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变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47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组变速器装置(10)尤其是分动变速器,具有输入轴(12)、中间轴(14)、副轴(16)、变速器从动轴(18)和第一行星齿轮组(P1)。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一传动件(P11)永久抗转动连接至该中间轴(14),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二传动件(P12)连接至该变速器从动轴(18),第一换挡单元(S1)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换挡位置(S12)中固定于壳体地布置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其中,该成组变速器装置(10)包括第二行星齿轮组(P2),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三传动件(P23)永久抗转动连接至该中间轴(14)。

Group transmiss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组变速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组变速器装置、尤其是可动力换挡的变速器、特别最好是动力换挡牙嵌式/爪式变速器。具有爪式后副箱的卡车用成组变速器装置尤其是分动/动力分流变速器是已知的。通过前副箱和组合挡齿轮,可以无动力中断地在由挡位齿轮实现的挡之间进行换挡。类似于双离合变速器,无法轻松实现超出一个挡组的换挡。由WO2007/031193A1公开了一种成组变速器装置,其具有输入轴、中间轴、副轴、变速器从动轴和行星齿轮组,其中,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永久抗转动连接至中间轴,其中,该行星齿轮组的第二传动件永久抗转动连接至该变速器从动轴,并且其中,该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可固定于壳体地布置或者可与变速器从动轴连接。由同类型的WO2016053167A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还具有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构件可以与副轴连接。本专利技术尤其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动力换挡可能性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它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来自从属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具有输入轴、中间轴、副轴、变速器从动轴和第一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与该中间轴永久抗转动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传动件与该变速器从动轴连接,并且第一换挡单元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换挡位置上固定于壳体上地安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还假定以下条件,该成组变速器装置具有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连接或可连接至中间轴。术语“连接”是指该成组变速器装置的一个构件比如像轴或齿轮与另一构件以传递转矩的方式间接或直接连接。用术语“抗转动”或者“一个构件和另一个构件的抗转动连接”是指一个构件和另一个构件相互同轴布置并且如此相互固定连接,即,一个构件和另一个构件在抗转动连接状态中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但是,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齿结构啮合或通过传动级来展现。术语“连接”因此概括描述借此可传递转矩的连接。而术语“永久抗转动连接”被局限于两个构件之间的永久抗转动连接。在此,输入轴设置用于间接或直接接合至内燃发动机。变速器从动轴此时设置用于间接或直接接合至机动车主动轮。本专利技术提出,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可如此通过该副轴连接至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即,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经由副轴应被传入第一行星齿轮组中的转矩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处从第二行星齿轮组被输出并且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处被传入第一行星齿轮组。由此能有利地实现在不同挡组的挡之间的无动力中断的换挡。为了实现所述接合,成组变速器装置具有至少另一个换挡单元。如下布置对本专利技术是重要的,转矩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处可从第二行星齿轮组被输出并从那里经由副轴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处可被传入第一行星齿轮组。还重要的是,所述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是如下构件,即,其未抗转动地连接或可连接至中间轴并且也没有抗转动地连接或可连接至输入轴。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是否是中心齿轮或齿圈或行星齿轮架对本专利技术并不重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是,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情况下,关联的构件即中心齿轮、齿圈、行星齿轮架可以被互换以产生运动学等效的总系统。另外对本专利技术重要的是,转矩从副轴在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如下构件处可被传入第一行星齿轮组,该构件没有抗转动地连接或可连接至中间轴且也没有抗转动地连接或可连接至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从动轴。在这里,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是否被设计成齿圈或行星齿轮架或中心齿轮暂时也不重要。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有利地实现在不同挡组的挡之间的无动力中断的换挡。此时尤其有利的是,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通过恰好一个第一传动级与副轴连接或可连接,并且该副轴通过恰好一个第二传动级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传动件连接或可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特别简单且因此耐用、廉价且摩擦小地展现出在不同挡组的挡之间的无动力中断的换挡可能性。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组变速器装置设计,尤其可以提供有利良好的动力换挡可能性。优选地,可以借助本专利技术在一个挡组内和/或优选在多个不同挡组之间实现可无间断动力换挡的爪式变速器。尤其优选地,可以在第一挡组的最低挡尤其是副箱高位与第二挡组的最高挡尤其是副箱低位之间实现无动力中断的换挡。优选可以产生附加的无磨损起步挡。另外,可以有利地无需同步器和/或盘式离合器实现经由后副箱的快速换挡。另外,可以尤其通过巧妙组合多个后副箱有利地构建一种模块式变速器。可以特别有利地获得紧凑结构。优选可以实现内燃发动机的优化和/或尤其优选地实现内燃发动机与电机的组合,尤其作为混合动力变速器。另外,尤其最好可以实现电动行驶。另外,可以有利地减小牵引功率和/或达到高效减速。“成组变速器装置”应该尤其是指成组变速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该成组变速器装置可以完全形成成组变速箱。成组变速器装置尤其具有主变速器、优选是主箱,其最好包括中间轴。但也可以想到主箱没有中间轴。主箱尤其可以包括多个挡。优选地,该主箱设置用于切换多个挡。成组变速器装置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减速器、尤其优选地至少两个减速器、特别优选是一个变速副箱和一个前副箱。优选地,尤其用于载重卡车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尤其在设计成分动/动力分流成组变速器装置时设置用于将驱动转矩分配至主轴和至少一个副轴,其中,该副轴尤其在一端又与该主轴相连。优选地,其中一个路径具有可换挡的齿轮,其中,具有可换挡齿轮的路径尤其具有用于增大或减小该路径的转矩的机构。优选可以通过所述机构使至少一个可换挡齿轮和/或其路径无转矩,而另一路径仍继续传递转矩。由此尤其可以实现无转矩中断的换挡。“设置”应该尤其是指专门设计和/或配备。物体设置用于某个功能尤其应该是指该物体在应用状态和/或工作状态满足和/或执行规定功能。“行星齿轮组”应该尤其是指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单元,其具有呈中心齿轮形式的传动件、呈齿圈形式的传动件、作为行星齿轮架构成的传动件和多个作为行星齿轮构成的传动件,在这里,作为行星齿轮架构成的传动件的作为行星齿轮构成的传动件沿着围绕作为中心齿轮构成的传动件的圆形轨迹布置。“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尤其应该是指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最好是恰好一个行星齿轮组的单元。替代地或附加地,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以设计成多级的并且最好是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换挡单元”应该尤其是指具有至少两个接合件和至少一个换挡件的单元,其设置用于在至少两个接合件之间建立可切换连接。该换挡单元最好由具有三个接合件的换挡单元构成。换挡单元的“换挡件”尤其应该是指以下构件,其最好设计成可轴向移动并且中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尤其是在换挡单元的至少一个换挡位置中设置用于至少两个接合件的抗转动接合。“接合件”应该尤其是指换挡单元的永久抗转动连接至传动件例如像传动轴、动齿轮、定齿轮和/或桥轴的构件,其最好在轴向和径向上被固定并且尤其设置用于与换挡件摩擦配合、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连接,就像例如具有用于与换挡件连接的齿结构的动齿轮。“具有三个接合件的换挡单元”应该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组变速器装置,其具有:输入轴(12)、中间轴(14)、副轴(16)、变速器从动轴(18)和第一行星齿轮组(P1),该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传动件(P11)、第二传动件(P12)、第三传动件(P13)和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输出转矩的从动轴(19),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一传动件(P11)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中间轴(14),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二传动件(P12)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从动轴(19),其中,该从动轴(19)与该变速器从动轴(18)直接抗转动连接或是通过布置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1)后的传动级(P3)相连接,并且其中,第一换挡单元(S1)设计用于在至少一个换挡位置(S12)中固定于壳体地布置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其中,该成组变速器装置具有第二行星齿轮组(P2),该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传动件(P21)、第二传动件(P22)和第三传动件(P23),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三传动件(P23)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中间轴(14),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二传动件(P22)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输入轴(12),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传动件(P21)如此连接或能连接至该副轴(16),即,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P21)处能将转矩从第二行星齿轮组(P2)输出至该副轴(16),并且该副轴(16)如此连接或能连接至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即,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处转矩能从该副轴(16)传入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6 DE 102017007763.01.一种成组变速器装置,其具有:输入轴(12)、中间轴(14)、副轴(16)、变速器从动轴(18)和第一行星齿轮组(P1),该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传动件(P11)、第二传动件(P12)、第三传动件(P13)和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输出转矩的从动轴(19),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一传动件(P11)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中间轴(14),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二传动件(P12)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从动轴(19),其中,该从动轴(19)与该变速器从动轴(18)直接抗转动连接或是通过布置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1)后的传动级(P3)相连接,并且其中,第一换挡单元(S1)设计用于在至少一个换挡位置(S12)中固定于壳体地布置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其中,该成组变速器装置具有第二行星齿轮组(P2),该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传动件(P21)、第二传动件(P22)和第三传动件(P23),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三传动件(P23)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中间轴(14),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二传动件(P22)抗转动连接或能连接至该输入轴(12),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传动件(P21)如此连接或能连接至该副轴(16),即,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P21)处能将转矩从第二行星齿轮组(P2)输出至该副轴(16),并且该副轴(16)如此连接或能连接至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即,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传动件(P13)处转矩能从该副轴(16)传入该第一行星齿轮组(P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特征是,设有制动单元(B),它设置用于固定于壳体地布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传动件(P21)。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特征是,设有转矩匹配单元(20),其如此连接或能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P21),即,来自该转矩匹配单元的转矩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传动件处能被传入该第二行星齿轮组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特征是,设有第二换挡单元(S2),其设置用于在至少一个换挡位置(S21)中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传动件(P21)与该副轴(1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组变速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传动件(P21)借助该第二换挡单元(S2)能抗转动连接至动齿轮(26),该动齿轮与该副轴(16)的定齿轮(28)永久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成组变速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斯蒂芬斯D·施尼策I·普凡库亨J·卢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