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23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操作装置,能减少零件数量与实现组装操作的合理化。它由设置有通孔110的基板11,由自通孔110向后方突出的后部121、在凸缘1221的前端面1223上制成突起1222的中间部122与自中间部122向前方延伸的前部123构成的轴12;装在轴12上的驱动板13与螺旋弹簧14;具有带槽的圆形孔1531的轴导向板15装配而成。推入轴12的前部123时,突起1222从沟槽1531b、1531c内脱出,轴12即可以转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推入轴而转动的操作装置。例如,在压电式燃气阀机构部分设置使开始转动不易的阻止机构(所谓“防小孩”机构),以确保安全性,以往就采用将轴推入然后旋转以进行点火的方式。以往为了实现开始不易转动的阻止机构(“防小孩”机构)包括下述各部分组装而成设置有通孔601的基板602;具有供轴603贯穿所用的圆形孔604并固定在基板602上的轴导向件605;由插入通孔601内的后部606与设置有销孔607的中间部608以及设置有E形环槽609的前部610组成的大致为圆柱形的轴603;安装在轴603的中间部608上的弹簧609与驱动板610;打入销孔607内的销611;具有其上带有与销611结合的槽612的带槽圆形孔613并且固定在轴导向件605上的回转止动板614;嵌入E形环槽609内以防止轴603推入过量的E形环615。上述以往的技术存在以下的问题。需要对设置销孔607与设置E形环槽609等的轴603进行加工,需要进行打入销与嵌入E形环等操作,因而费事、耗费成本与时间。再有为了防止轴603向前方抽出与完成“防小孩”机构的阻止回转动作,另外需要回转动板614。还有,由于需要进行回转止动板614的安装操作(固紧),因此工数多。由于零部件数量多,在零部件管理上费成本,同时,在组装操作上费事费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装置,它能减少零部件数量与实现组装操作的合理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由下列各件组装而成,这些件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基板;具有向圆形孔的外周方向形成沟槽的带槽圆形孔并向上述基板突出的轴导向板;大致为圆柱形的轴,将具有穿过上述通孔的后部、中间部以及穿过上述带槽圆形孔的前部整体成形,中间部比上述通孔的直径大、在与后部的交界处有阶梯部并且具有比上述带槽圆形孔的直径大的凸缘部并在上述凸缘部的前面制成与上述沟槽结合的突起;前端与上述轴的凸缘部相接并且使上述轴向前方弹压的螺旋弹簧。当推入上述轴时,上述突起由沟槽脱出,轴即可以转动。在不推入轴的状态时,凸缘部的前面与轴导向板背面带槽圆形孔附近位置弹性接触以防止轴的抽出,而且,突起嵌入带槽圆形孔的槽内,阻止轴的转动。推入轴时,突起脱离沟槽,轴即可以转动。轴由于轴的阶梯部接触在基板的通孔附近的表面上,因此轴不能再推进去。由于在凸缘部前面制成的突起与使轴的中间部比通孔直径大地设置阶梯部,不需要销与E形环,因此,不需要设置销孔与E形环槽而对轴进行加工,也不需要打入销与嵌入E形环的操作。由于在轴的中间部设置凸缘部,其直径大于设置在轴导向板上的带槽圆形孔的直径,不需要另外的零部件即可防止轴的抽出。因此,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还使组装作用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的构成的阀机构的压电式燃气阀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用于压电式燃气阀上的阀机构的分解图;图3是用于压电式燃气阀上的阀机构的组装完成状态图;图4是阀机构的轴的四个视图;图5是用于压电式燃气阀的阀杆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阀杆机构周围各部分组装图;图7是阀机构重要部分立体图;图8是用于以往的压电式燃气阀的阀机构的分解图。根据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装有阀杆机构R的回转式燃气阀G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阀机构M。如图2、3所示,阀机构M包括下列各件组装而成,这些件是设置有圆形通孔110等的基板11;由通孔110向后方突出的后部121、直径稍大的中间部122与由中间部122向前方延伸的前部123构成的轴12;安装在轴12上的驱动板13与螺旋弹簧14;具有带槽的圆形孔1531的轴导向板15。另外,在基板11上安装有压电发生装置16。如图2所示,基板11(厚度约为1.6mm)以金属板进行冲切,制出通孔110(直径7mm),固紧部111、112,切口113(用于安装压电发生装置16),扇形狭缝114、115与用于将阀体4安装在背面的螺纹通孔而形成。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12对金属(铁)棒料进行冷锻加工,将后部121、中间部122与前部123整体成形。轴12的后部121呈圆柱形,其直径为6.85mm,长度为10.6mm,由后端向前方方向加工成切口1212,其长度为7mm,宽度为2.05mm,由基板11的通孔110的前方穿过到后方。中间部122呈圆柱形,其直径为8mm,长度为16mm,由中间部顶端向后方5.2mm制成圆形的凸缘1221,其厚度为1.5mm,直径为11mm,再在凸缘1221的前端面1223一侧制成大致为矩形的突起1222、1222,其宽度为2.5mm,高度为2mm。还有,在中间部122的图示(图4的b、d)上面形成扁平面(t2=5.7mm)1224。另外,由于直径不同,在中间部122与后部121的交界处形成阶梯部1225。前部123呈圆柱形,其直径6.85mm,长度14mm,顶端加工成锥形,在图示(图4的b、d)上面形成扁平面1231。组装后,用于使轴12转动的旋纽由扁平面1231进行定位固定并安装在前部123上。如图2所示,驱动板13(金属制)由圆盘部131与向外周方向延伸的板片部132组成,该圆盘部131具有圆形孔1311,该圆形孔1311上带有向内周的突起1311a并且轴12穿过上述圆形孔1311,上述驱动板13能自由转动地与基板11接触。当轴1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扁平面1224卡在圆形孔1311的突起1311a上,因此,驱动板13联动回转,板片部132克服撞锤弹压弹簧164的弹力作用将撞锤163推起。螺旋弹簧14弹性地安装在轴12的凸缘1221与驱动板13之间,前端面141压在凸缘1221的后面,同时,后端面142推压驱动板13的前面,使轴12向前方的轴导向板15的方向产生依附作用,同时,将驱动板13推压在基板11上。轴导向板(金属制)15大致呈“J”状,具有形成切口1511、1521的侧板部151、152与设置有带槽圆形孔1531的前板部153,上述切口1511、1521用于将设置在基板11上的固紧部111、112的突起1111、1121嵌入。带槽圆形孔1531是由直径约为8mm的圆形孔1531a与由圆形孔的外周向外方方向形成的长、度各3mm的沟槽1531b、1531c(180°相对位置)构成。另外,旋钮处于灭火位置时,轴12的突起1222、1222嵌入沟槽1531b、1531c内,以阻止轴12的转动。压电发生装置16的构成包括受机械力时产生高电压的压电元件161、防止从压电元件161的切口113脱落的压板162、撞击压电元件161的撞锤163、弹压撞锤163的撞锤弹压弹簧164。图5表示阀杆机构R,阀杆21与筒体22在轴向设置有游隙并且同轴连结,借助弹簧23向离开方向产生弹力作用。阀杆21以金属制成,呈杆状。在阀杆21的前端(图示左端)部,前端凸缘211制成一体,在中间部靠前位置上,中间凸缘212设置成一体,在中间部的正中位置上形成小直径部213。树脂制的筒体22,在其后端部设置端壁221,由外周到端壁221的中心制成切口222。另外,在前端部制成与轴垂直的销孔224,连结销225装入该销孔224内。切口222,其前部(筒壁部)2221具有容许阀杆21的前端凸缘211通过的较大宽度,其后部(端壁221部分)2222制成容许阀杆前杆状部210嵌入的较窄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装置,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基板;具有向圆形孔的外周方向制成沟槽的带槽圆形孔并向上述基板突出的轴导向板;大致圆柱形的轴,由穿过上述通孔的后部、中间部、穿过上述带槽圆形孔的前部整体成形,中间部比上述通孔的直径大,在与后部的交界 处有阶梯部并且具有比上述带槽圆形孔的直径大的凸缘部,而且在上述凸缘部的前面制成与上述沟槽结合的突起;前端与上述轴的凸缘部相接并且使上述轴向前方弹压的螺旋弹簧,当推入上述轴时,上述突起由沟槽脱出,轴即可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正则水谷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