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439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相通的反应沉淀池、滤池、反冲洗泵和清水池及控制室、配电房,清水池连接有送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应急加药机构,所述应急加药机构由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和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适应水源的过大变化,解决中小水厂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风险问题。

An emergency treatment system for sudden pollution of water source in small and medium water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供水处理
,具体涉及到自来水优化处理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大都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工艺,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更这严格,而针对自来水处理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超标的问题,它是影响自来水处理水质的一个关键。现有的自来水处理工艺无法针对不同情况的水源变化,如水源水质突发性污染和季节性污染事件等,来适当调整滤池滤料投加,因而现有技术工艺无法满足非正常状态下的水源的变化的水处理,造成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产出合格的自来水。专利请公布号为CN106630289A、申请公布日为2017.05.10、申请号为2016112597281、申请日为2016.12.3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发一种新型自来水处理工艺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第一水处理系统结合辅助物加载系统将源水点中所取的原水水体进行预处理;利用过滤系统结合辅助物加载系统进行深化过滤处理,得到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体;设置有第一水处理系统、过滤系统、纯水处理系统、辅助物加载系统及泥水收集池。同样也无法适应水源的过大变化。因此建设一个合理的能处理水源变化的应急处理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适应水源的过大变化,解决中小水厂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风险问题,从而充分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性的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相通的反应沉淀池、滤池、反冲洗泵和清水池及控制室、配电房,清水池连接有送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应急加药机构,所述应急加药机构由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和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组成,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由粉末活性炭原料间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间组成,其设备构成包括负压投料站,负压投料站上方设置有投加料包吊机,负压投料站通过物料气流输送管送料至物料储存料仓,物料储存料仓下方连接有卸料控制装置、物料定量投加装置,并连接有同时连接进水管路的高速射流混合装置,经药液投加管7-8至取水泵房出水管,负压投料站、物料储存料仓、高速射流混合装置7-4均连接有压缩空气装置的输气管路;所述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由高锰酸钾投加管、溶解罐、计量表、管道阀、管道泵连接组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滤池为炭砂滤池,其上设置有反洗排污管、反冲洗管、滤后出水管,滤池底部还设置有反洗气管,滤池由多个区间分隔池组成,两分隔池之间由上至下设置进水渠、出水渠和排水渠,出水渠和排水渠上下连通,进水渠连接有进入分隔池内的进水管路,反冲洗管连接分隔池底部,在分隔池中间设置有悬空的过滤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石英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石英砂滤料层与分隔池底部均布有水平衡贺孔和气平衡圆孔,过滤层上层滤池内设置翻板排水阀和排水槽。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由空压机、阀、储气罐、干燥机连接构成,储气罐还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粉末活性炭选用250目,最大投加量按30mg/L,平均投加量15mg/L,投加浓度1%-5%,接触时间保证20min以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中小水厂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风险,针对水厂常年高温多雨,且河流上游存在养殖区,雨季原水面源污染严重,有短时有机物浓度较高现象,水体中的有机物与消毒剂次氯酸钠反应生成多种消毒副产物,其中尤以三氯乙醛问题最为突出,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开展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并根据实际工艺运行效果开发:前体物强化去除技术、优化前体物去除技术、三氯乙醛生成抑制技术。本技术建设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应用示范。经实际水厂实现规模3.5万吨/日,示范规模3.5万吨/日,采用常规净水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水厂存在短时有机物浓度较高、出厂水存在三氯乙醛超标风险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前体物强化去除技术,通过应急投加系统,强化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处能力;强化及改造常规工艺,优化去除副产物及其前体物;水质恶化时,优化消毒方式,减少副产物生成,建立三氯乙醛等氯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应用示范。本技术的出厂水及其供水范围内的龙头水水质不仅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三氯乙醛<7μg/L。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滤池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炭粉机构结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投加高锰酸钾机构管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滤后出水管2、反冲洗管3、反洗排污管4、滤后水总管5、气平衡圆孔6、滤池61、进水渠62、出水渠63、排水渠64、活性炭滤料层65、石英砂滤料层66、进水管67、不锈钢集水槽7、末活性炭投加机构7-1、投加料包吊机7-2、负压投料站7-3、物料气流输送管7-4、高速射流混合装置7-5、物料定量投加7-6、物料储存料仓7-7、卸料控制装置7-8、药液投加管7-9、压缩空气装置7-91、干燥机7-92、排水管7-93、储气罐7-94、空压机8、高锰酸钾股加机构81、溶解罐82、搅拌机83、加药隔膜计量泵84、Y型过滤器85、加药管86、背压阀87、手动阀88、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技术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相通的反应沉淀池、滤池、反冲洗泵和清水池及控制室、配电房,清水池连接有送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应急加药机构,所述应急加药机构由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和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组成,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由粉末活性炭原料间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间组成,其设备构成包括负压投料站,负压投料站上方设置有投加料包吊机,负压投料站通过物料气流输送管送料至物料储存料仓,物料储存料仓下方连接有卸料控制装置、物料定量投加装置,并连接有同时连接进水管路的高速射流混合装置,经药液投加管至取水泵房出水管,负压投料站、物料储存料仓、高速射流混合装置均连接有压缩空气装置的输气管路;/n所述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由高锰酸钾投加管、溶解罐、计量表、管道阀、管道泵连接组成;在溶解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溶解罐上设置有加药隔膜计量泵,溶解罐通过上下管路连接多个手动阀、电动阀、加药管、安全阀、Y型过滤器,最后由背压阀由共同的管路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相通的反应沉淀池、滤池、反冲洗泵和清水池及控制室、配电房,清水池连接有送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应急加药机构,所述应急加药机构由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和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组成,粉末活性炭投加机构由粉末活性炭原料间和粉末活性炭投加间组成,其设备构成包括负压投料站,负压投料站上方设置有投加料包吊机,负压投料站通过物料气流输送管送料至物料储存料仓,物料储存料仓下方连接有卸料控制装置、物料定量投加装置,并连接有同时连接进水管路的高速射流混合装置,经药液投加管至取水泵房出水管,负压投料站、物料储存料仓、高速射流混合装置均连接有压缩空气装置的输气管路;
所述高锰酸钾投加机构由高锰酸钾投加管、溶解罐、计量表、管道阀、管道泵连接组成;在溶解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溶解罐上设置有加药隔膜计量泵,溶解罐通过上下管路连接多个手动阀、电动阀、加药管、安全阀、Y型过滤器,最后由背压阀由共同的管路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小水厂水源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为炭砂滤池,其上设置有反洗排污管、反冲洗管、滤后出水管,滤池底部还设置有反洗气管,滤池由多个区间分隔池组成,两分隔池之间由上至下设置进水渠、出水渠和排水渠,出水渠和排水渠上下连通,进水渠连接有进入分隔池内的进水管路,反冲洗管连接分隔池底部,在分隔池中间设置有悬空的过滤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石英砂滤料层、活性炭滤料层,石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旺兴劳志雄邓俊杰黄明珠徐廷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水业集团高明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