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内汽车紧固件的发展,但是,紧固件行业却无法满足汽车行业的生产需求,原材料强度无法满足高强度紧固件的生产需要,热处理企业工艺技术也无法满足高强度紧固件的生产需求,因此,低轻度紧固件市场饱和,而高强度异形紧固件长期以来都是靠进口。为了满足高强度紧固件的生产需求,选用优质材料和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是保证紧固件内在质量的关键。乘用车10.9级、12.9级高强度紧固件常用钢材是SCM435钢,这是因为其碳和钼铬的含量较高,调质处理后具有较强的抗疲劳和抗冲击性能。但在SCM435钢紧固件的实际生产中,经过热处理之后,会出现金相组织铁素体或贝氏体,紧固件表面出现渗碳现象,导致紧固件表层出现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其意在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nS1:将加工成型后的紧固件先通过80-100℃的水进行水浴;/nS2:将紧固件热风烘干;/nS3:将烘干后的紧固件移入加热炉内加热至400-450℃后保温15-20分钟,然后继续升温至550-600℃,保温45-50分钟;/nS4:将紧固件移出加热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20~140℃;/nS5:淬火:将紧固件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包括以下步骤/nS51:升温工序,将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紧固件移入加热炉加热至820-860℃,保温25-30min,且紧固件温度停留在720℃至温度上限之间的时间不少于15min,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
S1:将加工成型后的紧固件先通过80-100℃的水进行水浴;
S2:将紧固件热风烘干;
S3:将烘干后的紧固件移入加热炉内加热至400-450℃后保温15-20分钟,然后继续升温至550-600℃,保温45-50分钟;
S4:将紧固件移出加热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20~140℃;
S5:淬火:将紧固件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51:升温工序,将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紧固件移入加热炉加热至820-860℃,保温25-30min,且紧固件温度停留在720℃至温度上限之间的时间不少于15min,且升温过程升温速率不大于2℃/s;在温度升至650℃时开始向加热炉内通入甲醇,通入量为25-35ml/min;
S52:经过加热后的紧固件进行预冷,使紧固件先降温至760~780℃,再进行水冷,水冷结束后紧固件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
S6:回火处理,经过步骤S5淬火之后的紧固件移入回火炉,将回火炉升温至540-5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涛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禾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