮肤外传出缝线后再次原针孔8皮下软组织层再回针至原进针孔8出针U型缝入缝合线轻轻拉紧缝线适度。这时在原针孔8内打结固定后线头埋入针孔8皮下组织内用免缝胶黏住针孔8。 本技术的手术针代替了传统切开皮肤再埋入缝线的繁琐步骤和经历漫长的恢复期和肿胀期。减轻了切皮再缝皮和拆线的痛苦减轻了恢复期和肿胀期,此属微创伤的手术方法可根据面部松弛度选多个点位缝合提升都不用切开切除皮肤组织,损伤小肿胀轻立竿见影之特点。 本技术提供的手术针,通过在针体I的一端设置手柄2,使针体I能够更方便的把握,再通过将手柄2与针体I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一根针体I使用后,还可以更换新的已经消毒的针体I再次使用手柄2,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针体;所述针体的的一端为尖端;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钝端;所述针体的钝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述手柄包括握杆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握杆的一端,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握杆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带有弧度的凹槽,能与拇指配合夹持所述握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针体;所述针体的的一端为尖端;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钝端;所述针体的钝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述手柄包括握杆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握杆的一端,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握杆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广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