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大量修建道路,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城市道路基本都采用不透水的硬化路面(即“水泥化”路面),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交通和环境方面的问题。由于路面不能通透雨水,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断,而城市由于每年都超标采集地下水,若降雨又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补充,将会形成地面沉降区,对地质和楼房建筑等造成巨大的损坏。硬化路面还会给生态带来严重的危害:由于它使得地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而且硬化地面是“死亡性地面”,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它使水生态因子无法正常循环,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植被的正常生长受到破坏;降雨时雨水是先通过地面的排水坡度或地表明沟排入下水道,雨水在进入下水道前要经过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该过程使相对清洁的雨水溶入大量的城市地表污染物,导致在地表径流的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若是将二次污染后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砾石层(1)和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和砾石层(1)内阵列式分布有若干对管道,每对管道均竖直贯穿混凝土层(2),每对管道下部均插入砾石层(1)内,一对管道包括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所述进气管道(3)设有圆柱形的内腔,进气管道(3)设有上细下粗的锥形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砾石层(1)和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和砾石层(1)内阵列式分布有若干对管道,每对管道均竖直贯穿混凝土层(2),每对管道下部均插入砾石层(1)内,一对管道包括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所述进气管道(3)设有圆柱形的内腔,进气管道(3)设有上细下粗的锥形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在平面上分为多个矩形的区域,对应每个区域内的所有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均配备有一个上固定架(6)、一个下固定架(7)和等同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相和数量的管座(8),上固定架(6)和下固定架(7)均呈网格结构,上固定架(6)的每个节点处均设有上固定套(6a),下固定架(7)的每个节点处均设有下固定套(7a),管座(8)阵列式分布在该区域的砾石层(1)中层内,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的底部插装在对应的管座(8)内,下固定架(7)套装在该区域内的所有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上,下固定架(7)每个节点上的下固定套(7a)卡固在对应的进气管道(3)或出气管道(4)的中部,上固定架(6)套装在该区域内的所有进气管道(3)和出气管道(4)上,上固定架(6)每个节点上的上固定套(6a)套装在对应的进气管道(3)或者出气管道(4)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多孔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固定架(7)的两个相邻边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伟,张富国,杨红,董元帅,袁琳,邱连冬,李晓丹,白辂韬,段良华,宋刚,李建国,孙炜宁,孙宏亮,王子宣,张宇琦,高菲,孙大伟,李乐园,李雪婷,胡晓迪,邹婷婷,马志华,刘刚,马根华,李毅,李韬,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伟德筑路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