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定子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5917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定子及其形成方法,马达定子包含铁芯以及多个发夹形导线。铁芯具有多个插槽、插入侧以及延伸侧。每一插槽相对于铁芯的径方向上具有最内层、次内层、次外层及最外层。插入最内层的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一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次内层的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二跨槽距离。插入次外层的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三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最外层的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四跨槽距离。第一跨槽距离与第四跨槽距离相同,第二跨槽距离与第三跨槽距离相同。

Motor stator and its form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定子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马达定子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包含发夹形导线的马达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夹形导线的马达定子其中的导线绕线方式,一般突出线槽后弯折延伸的跨槽数都设计是相等的,因此每层导线与导线间的间隙都相同。当马达定子的导线通过的电流越大或马达定子所占空间越小,都让马达定子面临散热或安全绝缘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马达定子及形成方法,解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种马达定子包含一铁芯以及多个发夹形导线。铁芯具有多个插槽,且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插入侧的一延伸侧,其中每一插槽相对于铁芯的径方向上具有一最内层、一次内层、一次外层及一最外层。多个发夹形导线从插入侧插入该些插槽且从延伸侧突出并往铁芯的圆周方向弯折及延伸一跨槽距离,其中该些发夹形导线于延伸侧处连接形成一绕组结构。插入最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一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次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二跨槽距离。插入次外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第三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最外层的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铁芯,具有多个插槽,该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该插入侧的一延伸侧,其中每一该些插槽相对于该铁芯的径方向上具有一最内层、一次内层、一次外层及一最外层;/n多个发夹形导线,配置于从该插入侧插入该些插槽且从该延伸侧突出并往该铁芯的圆周方向弯折及延伸一跨槽距离,其中该些发夹形导线于该延伸侧处连接形成一绕组结构,/n其中插入该最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一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该次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二跨槽距离,以及插入该次外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三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该最外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四跨槽距离,/n其中该第一跨槽距离与该第四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9 CN 20181117296721.一种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铁芯,具有多个插槽,该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该插入侧的一延伸侧,其中每一该些插槽相对于该铁芯的径方向上具有一最内层、一次内层、一次外层及一最外层;
多个发夹形导线,配置于从该插入侧插入该些插槽且从该延伸侧突出并往该铁芯的圆周方向弯折及延伸一跨槽距离,其中该些发夹形导线于该延伸侧处连接形成一绕组结构,
其中插入该最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一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该次内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二跨槽距离,以及插入该次外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三跨槽距离不同于插入该最外层的该些发夹形导线延伸的一第四跨槽距离,
其中该第一跨槽距离与该第四跨槽距离相同,该第二跨槽距离与该第三跨槽距离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跨槽距离大于该第二跨槽距离,且该第四跨槽距离大于该第三跨槽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跨槽距离小于该第二跨槽距离,且该第四跨槽距离小于该第三跨槽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夹形导线包含多个第一绕组发夹形导线,该些第一绕组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一脚和一第二脚,分别配置于该些插槽的该最内层和该次内层,并分别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弯折且延伸该第一跨槽距离和该第二跨槽距离,其中每一该第一脚与紧邻的该第二脚连接以形成一第一绕组,
其中该些发夹形导线还包含多个第二绕组发夹形导线,该些第二绕组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三脚和一第四脚,分别配置于该些插槽的该次外层和该最外层,并分别往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弯折且延伸该第三跨槽距离和该第四跨槽距离,其中每一该第三脚与紧邻的该第四脚连接以形成一第二绕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至少一中性导线,用以连接一电性中性端;以及
至少一终端导线,用以连接至少一电相端;
其中该些第一绕组发夹形导线、该些第二绕组发夹形导线、该至少一中性导线与该至少一终端导线配置于全部该些插槽,并于该延伸侧处突出弯折并于所述导线的末端处连接形成一三相马达定子绕组结构,
其中所述导线的末端处连接配置为:
突出该最内层的导线的末端与紧邻的突出该次内层的导线的末端连接;以及
突出该次外层的该导线脚端与紧邻的突出该最外层的导线的末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为相同的圆周方向,且该第二方向与该第四方向为相同的圆周方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一绕组发夹形导线的该第一跨槽距离与该第二跨槽距离的总和等于每一该些第二绕组发夹形导线的该第三跨槽距离与该第四跨槽距离的总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绕组发夹形导线的每一该第一脚与紧邻的该第二脚的连接端突出于该铁芯的端面垂直距离皆相等。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绕组发夹形导线的每一该第一脚与紧邻的该第二脚的连接端突出于该铁芯的端面垂直距离皆相等。


10.一种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铁芯,具有多个插槽,该铁芯具有一插入侧以及相对于该插入侧的一延伸侧,其中每一该些插槽相对于该铁芯由内向外定义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
多个第一发夹形导线,每一该些第一发夹形导线具有一第一脚和一第二脚,每一该第一脚从该插入侧插入该些插槽的该第一层并从该延伸侧突出往一第一方向弯折及延伸一第一跨槽距离,及每一该第二脚从该插入侧插入该些插槽的该第二层并从该延伸侧突出往一第二方向弯折及延伸一第二跨槽距离,其中该第一跨槽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宏成林欣政简嘉兴陈以诺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