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15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分若干层且由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相邻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通过耐火泥粘接固定,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均为中空结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分为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火井块位于整个墙体的顶端且设置有过火口,过火口贯穿火井砖,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轻质隔热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固,采用耐火混凝土预制块代替传统的黏土砖、且设置中空结构,内部设置轻质隔热材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横墙的隔热保温性能,减小热量流失,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提高生产效率。

Energy saving and heat preservation transverse wall of carbon bak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炭素焙烧炉
,特别是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
技术介绍
焙烧炉是铝用炭阳极生产线中的主要生产设备之一,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焙烧使阳极达到必要的质量特性,焙烧炉炉型结构及焙烧工艺控制直接影响焙烧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均是敞开式环形焙烧炉,随着规模的增大,产能的提升,如何实现节能降耗、质量恒定成为共同期待的目标;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炭素焙烧炉的横墙均是小块黏土砖砌筑而成,黏土砖生产需要高温烧制,砌筑过程同样缓慢,在炭素焙烧炉的长时间高温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变形,已经不适合大规模大产能的炭素焙烧炉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分若干层且由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相邻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通过耐火泥粘接固定,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目的是使整个墙体的结构稳固,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均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可以增加墙体的隔热保温能力,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分为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所述火井块位于整个墙体的顶端且设置有过火口,所述过火口贯穿火井砖,过火口用于传递热量连通横墙另一端的火道墙,所述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轻质隔热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从下至上一共四层、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一层由若干个固定块粘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层由火道墙连接块和布料室连接块依次粘接形成,所述第三层与第一层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层由火井块和布料室连接块依次粘接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两端的连接部,相邻的固定块通过连接部粘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室连接块为两端具有内凹部的矩形筒状结构,所述火道墙连接块与火井砖的两端均通过内凹部与布料室连接块粘接在一起,通过内凹部增加整个横墙的稳固性;进一步的,两个固定块的连接部粘接在一起与固定块形成一个内凹的火道墙连接部,用于砌筑火道墙;进一步的,两个布料室连接块与火道墙连接块或火井砖之间形成一个内凹的火道墙连接部,用于砌筑火道墙;进一步的,所述火井砖上的过火口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轻质隔热材料为珍珠岩、石棉毡、耐热纤维毡或者轻质耐火浇注料的任意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采用中空结构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中空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整个横墙的隔热保温性能,避免了炭素焙烧炉的热量流失,同时采用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相对于传统的小块黏土砖,整个施工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解决了横墙易变形的问题;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腔体内填充有轻质隔热材料,轻质材料选用耐高温的材质,可以更好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隔热保温能力,减小热量流失,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避免从上到下耐火泥的粘接缝隙在一条轴线上,造成后期的缝隙膨胀,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整个横墙的稳定性,布料室连接块为两端具有内凹部的矩形筒状结构,火道墙连接块与火井砖的两端均通过内凹部与布料室连接块粘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能够与火道墙稳定连接,适合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适合大规模大产能的炭素焙烧炉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层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从下至上分四层且由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相邻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通过耐火泥粘接固定,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目的是使整个墙体的结构稳固,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均为中空结构1,中空结构1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可以增加墙体的隔热保温能力,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分为固定块2、火道墙连接块3、布料室连接块4和火井块5四种,所述火井块5位于整个墙体的顶端且设置有过火口6,所述过火口6贯穿火井砖5,所述火井砖5上的过火口6为两个;过火口6用于传递热量连通横墙两侧的火道墙,所述固定块2与布料室连接块4的中空结构1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7,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轻质隔热材料8;所述轻质隔热材料8为珍珠岩、石棉毡、耐热纤维毡或者轻质耐火浇注料的任意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层10、第二层11、第三层12和第四层13,所述第一层10由若干个固定块2粘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层11由火道墙连接块3和布料室连接块4依次粘接形成,所述第三层12与第一层10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层13由火井块5和布料室连接块4依次粘接形成。如图2、3所示,所述固定块2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固定部21和位于固定部21两端的连接部22,相邻的固定块2通过连接部22粘接在一起;所述布料室连接块4为两端具有内凹部41的矩形筒状结构,所述火道墙连接块3与火井砖5的两端均通过内凹部41与布料室连接块4粘接在一起,通过内凹部41增加整个横墙的稳固性;两个固定块2的连接部22粘接在一起与固定块2形成一个内凹的火道墙连接部51,用于砌筑火道墙;两个布料室连接块4与火道墙连接块3或火井砖5之间同样形成一个内凹的火道墙连接部51,用于砌筑火道墙,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本专利技术与火道墙稳定连接,使得炭素焙烧炉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增加。本专利技术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采用中空结构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中空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整个横墙的隔热保温性能,避免了炭素焙烧炉的热量流失,同时采用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相对于传统的小块黏土砖,整个施工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解决了横墙易变形的问题;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腔体内填充有轻质隔热材料,轻质材料选用耐高温的材质,可以更好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隔热保温能力,减小热量流失,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避免从上到下耐火泥的粘接缝隙在一条轴线上,造成后期的缝隙膨胀,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整个横墙的稳定性,布料室连接块为两端具有内凹部的矩形筒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分若干层且由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相邻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通过耐火泥粘接固定,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分为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所述火井块位于整个墙体的顶端且设置有过火口,所述过火口贯穿火井砖,所述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轻质隔热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分若干层且由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形成,相邻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通过耐火泥粘接固定,相邻层间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接缝不同轴,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耐火混凝土预制块分为固定块、火道墙连接块、布料室连接块和火井块四种,所述火井块位于整个墙体的顶端且设置有过火口,所述过火口贯穿火井砖,所述固定块与布料室连接块的中空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连通在一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轻质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从下至上一共四层、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所述第一层由若干个固定块粘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二层由火道墙连接块和布料室连接块依次粘接形成,所述第三层与第一层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层由火井块和布料室连接块依次粘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素焙烧炉的节能保温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林文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鸽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