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2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包括AR玻璃纤维层,所述AR玻璃纤维层的底面设置有岩棉支撑板,所述岩棉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轻质铜铝合金板,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的底面安装有综合板层,所述AR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AR玻璃纤维层孔,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的表面设置有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所述岩棉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所述岩棉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长凸起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且整体强度高,抗拉性能强。

A new type of fiberglass rock wool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
本技术涉及岩棉板
,具体为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
技术介绍
岩棉板(Stonewoolboard)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1981年6月量试成功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岩棉板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初始研制在建筑中是常见的应用类型多用于工业建筑应符合《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类型和基本要求》的规定。但是,现有的岩棉板外表面在涂抹混凝土时,有些混凝土的含碱性过高,对于岩棉板表面会有腐蚀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岩棉板外表面在涂抹混凝土时,有些混凝土的含碱性过高,对于岩棉板表面会有腐蚀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包括AR玻璃纤维层,所述AR玻璃纤维层的底面设置有岩棉支撑板,所述岩棉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轻质铜铝合金板,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的底面安装有综合板层,所述AR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AR玻璃纤维层孔,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的表面设置有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所述岩棉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所述岩棉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长凸起柱,所述短凸起柱贯穿AR玻璃纤维层孔延伸至AR玻璃纤维层的上端面,所述长凸起柱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延伸至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的底面,所述综合板层包括中岩棉板层,所述中岩棉板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布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的底面设置有钢丝编织层,所述钢丝编织层的底面设置有厚岩棉基层。优选的,所述AR玻璃纤维层孔与短凸起柱通过植物胶连接,所述AR玻璃纤维层的底面与岩棉支撑板的上端面通过植物胶连接。优选的,所述短凸起柱、岩棉支撑板和长凸起柱为一体冲压成型。优选的,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与长凸起柱通过植物胶连接,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的上端面与岩棉支撑板的底面通过植物胶连接。优选的,所述厚岩棉基层的底面设置有磨砂面,粗糙度为Rz160。优选的,所述中岩棉板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钢丝编织层和厚岩棉基层之间涂有植物胶,且中岩棉板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钢丝编织层和厚岩棉基层整体通过压合加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岩棉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配合AR玻璃纤维层的AR玻璃纤维层孔通过植物胶固定,通过岩棉支撑板底面长凸起柱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配合植物胶固定,不易因为横向受力使板层偏移,使板层之间固定效果更好;2、本技术通过AR玻璃纤维层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握裹力强,弹性模量、抗冲击、抗拉、抗弯强度极高,可以有效防止表面涂抹的混凝土腐蚀;3、本技术通过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钢丝编织层可以提高板材的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的拆解图;图3为本技术综合板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AR玻璃纤维层;2、短凸起柱;3、岩棉支撑板;4、轻质铜铝合金板;5、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6、综合板层;7、AR玻璃纤维层孔;8、长凸起柱;9、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10、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1、中岩棉板层;12、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3、钢丝编织层;14、厚岩棉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包括AR玻璃纤维层1,AR玻璃纤维层1的底面设置有岩棉支撑板3,岩棉支撑板3的下方安装有轻质铜铝合金板4,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安装有综合板层6,AR玻璃纤维层1的表面设置有AR玻璃纤维层孔7,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表面设置有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岩棉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2,岩棉支撑板3的底面设置有长凸起柱8,短凸起柱2贯穿AR玻璃纤维层孔7延伸至AR玻璃纤维层1的上端面,长凸起柱8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延伸至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不易因为横向受力使板层偏移,使板层之间固定效果更好,综合板层6包括中岩棉板层11,中岩棉板层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的底面设置有钢丝编织层13,钢丝编织层13的底面设置有厚岩棉基层14。进一步,AR玻璃纤维层孔7与短凸起柱2通过植物胶连接,AR玻璃纤维层1的底面与岩棉支撑板3的上端面通过植物胶连接,通过AR玻璃纤维层1,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进一步,短凸起柱2、岩棉支撑板3和长凸起柱8为一体冲压成型。进一步,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与长凸起柱8通过植物胶连接,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上端面与岩棉支撑板3的底面通过植物胶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厚岩棉基层14的底面设置有磨砂面,粗糙度为Rz160,可以方便粘合。进一步,中岩棉板层1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钢丝编织层13和厚岩棉基层14之间涂有植物胶,且中岩棉板层11、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钢丝编织层13和厚岩棉基层14整体通过压合加固,通过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和钢丝编织层13可以提高板材的整体强度。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外墙表面打磨后涂抹胶水,将装置贴合,通过厚岩棉基层14的底面粗糙度Rz160可以方便粘合,通过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和钢丝编织层13可以提高板材的整体强度,通过岩棉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2配合AR玻璃纤维层1的AR玻璃纤维层孔7通过植物胶固定,通过岩棉支撑板3底面长凸起柱8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配合植物胶固定,不易因为横向受力使板层偏移,使板层之间固定效果更好,通过AR玻璃纤维层1特点是耐碱性好,能有效抵抗水泥中高碱物质的侵蚀,握裹力强,弹性模量、抗冲击、抗拉、抗弯强度极高,可以有效防止表面涂抹的混凝土腐蚀,整体强度高,表面耐混凝土的碱性,使用效果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包括AR玻璃纤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AR玻璃纤维层(1)的底面设置有岩棉支撑板(3),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下方安装有轻质铜铝合金板(4),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安装有综合板层(6),所述AR玻璃纤维层(1)的表面设置有AR玻璃纤维层孔(7),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表面设置有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2),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底面设置有长凸起柱(8),所述短凸起柱(2)贯穿AR玻璃纤维层孔(7)延伸至AR玻璃纤维层(1)的上端面,所述长凸起柱(8)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延伸至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所述综合板层(6)包括中岩棉板层(11),所述中岩棉板层(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的底面设置有钢丝编织层(13),所述钢丝编织层(13)的底面设置有厚岩棉基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玻璃纤维岩棉板,包括AR玻璃纤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AR玻璃纤维层(1)的底面设置有岩棉支撑板(3),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下方安装有轻质铜铝合金板(4),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安装有综合板层(6),所述AR玻璃纤维层(1)的表面设置有AR玻璃纤维层孔(7),所述轻质铜铝合金板(4)的表面设置有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所述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短凸起柱(2),所述岩棉支撑板(3)的底面设置有长凸起柱(8),所述短凸起柱(2)贯穿AR玻璃纤维层孔(7)延伸至AR玻璃纤维层(1)的上端面,所述长凸起柱(8)贯穿轻质铜铝合金板定位孔(9)和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定位孔(10)延伸至第一高强度玻璃纤维层(5)的底面,所述综合板层(6)包括中岩棉板层(11),所述中岩棉板层(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布层(12)的底面设置有钢丝编织层(13),所述钢丝编织层(13)的底面设置有厚岩棉基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春竹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康美达新型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