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368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属于风电叶片生产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车架发生侧翻的安全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包括至少两防侧翻滚轮,所述防侧翻滚轮设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架下方,所述车架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防侧翻滚轮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防侧翻滚轮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的在线铺设。

A safety structure for wind turbine blade la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大梁模具延伸方向的轨道呈弧形,车架在弧形导轨上行走时由于惯性等因素,很难控制车架的行走速度,在外界不利因素例如弧形导轨上有异物等作用下,车架容易发生侧翻,且卷材在大梁模具上在线铺设时,是一个人机协作共同完成的过程,如果车架发生侧翻,不仅会导致卷材铺设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会对工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具有能够防止车架发生侧翻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包括至少两防侧翻滚轮,所述防侧翻滚轮设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架下方,所述车架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防侧翻滚轮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防侧翻滚轮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安装有驱动部和传动部,所述车架的四个角点处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弧形导轨上的齿条配合,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与弧形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齿轮。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行走滚轮,所述行走滚轮沿弧形导轨运动。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滚轮两侧设有限位滚轮,所述车架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限位滚轮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滚轮的轴线竖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滚轮靠近弧形导轨的切线与弧形导轨之间的间距为1-3厘米。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位于传动部的一侧罩设有保护罩壳,所述保护罩壳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腰型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安装有行程开关,弧形导轨上安装有与行程开关的滚轮配合的限位柱。进一步的,所述车架沿自身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感应面朝向所述车架的移动方向。进一步的,弧形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侧翻滚轮的设置,能够对车架进行上下限位,防止车架在弧形导轨上运动时,因惯性等外部原因发生侧翻的情况。另外,防侧翻滚轮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的设计,在防侧翻滚轮与弧形导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防侧翻滚轮在上下限位的同时不会完全限死小车上下方向的位置,保证了小车平稳运行,从而提高卷材铺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防侧翻滚轮与车架的连接关系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防侧翻滚轮与车架的连接关系正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车架、驱动部以及传动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用于体现限位滚轮与第二安装部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保护罩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车架的使用情况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用于体现限位块、缓冲块以及弧形导轨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8是图6中C处用于体现红外传感器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中,1、防侧翻滚轮;2、车架;21、驱动部;22、传动部;23、齿轮;24、行走滚轮;25、红外传感器;26、制动器;3、第一安装部;31、行程开关;4、限位滚轮;5、第二安装部;6、保护罩壳;7、弧形导轨;71、限位柱;72、限位块;721、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至少两防侧翻滚轮1,防侧翻滚轮1设于车架2的两侧且位于车架2下方,车架2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一安装部3,防侧翻滚轮1与第一安装部3转动连接,防侧翻滚轮1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7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本实施例中防侧翻滚轮1设有4个,位于车架2的四个角点下方,防侧翻滚轮1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聚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不易被氧化,因上述材料的自身特性,防侧翻滚轮1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防侧翻滚轮1的设置,能够对车架2进行上下限位,防止车架2在弧形导轨7上运动时,因惯性等外部原因发生侧翻的情况。另外,防侧翻滚轮1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7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的设计,在防侧翻滚轮1与弧形导轨7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防侧翻滚轮1在上下限位的同时不会完全限死小车上下方向的位置,保证了小车平稳运行,从而提高卷材铺设效果。如图2所示,车架2上安装有驱动部21和传动部22,车架2的四个角点处转动连接有齿轮23,齿轮23与弧形导轨7上的齿条配合,齿条的延伸方向与弧形导轨7的延伸方向一致,传动部22将驱动部21的动力传递至齿轮23。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1为伺服电机,传动部22为带传动结构,伺服电机安装于车架2上,其输出轴与带传动结构中的带轮同轴固定连接,并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给与另一带轮同轴固定连接的齿轮23,齿轮23在齿条上啮合行走,实现卷材在线铺设;可以通过设置两组带传动结构来实现两个齿轮23的同步运动。其中,齿轮23的齿数及模数、行走滚轮24直径、齿条厚度等都需进行计算,保证齿轮23与齿条的中心距,防止发生跳齿或跟切现象。如图2所示,齿轮23同轴固定连接有行走滚轮24,行走滚轮24沿弧形导轨7运动。行走滚轮24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整个车架2的重量,降低齿轮23对于齿条的压力,减少齿轮23和齿条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延长齿轮23和齿条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行走滚轮24对整个装置起定位作用,保证车架2的前进路线。如图3所示,行走滚轮24两侧设有限位滚轮4,车架2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二安装部5,限位滚轮4与第二安装部5转动连接,限位滚轮4的轴线竖直设置。限位滚轮4靠近弧形导轨7的切线与弧形导轨7之间的间距为1-3厘米。如图1和图4所示,车架位于传动部22的一侧罩设有保护罩壳6,保护罩壳6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腰型孔。保护罩壳6防止有人误触运行中的皮带和带轮而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可避免异物掉入传动部22而使设备受损的情况。腰型孔能够调节保护罩壳6的安装位置,保证完全罩住传动部22且不与车架2运行发生干涉。如图6和图7所示,弧形导轨7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72,限位块72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块721。限位块72能够对车架2进行硬限位,硬限位挡块可阻止小车掉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缓冲块721可以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螺母与限位块72进行固定,具体的,缓冲块721上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当螺栓锁紧时,螺栓的头部不会漏出安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防侧翻滚轮(1),所述防侧翻滚轮(1)设于车架(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架(2)下方,所述车架(2)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一安装部(3),所述防侧翻滚轮(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转动连接,所述防侧翻滚轮(1)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7)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防侧翻滚轮(1),所述防侧翻滚轮(1)设于车架(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架(2)下方,所述车架(2)的支腿下端设有第一安装部(3),所述防侧翻滚轮(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转动连接,所述防侧翻滚轮(1)的上切线与弧形导轨(7)的底面间距为1-3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上安装有驱动部(21)和传动部(22),所述车架(2)的四个角点处转动连接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与弧形导轨(7)上的齿条配合,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与弧形导轨(7)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传动部(22)将所述驱动部(21)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齿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铺设系统用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同轴固定连接有行走滚轮(24),所述行走滚轮(24)沿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季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