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9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结构以及车辆。所述防护结构(1)设置为一体结构,包括防护板(2)和防护梁(3),其中,所述防护板(2)的两侧分别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4)和动力电池包(5),以使得所述防护板(2)能够遮挡所述动力电池包(5)的插件,所述防护梁(3)横跨所述防护板(2)设置并且安装于所述防护板(2)。所述防护结构设计为一体结构,提高了防护板的防护强度,而且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和动力电池包,以使得所述防护板能够遮挡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插件,避免动力电池包的插件因裸露在外而被路面上的物体直接撞击,保护了动力电池包的插件的使用安全。

Protective structure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防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通过电池的反复充放电为整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包在收到撞击时易燃易爆,危险整车及车在人员的安全,因此,在电动汽车整车布置设计中,动力电池包的防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包的防护方案设计通常采用防护梁和防护板共同形成,其中,防护梁为柱状结构并且直接焊接在前副车架上,防护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安装在动力电池包上,另一侧朝向所述防护梁延伸。但是,上述的防护方案设计中的防护板的防护强度较低,容易被损坏,而且,防护梁距离动力电池包较远,导致防护梁和动力电池包之间的区域处于无保护措施的无防护状态,造成了这部分区域所安装的线束、水管等零部件仍然存在被撞击风险,防护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防护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电池包的防护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设置为一体结构,包括防护板(2)和防护梁(3),其中,所述防护板(2)的两侧分别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4)和动力电池包(5),以使得所述防护板(2)能够遮挡所述动力电池包(5)的插件,所述防护梁(3)横跨所述防护板(2)设置并且安装于所述防护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设置为一体结构,包括防护板(2)和防护梁(3),其中,所述防护板(2)的两侧分别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4)和动力电池包(5),以使得所述防护板(2)能够遮挡所述动力电池包(5)的插件,所述防护梁(3)横跨所述防护板(2)设置并且安装于所述防护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防护板(2)的安装于所述副车架(4)的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防护板(2)的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包(5)的一侧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梁(3)设置为沿所述防护板(2)的边沿延伸并且贴合安装于所述防护板(2)的下表面的U型弯梁,所述U型弯梁设置为开口朝向所述防护板(2)的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包(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梁(3)的横截面设置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结构,所述防护梁(3)的槽顶壁贴合安装于所述防护板(2)的下表面,以使得所述防护梁(3)能够和所述防护板(2)形成中空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边沿设置有环形槽(21),所述防护梁(3)的槽顶壁与所述环形槽(21)的槽顶壁连接,以使得所述防护梁(3)与所述环形槽(21)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1)的槽底壁形成有多个安装孔,以使得所述防护板(2)能够通过紧固件(6)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池包(5);
和/或,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任荣彬刘鹏单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