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8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外壳、电池包、围设于电池包周围的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及设置于电池包内部的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第一石墨烯加热片通电后,可由外向内对电池包进行加热。而且,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围绕成环状并包覆在电池包的外侧,故热量可从电池包的四周向内部扩散。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夹持于相邻的电芯之间,通电后可从由内向外对电池包加热。因此,动力电池启动加热时,可实现热量同时在由内到外在及由外到内的方向上传递。而且,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及第二石墨烯加热片整面发热,发热面积大且表面温度分布均衡。因此,上述动力电池可对内部电芯实现均匀加热。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and its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用于为电动汽车供能的动力电池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都是利用单个电池组装成电池包。在低温环境下,大部分电池,特别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都会急剧下降,使得动力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工作电压都会降低,进而使用受限。因此,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使用时需要先进行加热。目前,常见的电池加热方式是,在在电池包的外侧包覆硅橡胶加热片,硅橡胶加热片主要由加热电阻丝和硅橡胶组成,加热电阻丝包裹在硅橡胶里层。对加热电阻丝供电,电阻丝产生热量,通过硅橡胶传递给电池进行加热。然而,上述方式加热不均匀,导致电池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另外,电阻丝供电后温度会不断的上升。一旦电池管理系统的温控模块发生故障,温度不断上升的电阻丝会给电池带来热失控的风险,从而导致现有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内部电池实现均匀加热且安全性较高的动力电池。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外壳;包含多个电芯的电池包,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长条形的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围绕成环状,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包覆于所述电池包的外侧并沿所述电池包的周向延伸;及长条形的第二石墨烯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部并夹持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在所述电池包的内部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并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芯呈多列排布,且每两列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由中间向两端递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包括两层第一绝缘层及夹持于所述两层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石墨烯涂层,所述第一石墨烯涂层的表面沿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纵长方向形成有第一银浆带,且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银浆带电连接的第一供电线;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包括两层第二绝缘层及夹持于所述两层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石墨烯涂层,所述第二石墨烯涂层的表面沿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纵长方向形成有第二银浆带,且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银浆带电连接的第二供电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及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嵌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并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的正极柱及负极柱,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极柱板,所述极柱板围绕成中部具有隔板的容置槽,所述正极柱及所述负极柱位于所述容置槽并分布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上述动力电池,第一石墨烯加热片通电后,可由外向内对电池包进行加热。而且,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围绕成环状并包覆在电池包的外侧,故热量可从电池包的四周向内部扩散。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夹持于相邻的电芯之间,通电后可从由内向外对电池包加热。因此,动力电池启动加热时,可实现热量同时在由内到外在及由外到内的方向上传递。而且,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及第二石墨烯加热片整面发热,发热面积大且表面温度分布均衡。因此,上述动力电池可对内部电芯实现均匀加热。此外,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发热特性,当给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及第二石墨烯加热片供电后,其可以快速升温。而且,达到设定温度值后可保持在该温度不变,不会出现持续升温的情况。因此,即使电池管理系统发生故障,电池包内温度也不会热失控,有利于提升上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中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池包去除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中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中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100。其中,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100,动力电池100用于为电动汽车供能。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100包括外壳110、电池包120、第一石墨烯加热片130及第二石墨烯加热片140。外壳110起封装及保护作用,可由金属、塑料等材料成型。外壳110的形状可根据动力电池100所适配的电池仓进行设计,如长方体型、圆柱形或非标异形。一般的外壳110包括壳体及盖板,壳体与盖板可通过螺钉连接,以方便对动力电池100的内部进行维护。电池包120包含多个电芯121。具体的,多个电芯121可通过支架组装成一个整体。支架上预先形成有多个电池安装孔位。组装时,将多个电芯121依次装入该电池安装孔位即可。多个电芯121之间通过相互并联及串联,构成具有较高电压及较大容量的电池群组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先由M个电芯121并联成一列电芯单元。然后,N个电芯单元并列排列并串联,构成电池包120。其中,M及N均为大于1的整数。以图2为例,M为7,N为10。而且,多个电芯121可以为多层分布,也可为单层分布。即,电池包120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图2所示的电池包120为单层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动力电池100对容量及电压的不同需求的不同,上述M及N的数值、电芯121之间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池包120的层数均可合理调整。电池包120收容并固定于外壳110内。具体的,可通过螺钉将集成电芯121的支架紧固于外壳110的内壁,实现电池包120的固定。为了便于电池包120充放电,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包含多个电芯的电池包,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n长条形的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围绕成环状,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包覆于所述电池包的外侧并沿所述电池包的周向延伸;及/n长条形的第二石墨烯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部并夹持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包含多个电芯的电池包,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长条形的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围绕成环状,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包覆于所述电池包的外侧并沿所述电池包的周向延伸;及
长条形的第二石墨烯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部并夹持于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在所述电池包的内部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芯呈多列排布,且每两列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夹持有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电阻值由中部向两端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陈安平王晓闽胡孟贤陈宗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