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65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所述监测点装置包括监测点设备,所述监测点设备用于为堆石坝沉降监测提供监测点或为监测设备本身,还包括用于支撑监测点设备的支撑装置和用于对支撑装置进行保护的外套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下端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点设备设置在第一顶杆的上端,且第一顶杆由多根杆段串联而成;所述外套筒套设在第一顶杆的外侧,且外套管的内径大于第一顶杆的外径,监测点设备位于外套筒的外侧。所述系统和方法基于所述监测点装置,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方案,不仅可避免监测系统在运行期间失效,同时可有效实现对堆石坝沉降进行实时监测。

Settlement monitoring point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of rockfill 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堆石坝沉降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堆石坝的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最大坝高达到了300m级,高坝大库给堆石坝的施工和安全运行带来了更高的挑战,沉降变形是监控堆石坝施工质量和运行状态的关键指标。因此,沉降变形监测对堆石坝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目前堆石坝沉降变形常用监测仪器有水管式沉降仪、电磁式沉降环、大量程电位器式位移计等。水管式沉降仪采用的是连通管原理(仪器结构简图见图1),即在坝内沉降变形监测点位置安装水管式沉降仪,并和大坝下游观测房之间通过“U型”连通水管连接,通过测读装置读取管内液面的变化来获取沉降变形监测值。但是,在堆石坝填筑施工期,下游观测房修建需要时间,导致无法及时获取沉降变形监测值,在测读装置安装完成前的沉降变形监测值无法及时获取,即无法获得堆石坝填筑全过程的沉降量。同时,在堆石坝填筑施工期,该监测仪器只能人工观测读数,无法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在电站运行期,还存在连通水管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包括监测点设备(6),所述监测点设备(6)用于为堆石坝沉降监测提供监测点或为监测设备本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监测点设备(6)的支撑装置和用于对支撑装置进行保护的外套管(2);/n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及第一顶杆(4),所述第一顶杆(4)下端与第一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点设备(6)设置在第一顶杆(4)的上端,且第一顶杆(4)由多根杆段串联而成;/n所述外套筒(2)套设在第一顶杆(4)的外侧,且外套管(2)的内径大于第一顶杆(4)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包括监测点设备(6),所述监测点设备(6)用于为堆石坝沉降监测提供监测点或为监测设备本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监测点设备(6)的支撑装置和用于对支撑装置进行保护的外套管(2);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及第一顶杆(4),所述第一顶杆(4)下端与第一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监测点设备(6)设置在第一顶杆(4)的上端,且第一顶杆(4)由多根杆段串联而成;
所述外套筒(2)套设在第一顶杆(4)的外侧,且外套管(2)的内径大于第一顶杆(4)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通过螺纹连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由多根管段串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管段通过伸缩节(3)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堆石坝沉降监测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为PE管道,所述第一顶杆(4)为钢管。


6.堆石坝沉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静张贵科金伟万永波孙全张坤李文慧杨彬黄攀祝国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