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04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包括外壳和电子扇,外壳上设置有供电子扇安装的通孔;电子扇包括电机、扇叶轮、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外壳上的通孔内,电机安装在固定架的其中一侧,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且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的另一侧,扇叶轮与输出轴的末端连接;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内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与通孔螺纹连接,管体内设置有两个环状卡环,管体靠近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潮板,管体远离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防潮板、防尘板紧贴相靠近的卡环并与管体紧密卡接,且防潮板、防尘板均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防止电子扇的灰尘堆积,维护了电子扇的安全使用环境。

A dedusting electronic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属于汽车电子扇除尘领域。
技术介绍
发动机过热故障一般是指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没有及时排热降温,使得发动机工作温度异常,从而引发发动机一系列的故障症状,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冷却系的作用在于对燃油混合气在发动机气缸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处理,即把部分的热量散掉,同时又不能过度散热,以维持发动机的冷却液在某个温度的范围内(通常是100℃左右),以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冷却系统就是一个调温系统,保持一种温度的平衡;汽车电子扇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必备组件,在车辆散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汽车行驶中如果水箱电子扇不转,马上会造成发动机水箱中的冷却液温度过高,水温过高后水箱水蒸汽就会从泄压孔中喷出,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必须马上停车修复,否则就会出现大的事故;电子扇在长时间使用时,在电子扇上会积攒灰尘,大量的灰尘累计会造成电子扇出现运转障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电子扇无法运转,进而影响降温效果甚至使得发动机过热而出现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采用防潮板、防尘板对电子扇进行防潮、防尘处理,且采用驱动电机驱动毛刷对防尘板进行清理,简单便捷且提高了电子扇的安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包括外壳和电子扇,外壳上设置有供电子扇安装的通孔;电子扇包括电机、扇叶轮、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外壳上的通孔内,电机安装在固定架的其中一侧,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且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的另一侧,扇叶轮与输出轴的末端连接;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内还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与通孔螺纹连接,管体内设置有两个环状卡环,管体靠近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潮板,管体远离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防潮板、防尘板紧贴相靠近的卡环并与管体紧密卡接,且防潮板、防尘板均为网状结构。优选的是,在防潮板、防尘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防潮板、防尘板转动连接,在连接杆靠近防潮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在连接杆靠近防尘板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毛刷,在电子扇使用一段时间后,防尘板上会粘附一定量的灰尘,此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毛刷对防尘板进行清理。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若干个毛刷均为可拆卸的,可拆卸的毛刷方便了后期对防潮板、防尘板的更换。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扇叶轮上设置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扇叶为弯叶形。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启停以及转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内设置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内的防潮板能有效的吸收水份,降低了水汽去电子扇的干扰;防尘板能有效的将灰尘隔绝在电子扇外侧,防止灰尘堆积在电子扇扇体上,保障了电子扇的安全运行;除尘装置的管体与通孔螺纹连接,在后期进行维护时,方便了对除尘装置的拆卸及维护,驱动电机则方便了毛刷对防尘板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外壳,2、电机,3、扇叶轮,4、固定架,5、除尘装置,6、连接杆,7、驱动电机,8、毛刷,11、通孔,31、扇叶,51、管体,52、环状卡环,53、防潮板,54、防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包括外壳1和电子扇,外壳1上设置有供电子扇安装的通孔11;电子扇包括电机2、扇叶轮3、固定架4,固定架4设置在外壳1上的通孔11内,电机2安装在固定架4的其中一侧,且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4且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的另一侧,扇叶轮3与输出轴的末端连接;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11内还设置有除尘装置5,除尘装置包括管体51,管体51与通孔11螺纹连接,管体51内设置有两个环状卡环52,管体51靠近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潮板53,管体51远离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54,防潮板53、防尘板54紧贴相靠近的卡环52并与管体51紧密卡接,且防潮板53、防尘板54均为网状结构。参见图2所示,在防潮板53、防尘板5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连接杆6,连接杆6与防潮板53、防尘板54转动连接,在连接杆6靠近防潮板5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7,在连接杆6靠近防尘板5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毛刷8,在实际应用时,多个毛刷8均为可拆卸的,方便后期对电子扇的维护;驱动电机7驱动连接杆6转动进而带动毛刷8对防尘板54进行清理。参见图1所示,扇叶轮3上设置有多个扇叶31,扇叶31为弯叶形。本实施例中,该可除尘式电子扇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2和驱动电机7的启停以及转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电子扇使用时,气流从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11进入电子扇内,而除尘装置的管体51与通孔11螺纹连接且位于电子扇进风侧,一方面方便了后期对电子扇的维护以及对防潮板53、防尘板54的清理或维护;气流经过防尘板54将灰尘隔绝在电子扇的扇叶轮3外,防潮板53又能将气流中的水汽进行吸收,防止水汽干燥电子扇的运转,保证了电子扇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转;在除尘装置内设置的驱动电机7以及与连接杆6靠近防尘板54的一端连接的多个毛刷8,在对除尘装置进行维护时,将除尘装置从通孔11内取出,再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7,电机7将带动毛刷对防尘板54进行清理;为提高除尘装置的安全性能,在实际应用时,管体51采用绝缘材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内设置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内的防潮板能有效的吸收水份,降低了水汽去电子扇的干扰;防尘板能有效的将灰尘隔绝在电子扇外侧,防止灰尘堆积在电子扇扇体上,保障了电子扇的安全运行;除尘装置的管体与通孔螺纹连接,在后期进行维护时,方便了对除尘装置的拆卸及维护,驱动电机则方便了毛刷对防尘板进行清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电子扇,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供电子扇安装的通孔(11);所述电子扇包括电机(2)、扇叶轮(3)、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设置在外壳(1)上的通孔(11)内,所述电机(2)安装在固定架(4)的其中一侧,且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4)且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的另一侧,所述扇叶轮(3)与输出轴的末端连接;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11)内还设置有除尘装置(5),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管体(51),所述管体(51)与通孔(11)螺纹连接,所述管体(51)内设置有两个环状卡环(52),所述管体(51)靠近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潮板(53),管体(51)远离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54),所述防潮板(53)、防尘板(54)紧贴相靠近的卡环(52)并与管体(51)紧密卡接,且防潮板(53)、防尘板(54)均为网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除尘式电子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电子扇,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供电子扇安装的通孔(11);所述电子扇包括电机(2)、扇叶轮(3)、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设置在外壳(1)上的通孔(11)内,所述电机(2)安装在固定架(4)的其中一侧,且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4)且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的另一侧,所述扇叶轮(3)与输出轴的末端连接;在电子扇进风一侧的通孔(11)内还设置有除尘装置(5),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管体(51),所述管体(51)与通孔(11)螺纹连接,所述管体(51)内设置有两个环状卡环(52),所述管体(51)靠近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潮板(53),管体(51)远离电子扇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板(54),所述防潮板(53)、防尘板(54)紧贴相靠近的卡环(52)并与管体(51)紧密卡接,且防潮板(53)、防尘板(54)均为网状结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