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再龙专利>正文

一种消烟节能灶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0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固体燃料为能源的消烟节能灶芯是由炉体、炉芯、助燃圈及安装在炉体底部的锥形卸渣装置组成。其关键是卸渣装置的锥形顶体部分是由双层尖顶圆锥体构成,且其上层锥体呈炉栅状,而炉体与炉芯的底部是开放连通的,须通过下层锥体向上闭合才构成完全的一次进风风道。这样,就能使炉芯中的燃料从底部及四周均得到充足的助氧风,使燃烧更均匀、完全,消除烟尘,还可取消原来需单独进行的风道清灰操作,使炉灶能持续保持正常燃烧工况,提高热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炊事、食品加工、制茶业用的大锅炉灶,尤其是一种以固体燃料为能源的消烟节能炉灶灶芯。现有一种多功能高效灶芯(中国专利90209990.6)是由炉体、侧壁四周布满小孔的炉芯及炉体内壁与炉芯外壁之间形成的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炉体与助燃档圈组成的二次进风助燃风道以及装在炉体底部的由一个尖顶圆锥顶体组成的卸渣装置构成。在该灶芯的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的外壁还有一与其切线方向联接的出灰孔。为了使该灶芯能使用多种(固体)燃料及在没有强制风情况下照常使用,在该灶的炉芯上端还设计有一个备用的炉栅。这种多功能高效灶芯具有较大的受热面积,因而有较大的适用范围,而且热效率也较高。但是,由于该种炉灶采用了完全由炉芯芯壁四周进风助燃的侧进风形式,因而出现了炉芯边缘燃烧快而中间慢的现象,致使燃料燃烧不均匀、不充分,容易产生烟尘。另外,该种灶芯虽然在一次风风道的一侧专门设置了一个风道出灰孔,但在实际使用时,大部分司灶人员对风道出灰忽视或遗忘,时间一长就会造成风道堵塞。这不仅影响进风助燃、降低炉灶的热效率,而且炉芯等部件由于得不到流动进风的冷却,长时间处在高温之中,极易造成变形,甚至熔化。还有,该种灶芯在没有强制风及使用(除煤碳以外)其他燃料时,必需在炉芯上端设置一备用的活动炉栅。在炉灶的使用过程中,该炉栅的安放、抽出比较麻烦,还极易丢失。因此,大大影响了该种灶芯的普遍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炉灶灶芯,它能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均匀、完全,而且免除一般需要单独进行的风道出灰操作,就能使风道保持畅通无阻,从而完全避免了炉灶由于风道堵塞而产生的非正常燃烧状态,使炉灶的热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改变一次进风助燃风道及卸渣装置的构成形式,使卸渣装置的锥形顶体部分由双层尖顶圆锥体构成,上层圆锥体较小且其锥面呈炉栅状,其口径与炉芯底部口径相适应,下层锥体较大,其口径能与炉体下部的卸渣口吻合封闭。而炉体与炉芯底部是开放连通的,必须通过卸渣装置的下层锥体向上与炉体卸渣口闭合才能构成完全的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这样,当炉灶在正常燃烧时,助燃风通过由炉体、炉芯及向上闭合的下层锥体构成的一次助燃环形风道,不仅从炉芯侧壁四周的小孔进入燃烧区助氧,还能通过炉栅状的上层锥体的栅缝从炉芯底部进风助燃,使燃料的燃烧能更均匀、完全,减少烟尘的产生。当炉灶需卸灰渣时,则可通过操纵杆使双层圆锥顶体向下开启,炉芯中的灰渣即可从顶体的四周卸出。这时,若一次风风道中有灰渣,则也同时从向下开放的风道中卸出。所以,每次炉灶的卸渣操作,就能同时完成对风道的一次清灰。因此,一次助燃风风道能经常保持畅通无阻,使炉灶能时常维持正常燃烧工况,充分发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同时也使炉芯等部件避免了由于风道堵塞而产生的过热现象,延长炉灶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灶芯总成主视剖面图,并指定为说明书摘要附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3,是图1实施例一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灶芯总成主视剖面图;图5,是图4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6,是图4实施例二的右视图。结合图1、图2、图3,先以实施例一为描述对象。本技术的灶芯总成主要由炉体5、炉芯4、助燃圈2、风管14及锥形出灰(渣)装置构成。炉体5是一个环形体,但底部的开口(出渣口)相对较小,在炉体的外缘还有相隔120°的三个凸出固定支承脚18。叠罩在炉体5中间的炉芯4似一漏斗状,其壁上布满一次风助燃喷射小孔16。炉体5的内壁及炉芯4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了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15的主要部分。但由于炉芯4的下部与炉体5的卸渣口是开放连通的,所以要构成完全的一次风道15必须是在锥形卸渣装置的锥形顶体向上顶合,盖住炉体5卸渣口时才能形成正常状态闭合的一次风道15。在炉芯4的上部外缘还有一呈缺口环形的助燃圈2,该助燃圈内外壁之间的空间是二次助燃风风道3。二次助燃风喷射小孔1处在助燃圈2的上缘周围。锥形卸渣装置是由操纵杆12、穿在操纵杆上的平衡重锤11、连接顶体的顶杆8及双层圆锥顶体构成。该装置通过销轴9与固定在炉体5上的支架10联接。双层圆锥顶体则是由上层圆锥体6及下层锥体7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锥形上下叠加而成。上层锥体6的锥壁呈炉栅状且其口径相对较小与炉芯底部口径相适应;下层锥体7的口径较大,能与炉体5的卸渣口吻合,吻合时与炉体5内壁、炉芯4外壁共同构成完全的一次风道15。上、下层圆锥顶体之间是有空隙的,以便助燃风通过。上层圆锥体6与下层锥体7之间是通过三个支点连接在一起的。图中还有进风口17、风管14及调节进风量的风门13。本技术在具体安装使用时,应将灶芯总成装在炉灶的炉堂内,使助燃圈2的缺口对准灶门,便于司灶人员通过该缺口进行添加燃料等操作。再把炉体5上的三个凸出固定支脚18砌在灶壁内,使整个灶芯能稳定牢固,并在风管14的端口配装功率适宜的鼓风机。这时,炉灶就可使用了,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采用散煤作燃料并引燃进入正常燃烧阶段后,炉灶上的锥形卸渣装置应呈非出渣状态(即其锥形顶体向上封闭炉体卸渣口);鼓风机的强制风经过风门13从风道14中进入闭合的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15;该强制风一方面使炉芯4得到冷却换热,另一方面从炉芯4壁上的一次风助燃喷射小孔16及炉芯底部炉栅状圆锥体6的栅缝中喷出助燃,使燃料的底部及四周均能得到充足的助氧,燃料更均匀、完全;进入一次风道15内的另一部分气流则通过风道之间的连孔22进入二次风道3内,再从助燃圈2上的二次助燃风喷射小孔1中喷出,为燃烧区提供第二次进风助氧,并把在燃烧区内空中飞舞的未燃尽的细粒燃料压下,使其氧化燃尽;这样,即充分利用了燃料,又消除了烟尘;当在没有强制风条件下使用本技术所提出的炉灶时,只需稍稍提起卸渣装置的操纵杆12,使锥形顶体呈半开状,既保持燃料不会从炉芯4中卸出,又使自然风(由烟囱的吸风作用产生)能从炉体5底部的卸渣口进入一次风道、二次风道助氧燃烧,维持炉灶的正常工作。而在出渣时,只要完全提起操纵杆12,使锥形顶体充分打开,则炉芯4下层的灰烬及从一次风喷射孔16中漏进一次风道15内的灰渣均会沿锥形顶体的边缘卸出,无需单独进行风道的清灰操作就能保持风道的畅通无阻。图4、图5、图6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适用于前拉风(即排烟孔设在炉灶门口的上方)的炉灶。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只是在助燃圈2的缺口处增设了一个桥式助氧风道,以弥补助燃圈2缺口处没有二次进风对燃烧带来的一定影响。该桥式助氧风道是二次助燃风风道3的向上延伸,是由延伸臂19、弧形风道20及出风口21构成。设立该桥式助氧风道能使即将进入烟道的未燃尽细小燃料尘粒重新压入高温燃料区,使其氧化燃烬。有利于提高前拉风或炉灶的热效率,节约能源,消除烟尘。本技术还能使用除煤碳以外的其他固体燃料,使用方法与使用煤碳相同,但需适当减弱强制风风量,这可通过调节风门13来达到目的。由于本技术的结构比较合理,炉芯等部件的温升不会很高,所以灶芯总成既可采用普通铸铁浇铸而成,又可利用低碳薄钢板弯折,焊接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以固体燃料为能源,适用于炊事、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固体燃料为能源,适用于炊事、食品加工、制茶行业的消烟节能灶芯,是由炉体(5)、炉芯(4)、助燃圈(2)及安装在炉体底部的以重锤(11)、操纵杆(12)来控制开合状态的锥形卸渣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a、卸渣装置的锥形顶体部分是由双层尖顶圆锥体构成,上层圆锥体(6)较小且其锥面呈炉栅状,口径与炉芯(4)的底部口径相适应,下层锥体(7)较大,使其口径能与炉体(2)下部的卸渣吻合封闭。b、炉体(2)与炉芯(4)的底部是开放连通的,必须通过锥形卸渣装置的下层锥体(7)向上与炉体卸渣口闭合才能构成完全的一次进风助燃环形风道(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再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