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体总装配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弹体总装配线。
技术介绍
[0002]弹体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弹体进行层层组装,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这种方式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
[0003]在中国专利CN201710735878.3中公开了一种弹体自动装配装置,在该装置中,可以自动完成针对弹体的装配工艺,且能保证装配各工序动作的有效性,提高弹体装配合格率和质量。
[0004]尽管上述方案能够替代人工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不是说把药柱推送至弹体内就能直接成型,在进行组装后,还有经过多个步骤的压实,检测、滚铆,涂胶,再检测,单独采用上述方案然后对于后面的各个步骤,仍然需要转运至不同的车间进行不同工种的加工,费事费力,并不能节省效率,并且这种多次转运和检测时,均采用人工代替机械作业,大大影响了整体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体总装配线,解决了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体总装配线,包括输送工位(1)、环形组装工位(2)、压合工位(3)、组装工位(4)、压装工位(5)、滚铆工位(6)、点胶工位(7)、线扫描工位(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工位(1)用于将风帽、药柱、弹体分别传输至环形组装工位(2)的承载座(21)上;所述压合工位(3)位于环形组装工位(2)所在的正对位置,包括升降座(31)、压头件(32),通过压头件(32)对准风帽上料的正上方,并控制升降座(31)的升降作业使压头件(32)对承装在风帽内的药柱进行压实作业;所述组装工位(4)包括夹持件(41)以及压紧件(42),通过夹持件(41)对位于内侧承载座(21)上的风帽进行夹持后旋转并抬升,随后运送至位于承载座(21)外侧的弹体上方,并通过弹体上方的压紧件(42)对罩盖的风帽进行压紧作业,形成弹体,随后转运至压装工位(5)上;所述压装工位(5)对转运来的弹体在竖直方向压装作业;所述滚铆工位(6)用于对压装合格的弹体所在的外周沿进行滚铆作业,使成型的弹体所在外周沿形成辊沟;所述点胶工位(7)用于在弹体所在的外周沿压合成型的辊沟内进行环形点胶作业;所述线扫描工位(8)用于对成型的弹体进行外观缺陷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体总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工位(1)包括风帽输送组件(11)、药柱输送组件(12)、弹体输送组件(13),通过风帽输送组件(11)对载盘上承装的风帽转运至环形组装工位(2)的承载座(21)上,所述药柱输送组件(12)将载盘上承装的药柱经过蘸蜡工位进行蘸涂后,被转运至风帽所在的中部腔体内,所述弹体输送组件(13)被转运至承载座(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体总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组装工位(2)的承载座(21)包括有第一承载槽(211)与第二承载槽(212),通过在第一承载槽(211)对倒扣状态的风帽进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槽(212)对弹体进行承载;同时所述第一承载槽(211)位于环形组装工位(2)所在的内侧,第二承载槽(212)位于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邢国华,王厚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盟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