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3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37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包括底座、检测槽、安装架、驱动气缸、竖直压力检测组件和水平压力检测组件;检测槽设置在底座上,检测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固定件;安装架设置在检测槽上;驱动气缸和竖直压力检测组件均位于安装架上;水平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检测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固定件作用,使得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检测槽内,避免发光二极管在检测过程中位移,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设置竖直压力检测组件和平压力检测组件作用,对发光二极管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承压能力进行检测,再配合第一压力感受器和第二压力感受器的监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操作简单,同时设置检测槽,用于检测发光二极管的密封性能,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A detection structure of 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承压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机构检测方式单一,检测结果准确度不高,影响了对产品质量的判断。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本技术设置固定件作用,使得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检测槽内,避免发光二极管在检测过程中位移,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检测槽(2)、安装架(3)、驱动气缸(4)、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和水平压力检测组件(6);检测槽(2)设置在底座(1)上,检测槽(2)的槽底上设置有固定件(7);安装架(3)设置在检测槽(2)上;驱动气缸(4)和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均位于安装架(3)上;水平压力检测组件(6)设置在检测槽(2)内部;/n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包括上挤压板(12)和导向杆(13);上下移动的上挤压板(12)水平设置在安装架(3)的水平段的下端,且与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端传动连接,上挤压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设置在固定件(7)的正上方,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检测槽(2)、安装架(3)、驱动气缸(4)、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和水平压力检测组件(6);检测槽(2)设置在底座(1)上,检测槽(2)的槽底上设置有固定件(7);安装架(3)设置在检测槽(2)上;驱动气缸(4)和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均位于安装架(3)上;水平压力检测组件(6)设置在检测槽(2)内部;
竖直压力检测组件(5)包括上挤压板(12)和导向杆(13);上下移动的上挤压板(12)水平设置在安装架(3)的水平段的下端,且与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端传动连接,上挤压板(12)的下端设置有凹槽;凹槽设置在固定件(7)的正上方,凹槽内滑动设置有挤压块(14),凹槽的槽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器;挤压块(14)朝向凹槽槽顶的一端设置有多组触点(17);触点(17)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6);第一弹性件(16)上端连接凹槽,下端连接挤压块(14);导向杆(13)竖直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杆(13)分别穿过上挤压板(12)的左右两端,且上端连接安装架(3),下端连接检测槽(2);
水平压力检测组件(6)包括侧挤压板(18)和螺杆(19);侧挤压板(18)相对设置两组,两组侧挤压板(18)位于固定件(7)的前后方,且滑动连接检测槽(2)的槽底,侧挤压板(18)的相对端上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卡槽(20);卡槽(20)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器;螺杆(19)设置多组,多组螺杆(19)螺纹连接检测槽(2)的前后端槽壁,螺杆(19)伸入检测槽(2)的一端转动连接对应侧的侧挤压板(18);
检测槽(2)的槽底上端设置有成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威灵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