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25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其中: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架与位于所述料架一端的收料电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电机与位于所述导向电机转轴端的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组件一端设置有导向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折叠挡板、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两侧的折叠压料结构、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上方的折叠移位结构以及位于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一端的移位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一端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呈交替工作状态,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结束带进行折叠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折叠效率。

A folding device of end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
本技术属于结束带收料
,尤其涉及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结束带又称线束,常见的结束带有卷式结束带、扣式结束带、PP结束带、pvc铁丝绑带、PET无铁丝绑带等。结束带在加工完成之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收料操作,传统的收料操作为卷式收料,即将结束带卷成圆状,而有些客户要求将结束带采用折叠方式对其进行收料,使其呈现层状堆叠的结束带,便于使用,目前对于结束带的折叠,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摆料,即手持结束带在一定频率下持续进行摆动收料,使结束带呈现层状堆叠,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并且这种方式也容易导致折叠效果差,折叠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能够快速对结束带进行折叠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折叠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其中: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架与位于所述料架一端的收料电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电机与位于所述导向电机转轴端的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组件一端设置有导向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折叠挡板、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两侧的折叠压料结构、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上方的折叠移位结构以及位于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一端的移位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一端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呈交替工作状态,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位置对应。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位于所述收料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之间。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导向电机转轴端的主动导向轮以及与所述主动导向轮配合的从动导向轮,所述从动导向轮与所述主动导向轮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曲面结构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端连接,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为弯曲结构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移位结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折叠片,两折叠片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快速、连续地对结束带进行折叠操作,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消耗,并且折叠效果好,速度快,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本技术中,收料组件与导向组件相配合,能够使结束带顺利进行折叠组件进行折叠操作,移位气缸的存在,能够带动折叠移位结构进行横向运动,从而使持续下料的结束带呈S形下料,而后在两个折叠压料结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结束带的折叠操作,使结束带最终呈现层状堆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收料组件;21、料架;22、收料电机;3、导向组件;31、导向电机;32、导向轮结构;4、折叠组件;41、折叠挡板;42、折叠压料结构;43、折叠移位结构;44、移位气缸;45、旋转气缸;5、导向件;6、导向辊。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结束带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料组件2、导向组件3以及折叠组件4;其中:收料组件2包括料架21与位于料架21一端的收料电机22;导向组件3包括导向电机31与位于导向电机31转轴端的导向轮结构32,导向组件3一端设置有导向件5;折叠组件4包括折叠挡板41、位于折叠挡板41两侧的折叠压料结构42、位于折叠挡板41上方的折叠移位结构43以及位于折叠移位结构43一端的移位气缸44,折叠压料结构42一端设置有旋转气缸45,折叠压料结构42呈交替工作状态,折叠移位结构43与导向件5位置对应,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结束带位于料架21上,将结束带一端安装至导向组件3的导向轮结构32上,而后收料电机22与导向电机31进行工作,带动结束带进行运动,使结束带从折叠移位结构43的两折叠片之间进入,结束带在进入过程中,移位气缸44带动折叠移位结构43进行横向往复运动,从而使结束带呈现S形下料,而结束带在下料过程中,两个折叠压料结构42在对应的旋转气缸45作用下,交替进行工作,实现对结束带两侧进行交替压紧,便于折叠操作的顺利进行,当结束带完成下料之后,折叠操作完成。进一步地,结束带折叠装置还包括机架1,收料组件2、导向组件3以及折叠组件4均固定于机架1上。进一步地,机架1上设置有导向辊6,导向辊6位于收料组件2与导向组件3之间,结束带经过导向辊6再进入导向组件3内。具体地,导向轮结构32包括位于导向电机31转轴端的主动导向轮以及与主动导向轮配合的从动导向轮,从动导向轮与主动导向轮之间存在间隙,在主动导向轮与从动导向轮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结束带的平稳输送。具体而言,导向件5为曲面结构体,从而使结束带能够顺利进入折叠移位结构43的两折叠片之间。具体地,折叠压料结构42与旋转气缸45的旋转端连接,折叠压料结构42为弯曲结构体,从而保证对结束带进行压紧操作。进一步地,折叠移位结构4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折叠片,两折叠片之间存在间隙。总而言之,本技术在收料组件2、导向组件3以及折叠组件4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快速、连续地对结束带进行折叠操作,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消耗,并且折叠效果好,速度快,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本技术中,收料组件2与导向组件3相配合,能够使结束带顺利进行折叠组件4进行折叠操作,移位气缸44的存在,能够带动折叠移位结构43进行横向运动,从而使持续下料的结束带呈S形下料,而后在两个折叠压料结构42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结束带的折叠操作,使结束带最终呈现层状堆叠。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其中:/n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架与位于所述料架一端的收料电机;/n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电机与位于所述导向电机转轴端的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组件一端设置有导向件;/n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折叠挡板、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两侧的折叠压料结构、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上方的折叠移位结构以及位于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一端的移位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一端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呈交替工作状态,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位置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其中:
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料架与位于所述料架一端的收料电机;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电机与位于所述导向电机转轴端的导向轮结构,所述导向组件一端设置有导向件;
所述折叠组件包括折叠挡板、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两侧的折叠压料结构、位于所述折叠挡板上方的折叠移位结构以及位于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一端的移位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一端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折叠压料结构呈交替工作状态,所述折叠移位结构与所述导向件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束带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带折叠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收料组件、导向组件以及折叠组件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邢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盟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