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896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子整形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一供注射至鼻子内部的针体、一形成于该针体前端的曲面部、一局部穿设于该针体内的手术缝线、及形成于该手术缝线的钩刺部,钩刺部供该手术缝线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藉上述结构,当用户将针体连同该手术缝线注射至鼻子内部时,由于针体前端为曲面部,外观较为平滑,而非尖锐的尖针,故当针体操作在鼻子附近皮肤较薄、神经血管较密集的部位时,可降低伤害内部组织的风险,且当使用者抽出针体时,可利用钩刺部将手术缝线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避免手术缝线随着针体脱离鼻子,藉此提升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及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形器,特别是指一种鼻子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在外表上的做微妙变化已经是现今许多人都愿意投资尝试的方式。在台湾,后天整形美化五官早已是见怪不怪的行为,尤其是隆鼻手术特别盛行,就连公众人物都能在屏幕上侃侃而谈。但整型手术背后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以及风险,并非因医疗科技进步而可完全可免的。隆鼻手术虽是一项简单的小手术,仍会因为医师技术不良或经验不足的关系而导致失败。过去隆鼻手术是于鼻腔内开个较大的切口,将硅胶等植入物以手术方法置入,或于鼻头开个小洞,将线体放在洞口然后以枪体打入即可。然而此种方法是采用尖针或平针刺入鼻子,可能会割破血管或伤害神经,导致出血或神经伤害等,且手术过程可能会重复打入多次,风险较高。再者,当针体打入较深的部位时,完全包覆在针体内部线体,无法控制方向,且该线体埋在鼻子里面时无法抓住内部组织,而因为鼻子附近皮肤较薄,容易导致线体从洞口脱落。因此,上述隆鼻手术的器具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隆鼻过程采用尖针的操作方式,容易产生瘀青、肿胀或破坏神经、血管的问题。线体没有抓住内部组织的力道,无法稳定塑型,甚至发生线体直接从洞口掉出的状况。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之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宄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术之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于设计出此种可降低手术过程风险、减少伤口附近瘀青机率、增加操作便利性及塑型稳定性的鼻子整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手术过程风险,减少伤口附近淤青机率、增加操作便利性及塑形稳定性的鼻子整型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鼻子整型装置,其包含:一供注射至鼻子内部的针体;一形成于该针体前端的曲面部;一局部穿设于该针体内的手术缝线;及多个形成于该手术缝线的钩刺部,钩刺部是供该手术缝线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所述针体上形成有一针孔部,该针孔部供该手术缝线穿设。所述针体背离曲面部的一端具有一连通所述针孔部的注射孔。所述手术缝线包含一穿设于该手术缝线内的荆棘段、及一裸露于该手术缝线外的平滑段。所述钩刺部形成于所述荆棘段上,且所述钩刺部朝背离该平滑段的方向延伸。所述鼻子上具有一开口部,该开口供所述针体注射。所述针体上套设一环套件。该鼻子整型装置还包含一供固设所述针体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一套管部,该套管部收容所述针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鼻子整型装置是利用针体前端的曲面部增加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并利用手术缝在线的钩刺部增加操作的便利性及塑型稳定性。当使用者利用本技术作为鼻子整型手术的器具时,将手术缝线局部穿设于针体内,并将针体连同该手术缝线注射至鼻子内部指定位置后,便反向抽出针体即完成动作。而过程中,因为针体前端为外表较为平滑的曲面部,而非传统的尖锐尖针,虽然鼻子附近皮肤较薄、神经血管较为密集,但因为针体前端为曲面部,可降低伤害内部组织的风险,再者,当使用者抽出针体时,因针体上形成有多个钩刺部,手术缝线会自然的留在原位,并可利用钩刺部将手术缝线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避免手术缝线随着针体脱离鼻子,藉此增加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及操作的便利性。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隆鼻手术的器具所存在的针体前端较为尖锐,容易产生瘀青、肿胀或破坏神经、血管的问题,以及线体无法抓住内部组织,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中作示意图二 ;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其中:针体...l、la曲面部...11针孔部...12注射孔...13环套件 ….14a基座...15a套管部...16a手术缝线...2荆棘段...21钩刺部...211平滑段...22开口部...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供注射至鼻子内部的针体I ;一形成于该针体I前端的曲面部11 ;一形成于该针体I上供下述手术缝线2穿设的针孔部12 ;一形成于该针体I背离该曲面部11的一端且连通该针孔部12的注射孔13 ;一局部穿设于该针体I内的手术缝线2,该手术缝线2包含一穿设于该手术缝线2内的荆棘段21、及一裸露于该手术缝线2外的平滑段22 ;及多个形成于该手术缝线2上的钩刺部211,钩刺部供该手术缝线2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钩刺部211是形成于该荆棘段21上,且该些钩刺部211朝背离该平滑段22的方向延伸。藉由上述之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达到可降低手术过程风险、减少伤口附近瘀青机率、增加操作便利性及塑型稳定性等优势。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本技术在外部结构上的两个主要特征即为:针体I前端的曲面部11以及手术缝线2上的钩刺部211。利用此二特征解决习用尖针容易破坏神经、血管产生瘀青或肿胀的问题,以及线体无法抓住内部组织、稳定性较差的状况,而详细之解说将于下述说明:如图3所示,操作时,手术缝线2的荆棘段21是收容于该针体I内,使平滑段22从针孔部12裸露出来,接着在鼻头部份开设一开口部3,让针体I连同该手术缝线2从该开口部3注射至鼻子内部,而针体I前端是为曲面部11,即使鼻子附近皮肤较薄、血管较多、神经组织较为密集,也可以仰赖曲面部11的光滑表面降低割破血管或伤害神经等状况,当然也能同时减少瘀青肿胀的问题,在使用上更具安全性。而当针体I插入到预定位置后,如图4所示,除了可将药剂由注射孔13注入外,只要将针体I反方向向后抽出,原本在针体I内部的手术缝线2,则会因为荆棘段21的存在,在拉出的过程中,利用钩刺部211赋予手术缝线2抓住周围组织的力量,且因该些钩刺部211是朝背离该平滑段22的方向延伸,也就是针体I抽出的方向,故在针体I反方向向后抽出时,手术缝线2会自然的留下在鼻腔内,同时完成固定动作,以简化手术的繁琐动作,也提升操作的便利性。藉此即使医师技术不良或经验不足,也可通过曲面部11及钩刺部211的设置达到降低手术过程风险、减少伤口附近瘀青机率、增加操作便利性及塑型稳定性等进步性。另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同小异,仅于该针体Ia上套设一环套件14a,该环套件14a为一软性材质的垫体,另具有一供固设该针体Ia的基座15a,该基座15a上具有一供收容该针体Ia的套管部16a。藉此,当操作人员将针体Ia插入鼻子时,可避免因为针体Ia插入过深而抵触伤口,导致患者疼痛不适,而基座15a可确实固定针体la,避免其在注射过程偏移或转动,可间接提升操作的安全性,且该基座15a可配合一套管部16a将针体Ia完全收容在内,使本技术不论是使用前的卫生问题或使用后的感染问题,都得以妥善控制。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子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供注射至鼻子内部的针体;一形成于该针体前端的曲面部;一局部穿设于该针体内的手术缝线;及多个形成于该手术缝线的钩刺部,钩刺部是供该手术缝线固定于鼻子内部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芷娴
申请(专利权)人:泓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