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9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包括U型拉杆和锁体;锁体包括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所述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可绕转动端叠合一起,且其相互叠合面设有两对以上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及第一拉杆定位槽和第二拉杆定位槽;U型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使用时,U型拉杆的两端分别置于叠合一起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第一拉杆定位槽和第二拉杆定位槽内,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卡在叠合一起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其中一对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并紧贴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壁,实现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自锁。这样,即可在较大的范围内伸长和缩短,实现吊装平衡的调节,且吊装平衡操作效率高。

A hoisting balance reg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
本技术属于吊装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
技术介绍
大型钢结构在建造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吊装作业,每次吊装一般会用到一台或者两台吊车,每台吊车的吊钩通过钢丝绳与布置在被吊结构物上的多个吊耳连接。虽然事先仔细分析了结构重心,通过严格计算,最终布置了吊耳。但申请人发现:在实际吊装时,由于计算分析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总会出现吊装不平衡的情况,导致结构歪斜,严重时甚至影响安装就位;而且传统方法是试吊,如果发现歪斜角度不大,可以先放下,在偏高的吊耳处增加一个钢丝绳与吊耳连接的卸扣;如果歪斜角度较大,则需要调整结构上附带的脚手架,必要时核对重心,重新计算布置吊点;但是采用增加卸扣办法的调整幅度很小,而采用调整脚手架和重新布置吊点办法又费时费力,甚至延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在较大的范围内伸长和缩短,调节操作简单、容易、快捷,调节吊装平衡的操作效率高,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的吊装平衡调节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U型拉杆(1)和锁体(2);其中,所述锁体(2)包括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一端转动连接,而且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可绕转动端叠合一起;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相互叠合面设有两对以上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以及分别与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连接并延伸至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另一端端面的第一拉杆定位槽(7)和第二拉杆定位槽(8);所述U型拉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块(9)和第二卡块(10);使用时,所述U型拉杆(1)的两端分别置于叠合一起的第一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平衡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U型拉杆(1)和锁体(2);其中,所述锁体(2)包括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一端转动连接,而且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可绕转动端叠合一起;所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相互叠合面设有两对以上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以及分别与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连接并延伸至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另一端端面的第一拉杆定位槽(7)和第二拉杆定位槽(8);所述U型拉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块(9)和第二卡块(10);使用时,所述U型拉杆(1)的两端分别置于叠合一起的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第一拉杆定位槽(7)和第二拉杆定位槽(8)内,所述第一卡块(9)和第二卡块(10)分别卡在叠合一起的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其中一对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内,并在吊装作业时在拉力的作用下紧贴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靠近U型拉杆(1)一侧的槽壁上,实现第一锁体(3)和第二锁体(4)的自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平衡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6)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