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已广泛利用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并且使锂离子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往,为了改善电池特性,作为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已知有使用粒径不同的锂复合氧化物、使用包含W等添加元素的锂复合氧化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322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726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13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为了达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及高功率、抑制伴随高温(例如45℃以上)下的充放电循环产生的气体量,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含W及Ni的锂复合氧化物A、和不含W且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n所述锂复合氧化物A中,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Ni的比例为30~60摩尔%、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2~6μm、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10%粒径D10为1.0μm以上、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90%粒径D90为6.8μm以下,/n所述锂复合氧化物B中,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Ni的比例为50~95摩尔%、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10μm~22μm、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7 JP 2017-252476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含W及Ni的锂复合氧化物A、和不含W且含Ni的锂复合氧化物B,
所述锂复合氧化物A中,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Ni的比例为30~60摩尔%、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2~6μm、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10%粒径D10为1.0μm以上、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90%粒径D90为6.8μm以下,
所述锂复合氧化物B中,相对于除锂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Ni的比例为50~95摩尔%、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D50为10μm~22μm、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10%粒径D10为7.0μm以上、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中的90%粒径D90为22.5μm以下,
所述锂复合氧化物B和所述锂复合氧化物A的质量比为1:1~5.7:1。
技术研发人员:平塚秀和,米田拓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