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8677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蜱驱避剂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0.5‑2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0.5‑6质量份。涉及蜱防治技术领域,其有益效果为:对蜱采用驱避的方式,它不会使硬蜱致死,不会使硬蜱出现耐药性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与环境喷洒式的杀蜱剂大面积、大剂量使用,驱避剂使用量少、毒性低,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将大蒜素作为一种驱避剂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硬蜱具有广阔的前景。

Tick repellent,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实施例及蜱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
技术介绍
蜱(又称硬蜱)是畜牧业中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由于寄生虫夺取畜禽所需的营养物质病,分泌有害物质,造成动物消瘦、贫血、衰弱、降低生产性能,甚至死亡。大蒜素是一种纯天然的驱避物质,对一些蚊虫、蜱螨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但在国内畜牧业中应对蜱害往往都是采用常规的化学药物,还没有出现使用大蒜素来防治蜱害。硬蜱防治中,人们一般用杀虫剂对其进行防治,杀虫方法一般为环境喷洒、药浴和体内用药杀虫三种,体外杀蜱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等,使用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喷洒,但缺点是要想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杀灭效果往往需要大量使用;药浴法虽然经济、简单易行,但是也有着保护时间较短和受施用对象状态和天气限制的缺点;体内杀蜱剂如阿维菌素等,这类药物需要通过内服或者透皮吸收的方式进入动物血液循环,在硬蜱吸食了带有药物的血液后起到对其的杀灭作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杀死蜱虫,但是蜱虫对宿主已经发生了叮咬,导致硬蜱已经有可能把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动物体内,进而造成动物的患病风险。另外,在使用杀蜱药的过程中,硬蜱产生的抗药性、动物机体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蜱驱避的技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即为了克服环境喷洒用量大、药浴法保护时间较短和受施用对象状态和天气限制、体内杀蜱导致的可能把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动物体内进而造成动物的患病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制备方法及其驱避蜱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0.5-2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0.5-6质量份。进一步的,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1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质量份、聚乙二醇-400:1质量份、α-吡咯烷酮:1.5质量份、乳化剂OP-10:1质量份和无水乙醇:5质量份。进一步的,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0.5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质量份、聚乙二醇-400:0.5质量份、α-吡咯烷酮:1质量份、乳化剂OP-10:0.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0.5质量份。进一步的,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2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质量份、聚乙二醇-400:2质量份、α-吡咯烷酮:2.5质量份、乳化剂OP-10:1.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6质量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任一上述的蜱驱避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无水乙醇中,并搅拌20-50分钟后得到溶液a;S2、将所述α-吡咯烷酮用水浴锅加热到40-80度,此时α-吡咯烷酮为熔融状态,然后将熔融状态的α-吡咯烷酮倒入溶液a中,搅拌3-8分钟得到混合液b;S3、将所述聚乙二醇-400加入混合液b中,搅拌3-8分钟得到混合液c;S4、将所述乳化剂OP-10加入溶液c中,搅拌3-8分钟得到混合液d;S5、向混合液d中加入含所述大蒜素的大蒜油,搅拌3-8分钟。进一步的,步骤S1搅拌30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2加热到70摄氏度,步骤S2搅拌5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3搅拌5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4搅拌5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5搅拌5分钟。进一步的,步骤S1搅拌20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2加热到40摄氏度,步骤S2搅拌3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3搅拌3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4搅拌3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5搅拌3分钟。进一步的,步骤S1搅拌50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2加热到80摄氏度,步骤S2搅拌8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3搅拌8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4搅拌8分钟;并且/或者,步骤S5搅拌8分钟。进一步的,步骤S2中使用水浴锅加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使用任一上述的蜱驱避剂驱避蜱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蜱采用驱避的方式,它不会使硬蜱致死,不会使硬蜱出现耐药性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与环境喷洒式的杀蜱剂大面积、大剂量使用,驱避剂使用量少、毒性低,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将大蒜素作为一种驱避剂在兽医临床上用于预防硬蜱具有广阔的前景;本专利技术依据大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经过筛选多种溶剂系统,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缓释成分、无水乙醇、聚乙二醇-400和α-吡咯烷酮为赋型剂,OP-10为乳化剂进行最佳的溶剂组合,研制成大蒜素长效驱避剂,该产品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时间长的特点,可有效减少家畜在野外来自硬蜱的侵害;首先对大蒜素长效驱避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优选了大蒜素驱避剂的处方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稳定性考察;用气象色谱检测方法检测大蒜菌素长效驱避剂的含量;通过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等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蜱驱避剂一实施例的大蒜素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蜱驱避剂,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大蒜素:0.5-2质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无水乙醇:0.5-6质量份。本专利技术依据大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经过筛选多种溶剂系统,以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聚乙二醇-400和α-吡咯烷酮为赋型剂,OP-10为乳化剂,进行最佳的溶剂组合研制而成的大蒜素长效驱避剂,该产品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蜱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n大蒜素:0.5-2质量份、/n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n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n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n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n无水乙醇:0.5-6质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蜱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0.5-2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0.5-2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0.5-2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2.5质量份、
乳化剂OP-10:0.5-1.5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0.5-6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蜱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1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1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5质量份、
乳化剂OP-10:1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5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蜱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0.5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0.5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0.5质量份、
α-吡咯烷酮:1质量份、
乳化剂OP-10:0.5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0.5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蜱驱避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和各组分的配比为:
大蒜素:2质量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2质量份、
聚乙二醇-400:2质量份、
α-吡咯烷酮:2.5质量份、
乳化剂OP-10:1.5质量份和
无水乙醇:6质量份。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蜱驱避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无水乙醇中,并搅拌20-50分钟后得到溶液a;
S2、将所述α-吡咯烷酮用水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治光赵聪宁晓冬黄斌斌许新春菅复春张素梅王荣军张龙现宁长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