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95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属于钢铁基体表面镀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装料、调整镀液pH值、镀钛、漂洗、出料几个步骤,在镀钛之前对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镀钛过程中添加钛粉和活化剂进行镀钛,钛粉+活化剂的添加次数大于等于1次,所述活化剂中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氟化氢铵10%~25%、硫酸锌(ZnSO

A method of titanium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iron and stee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的表面镀覆
,用于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制备。
技术介绍
金属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其耐蚀性可达锌、铝防护层的几十倍。非常适合于装备的构件、连接件表面防护。但由于钛的化学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金属钛无法在水溶液中进行电镀,只能采用熔盐电镀、溅射沉积、喷涂进行成层,且只有溅射沉积获得了应用,熔盐电镀、喷涂多处于研究阶段。机械沉积镀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物理、化学吸附沉积和机械碰撞使金属粉末在基体表面形成镀层的工艺。金属粉末的机械沉积过程是金属粉体的直接成型过程,是金属粉末固态→固态的转变,不同于电镀过程金属的固态→离子态→固态转变,也不同于热浸镀过程的固态→液态→固态转变;故机械沉积镀过程采用不同材质粉末作为原材料制备不同性能要求的镀层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更容易获得各类金属镀层。文献检索表明,机械沉积镀技术发展至今没有发现高耐蚀金属粉体的镀敷研究及应用,更没有发现钛及钛合金机械沉积镀的相关报道;究其原因是钛耐蚀性高、纯钛极易氧化,钛表面难以活化并稳定保持活化状态;故钛粉的机械化学沉积难度较大。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及其团队于国内外首次提出并开展了采用钛粉机械化学沉积制备钛镀层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钛粉机械化学沉积镀工艺,制备一定厚度的镀钛层,这也是金属表面涂镀科技工作们亟待开展的工作;这为高耐蚀钛镀层的制备及应用带了曙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突破当前镀液环境中不能制备镀钛层及应用的困境,提供一种用于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该方法借助于传统的机械镀设备完成,其工艺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装料、调整镀液pH值(1~2)、镀钛、漂洗、出料几个步骤,方法的关键在于:在镀钛之前对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镀钛过程中添加钛粉和活化剂进行镀钛,钛粉+活化剂的添加次数大于等于1次,实现镀层的增厚,每次添加钛粉+活化剂后保持5~7min的间隔。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时活化剂为硫酸亚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镀钛过程中的活化剂中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氟化氢铵10%~25%、硫酸锌(ZnSO4·7H2O)5%~12%、聚乙二醇6%~15%、氨基磺酸镍3%~8%、乳化剂3%~8%、次亚磷酸钠2%~5%、无机强酸0.5%~6%和余量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镀锡活化时活化剂的添加量为QSn=(8~15)×S,其中的8~15为经验系数,其中的S为预镀基体表面积,S单位:平方米,QSn的单位:克。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镀锡活化时活化剂的添加方式为粉状直接添加,或者配制成溶液进行添加。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镀钛过程中:钛粉加入量为QTi,QTi=4.1×5×S,其中的4.1为与钛密度和镀层致密度有关经验系数;其中的S为欲镀基体表面积,S单位为平方米,QTi的单位为克;活化剂量为QH,QH=(0.6~0.9)×QTi,QH的单位为ml。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镀钛过程中先向镀筒内加钛粉,然后加入活化剂,或者先将钛粉和活化剂溶液混合后加入镀筒中。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机强酸为工业浓硫酸或氢氟酸。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乳化剂为OP-10或TX-10。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前处理、装料、调整镀液pH值、漂洗、出料与传统的机械镀锌工艺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用到的原料均为市购工业级化工原料,水为清洁自来水。本专利技术所用钛粉为市购粒径小于500目网孔(25μm)的金属钛粉,钛粉粒径越细,镀层越致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目前镀钛仍是金属涂镀
的难题,只有溅射沉积镀膜薄钛层取得应用,且多应用于附加值较高电子产品、通讯器材领域;对于高强度紧固件、连接件等没有可用的镀钛技术选择。镀液中沉积镀钛更是镀钛难点中的难点,多年来的研究均未取得大的突破。本专利技术基于机械化学沉积原理分析,结合金属钛的物化性能分析,从颗粒表面活化、润湿、吸附、荷电特征、颗粒堆积成层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和实镀实验,提出了利用钛粉在镀液环境中机械化学沉积镀钛的新方法,并提出与本专利技术方法相符合的镀钛活化剂。本专利技术镀钛层制备方法的提出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金属涂镀
镀钛的技术突破。(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镀钛层制备方法在操作时,镀液环境为弱酸性环境,镀液中含有合适量的H+和F-,镀筒旋转给予一定能量的碰撞、摩擦,这些能够去除钛粉表面的氧化皮和污物,使得钛粉表面裸露出新鲜的原子面,同时镀液中其它组分与钛粉的清洁表面发生弱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保证具有表面活化状态的钛粉稳定存在于镀液中,并在机械力和电荷吸引作用下连续吸附沉积,最终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定致密度的镀钛层。本专利技术镀钛层制备方法操作时,借助于传统的机械镀设备,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工艺流程顺序操作,流程中需添加的钛粉、亚锡盐、活化剂均为定量化添加,易实现工艺过程的准确控制和镀层质量的稳定控制。所以,本专利技术的镀钛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稳定,制备的镀钛层厚度均匀、结合牢固、表面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6所制备镀钛层划线划格试样形貌;图2为实施例6所制备镀钛层截面的SEM形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待镀工件为强度8.8级的M16×40六角头螺栓,材质为45#钢,重量为300kg,欲镀表面积约10.5㎡,其镀钛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采用热碱法去除螺栓表面的各类油脂污物,采用盐酸酸洗法去除螺栓表面的锈蚀产物。(2)装料:将螺栓、400kg不同粒径(规格Ф1~2、Ф2~3、Ф3~4三种按质量比1:1:1组合)的玻璃珠和适量水装入通用机械镀设备的镀筒内(水的加入量保证镀筒旋转过程存在15~25cm宽度的液面)。(3)调整pH值:向镀筒内添加300ml工业浓硫酸,调节pH值到1。(4)镀锡活化:向镀筒内添加硫酸亚锡100g,镀筒旋转4min。(5)镀钛:添加钛粉+活化剂,所述活化剂中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氟化氢铵10%、硫酸锌(ZnSO4·7H2O)5%、聚乙二醇6%、氨基磺酸镍5%、TX-108%、次亚磷酸钠2%、浓硫酸3%和余量水。第一次向镀筒内添加钛粉215g,随后向镀筒内添加190ml活化剂,镀筒转动6min。第二次向镀筒内添加钛粉215g,随后向镀筒内添加190ml活化剂,镀筒转动6min。第三次向镀筒内添加钛粉215g,随后向镀筒内添加190ml活化剂,镀筒转动6min。第四次向镀筒内添加钛粉215g,随后向镀筒内添加190ml活化剂,镀筒转动7min。(6)漂洗:向镀筒内添加适量的干净水,镀筒继续转动3分钟。(7)出料:将镀筒内的所有物料倾倒出,将螺栓分离。螺栓表面获得银白色镀钛层,螺牙部位镀层覆盖完整,磁力测厚法测量螺栓六角头端面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至少包括前处理、装料、调整镀液pH值、镀钛、漂洗、出料几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镀钛之前对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镀钛过程中添加钛粉和活化剂进行镀钛,钛粉+活化剂的添加次数大于等于1次;/n所述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时活化剂为硫酸亚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n镀钛过程中所述活化剂中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氟化氢铵10%~25%、硫酸锌(Zn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至少包括前处理、装料、调整镀液pH值、镀钛、漂洗、出料几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镀钛之前对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镀钛过程中添加钛粉和活化剂进行镀钛,钛粉+活化剂的添加次数大于等于1次;
所述基体表面进行镀锡活化时活化剂为硫酸亚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镀钛过程中所述活化剂中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氟化氢铵10%~25%、硫酸锌(ZnSO4·7H2O)5%~12%、聚乙二醇6%~15%、氨基磺酸镍3%~8%、乳化剂3%~8%、次亚磷酸钠2%~5%、无机强酸0.5%~6%和余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镀锡活化时活化剂的添加量为QSn=(8~15)×S,其中的8~15为经验系数,其中的S为预镀基体表面积,S单位:平方米,QSn的单位: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钢铁制件表面镀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镀锡活化时活化剂的添加方式为粉状直接添加,或者配制成溶液进行添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民赵晓军张俊裴和中何明奕苑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