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06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涉及功能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面料预处理;(2)染色;(3)染色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氨基葡萄糖和甲醇钠的水溶液作为预处理剂,在甲醇钠作用下氨基葡萄糖结构中所含的羟基与涤纶结构中所含的羟基发生醚化反应,在涤纶结构中引入氨基和更多的羟基,从而显著改善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并在涤纶面料染色后通过高压处理来进行固色,同时有效改善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Dyeing process of a kind of thermal and wet comfortabl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面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服装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材料是否具有短时间内将人体皮肤表面汗液吸入的“吸湿作用”,并使汗液通过纤维很快转移,在服装表面快速蒸发,以保持人体皮肤表面和服装内环境的干爽。尤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状态下,人体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力会明显增大,沉重感明显增加,此时就要求织物具有更好的热湿舒适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复合纤维来制得具有良好热湿舒适性的面料,而本专利技术从面料的染色工艺入手,通过优化染色工艺来增强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而这种改善面料热湿舒适性的方式在本领域中并不常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该工艺条件控制参数明确,工艺重复性好,并且所制面料显示出良好的热湿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面料预处理:将涤纶面料浸渍于预处理剂中,采用二浸二轧方式,控制浴比、软化剂温度和轧余率,烘干;(2)染色:将经预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渍于染液中,采用三浸三轧方式,控制浴比、染液温度和轧余率;(3)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置于高压釜中进行高压处理,最后烘干。所述步骤(1)中的预处理剂由氨基葡萄糖、甲醇钠加水配制而成,氨基葡萄糖的用量为5-30g/L,甲醇钠的用量为0.2-3g/L。所述步骤(1)中的浴比控制在1:10-30,软化剂温度控制在55-65℃,轧余率控制在70-90%,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20℃。所述步骤(2)中的浴比控制在1:10-30,染液温度控制在45-55℃,轧余率控制在70-90%。所述步骤(2)中的染液由分散染料、分散剂DN加水配制而成。所述分散染料的用量为0.5-5%owf,分散剂DN的用量为0.5-2.5g/L。所述步骤(3)中的高压处理压力为3-8MPa,处理温度为45-55℃。所述步骤(3)中的烘干温度控制在70-80℃。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在染液中加入了天门冬氨酸和浓硫酸,即所述步骤(2)中的染液由分散染料、分散剂DN、天门冬氨酸和浓硫酸加水配制而成。所述天门冬氨酸的用量为5-30g/L,浓硫酸的用量为0.2-3g/L。所述分散染料的用量为0.5-5%owf,分散剂DN的用量为0.5-2.5g/L。在浓硫酸催化下,天门冬氨酸结构中所含的羧基与涤纶结构中所含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进一步在涤纶结构中引入氨基,同时还引入了羧基,通过氨基和羧基的引入来提高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氨基葡萄糖和甲醇钠的水溶液作为预处理剂,在甲醇钠作用下氨基葡萄糖结构中所含的羟基与涤纶结构中所含的羟基发生醚化反应,在涤纶结构中引入氨基和更多的羟基,从而显著改善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在涤纶面料染色后通过高压处理来进行固色,同时有效改善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3)经本专利技术上述染色工艺处理后的涤纶面料的水分蒸发速率达到0.5g/h以上,透湿率达到12000g/(m2.d)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面料预处理:将10kg涤纶面料浸渍于预处理剂中,采用二浸二轧方式,浴比控制在1:15,软化剂温度控制在65℃,轧余率控制在80%,每次浸渍时间15min,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10℃;预处理剂由氨基葡萄糖、甲醇钠加水配制而成,氨基葡萄糖的用量为25g/L,甲醇钠的用量为2g/L;(2)染色:将经预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渍于染液中,采用三浸三轧方式,浴比控制在1:15,染液温度控制在55℃,轧余率控制在80%,每次浸渍时间15min;染液由分散红902、分散剂DN加水配制而成,分散染料的用量为2%owf,分散剂DN的用量为1.2g/L;(3)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置于高压釜中进行高压处理5min,高压处理压力为5MPa,处理温度为50℃,最后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80℃。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的高压处理时间替换为3min,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实施例3将实施例3中的染液替换为染液由分散染料、分散剂DN、天门冬氨酸和浓硫酸加水配制而成,天门冬氨酸的用量为20g/L,浓硫酸的用量为1.5g/L,分散染料的用量为2%owf,分散剂DN的用量为1.2g/L,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对比例1将实施例1中的甲醇钠去除,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对比例2将实施例1中的高压处理去除,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直接烘干,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对比例3将实施例1中的面料预处理去除,面料直接染色,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利用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同批涤纶面料进行染色,并测定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水分蒸发速率Ev,单位g/h。GB/T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透湿率WVT,单位g/(m2.d)。表1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率组别水分蒸发速率g/h透湿率g/(m2.d)实施例10.5212800实施例20.4612300实施例30.5913700对比例10.278500对比例20.3810600对比例30.258200由表1可知,实施例1通过预处理操作和高压处理操作显著提高了涤纶面料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率,实施例3通过染液中天门冬氨酸的添加还能进一步提高涤纶面料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率,而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率的数值越大,说明涤纶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越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n(1)面料预处理:将涤纶面料浸渍于预处理剂中,采用二浸二轧方式,控制浴比、软化剂温度和轧余率,烘干;/n(2)染色:将经预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渍于染液中,采用三浸三轧方式,控制浴比、染液温度和轧余率;/n(3)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置于高压釜中进行高压处理,最后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湿舒适性面料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面料预处理:将涤纶面料浸渍于预处理剂中,采用二浸二轧方式,控制浴比、软化剂温度和轧余率,烘干;
(2)染色:将经预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浸渍于染液中,采用三浸三轧方式,控制浴比、染液温度和轧余率;
(3)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涤纶面料置于高压釜中进行高压处理,最后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预处理剂由氨基葡萄糖、甲醇钠加水配制而成,氨基葡萄糖的用量为5-30g/L,甲醇钠的用量为0.2-3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浴比控制在1:10-30,软化剂温度控制在55-65℃,轧余率控制在70-90%,烘干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张丽荣小瑛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