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41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第一蛇型管、超声波反应器、第二泥药混合器、第二蛇型管、搅拌设备和浓缩压滤机;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用于将污泥中的大块杂质破碎,其出口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分别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和所述第一蛇型管,用于将污泥调理药剂与污泥混合;超声波反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蛇型管与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之间的管路外壁上;第二泥药混合器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搅拌设备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出口与所述浓缩压滤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污泥调理时间短、污泥改性彻底、污泥脱水效率高等优点。

A sludge dewatering pre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全国污泥产量规模巨大,但无害化处置率低。据建设部,2017年底,全国处理污水量达1.82亿立方米每天,污泥产生量,以含水率80%计,总量约4328万吨每年,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及污水厂提标,预计2020年将达5075万吨每年(80%含水率)。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不到35%,距十三五规划目标60%~90%差距较大。现有的污泥处置路线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材利用、焚烧等。土地利用由于重金属超标导致路径不畅;填埋是一种临时过渡性的技术路线,它与前端深度脱水结合,成为现阶段应用案例最多路线,但是药剂添加量大,污泥增量明显,并且存在二次污染;建材利用由于污泥含水率偏高,掺入量少,前端脱水加入大量药剂导致污泥腐蚀性强,目前很多协同水泥项目都已经停运;焚烧是目前解决污泥问题最彻底的方法,也是国际污泥处置最主流的技术,但是我国污泥热值低,含水率高,泥沙含量大,传统的干化设备磨损大,并且运行维护复杂,导致干化成本高。污泥处置决定污泥处理,所有前端污泥处理单元技术都是为后端污泥处置服务,其中脱水与干化是污泥处理的共性关键技术,如何低能高效实现污泥脱水干化,是衔接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必经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污泥调理时间短、改性彻底、脱水效率高的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第一蛇型管、超声波反应器、第二泥药混合器、第二蛇型管、搅拌设备和浓缩压滤机;所述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用于将污泥中的大块杂质破碎,其出口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所述第一泥药混合器分别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和所述第一蛇型管,用于将污泥调理药剂与污泥混合;所述超声波反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蛇型管与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之间的管路外壁上;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所述搅拌设备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出口与所述浓缩压滤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输送泵为污泥螺杆泵,所述搅拌设备为卧式搅拌设备,所述浓缩压滤机为重型高压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进一步的,该装置采用集装箱式。一种采用所述的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进行污泥脱水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S1、通过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将污泥中的大块杂质破碎,然后通过污泥输送泵输送到第一泥药混合器;S2、在第一泥药混合器加入污泥调理药剂,使其与污泥混合;S3、混合有污泥调理药剂的污泥通过第一蛇型管进入超声波反应器,通过声化学反应使污泥溶胞破壁;S4、经过声化学反应的污泥进入第二泥药混合器,在第二泥药混合器加入絮凝剂;S5、絮凝后的污泥通过第二蛇型管进入搅拌设备,经过搅拌后流入浓缩压滤机进行浓缩处理。进一步的,S2中污泥调理药剂采用复合铝铁盐、双氧水、硫酸亚铁、PAC和PFS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硫酸亚铁采用金属加工行业产生的酸洗废水代替,添加量为绝干污泥质量的5%-2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铝铁盐为聚合硫酸铝铁、聚合硅酸铝铁和聚合氯化铝铁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采用溶液形式添加,有效含量30-40%,添加量为绝干污泥质量的2-8%。进一步的,S3中设置超声波反应器超声波频率20-100kHz,能量密度为0.207~0.265W/mL,超声时间为2~35s。进一步的,S5中设置搅拌设备搅拌速度为20-5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含水率为99%的剩余污泥或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与化学药剂混合调理改性,在调理过程中采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改性,两种方式协同作用,加速泥药混合及强化化学反应,促使污泥胞外聚合物溶解释放结合水,细胞破壁释放内部水,污泥达到易脱水目的,再将改性后的污泥输送进入高压带式浓缩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满足目前国家污泥处理标准。该方法具有污泥调理时间短、污泥改性彻底、污泥脱水效率高等优点。与传统污泥预处理方式相比,传统是先浓缩再破壁再絮凝,浓缩设备能耗高占地大,并且进脱水设备前需二次絮凝,药剂成本高;本技术是采用先破壁再絮凝浓缩,可节省二次浓缩成本,并且同样可达到污泥预处理效果,降低污水厂污泥运营费用。本技术整套装置采用集装箱式,将污泥调理改性、浓缩、压榨脱水集成到一个集装箱内,取代原有处理到含水率80%的带式机、离心机、叠螺机以及处理到含水率60-70%的板框脱水机。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易操作、占地面积小、污泥脱水集成化、连续化、自动化作业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2、污泥螺杆泵;3、第一泥药混合器;4、第一蛇型管;5、超声波反应器;6、第二泥药混合器;7、第二蛇型管;8、卧式搅拌设备;9、高压带式浓缩压滤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1、污泥输送泵(例如采用污泥螺杆泵2)、第一泥药混合器3、第一蛇型管4、超声波反应器5、第二泥药混合器6、第二蛇型管7、搅拌设备(例如采用卧式搅拌设备8)和浓缩压滤机(例如采用高压带式浓缩压滤机9)。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1的出口连接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3分别连接污泥输送泵和第一蛇型管4;超声波反应器5设置于第一蛇型管4与第二泥药混合器6之间的管路外壁上;第二泥药混合器6连接第二蛇型管7;搅拌设备的进口与第二蛇型管7连接,出口与浓缩压滤机连接。装置采用集装箱式,将污泥调理改性、浓缩、压榨脱水集成到一个集装箱内。本技术污泥调理改性采用化学药剂/超声波协同溶胞破壁,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具体步骤:首先通过污泥螺杆泵2前端的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1将大块杂质破碎,防止大块杂质堵塞污泥螺杆泵2及管道,然后在污泥螺杆泵2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第一蛇型管、超声波反应器、第二泥药混合器、第二蛇型管、搅拌设备和浓缩压滤机;/n所述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用于将污泥中的大块杂质破碎,其出口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n所述第一泥药混合器分别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和所述第一蛇型管,用于将污泥调理药剂与污泥混合;/n所述超声波反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蛇型管与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之间的管路外壁上;/n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n所述搅拌设备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出口与所述浓缩压滤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污泥输送泵、第一泥药混合器、第一蛇型管、超声波反应器、第二泥药混合器、第二蛇型管、搅拌设备和浓缩压滤机;
所述机械破碎预处理设备用于将污泥中的大块杂质破碎,其出口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
所述第一泥药混合器分别连接所述污泥输送泵和所述第一蛇型管,用于将污泥调理药剂与污泥混合;
所述超声波反应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蛇型管与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之间的管路外壁上;
所述第二泥药混合器与所述第二蛇型管连接,用于将絮凝剂与污泥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胡晓明陈代新任巍王丹胡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北控威保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