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熔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59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熔融装置,解决了塑料制品制作过程中不能根据塑胶颗粒的熔化情况进行熔融处理等技术问题,包括支架、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放置在支架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侧设有加热棒,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电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和电机固接并贯穿支架和壳体顶部伸入壳体内的支撑棒,所述支撑棒上由高到低固设有均布筛选孔的搅拌片,所述位于高处的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大于位于下端的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所述加热棒通过电源插头与外界电源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搅拌组件上增加筛选孔,对不同熔融程度的塑料颗粒进行熔融处理。

A plastic mel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熔融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熔融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塑料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的塑料制品的形状不同,所需成型模具形状等也不相同,挤出模具属于成型模具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出料方式是通过挤出这个动作来实现。在铝异型结构广泛应用,也用在塑胶件中,在挤出机前端,用于做管材,或异型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挤出模具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把打气筒的底板上抠上一个拐尺形的空洞,把出气口堵死,抽出活塞,筒内装上黄泥,插上活塞悬空“打气”,就可以得到一根挤出的“三角铁”,这个比喻中打气筒就是挤出模具,实际上挤出模具与这个差不多,强度高,用粉末冶金的硬质合金做“底板”,用液压机“打气”,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在对塑料制品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固体颗粒状的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其达到该塑料原材料的熔融点,从而使其融化为液态化合物,方便后期将塑料塑造为用户所需的形状,熔融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升温辅以搅拌以便塑料小颗粒达到熔融状态,熔融过程中存在不能根据固体塑料颗粒熔融状态来进行加热处理,容易致使加热太过影响塑料制品品质或加热不足难以熔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熔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塑料制品制作过程中不能根据塑胶颗粒的熔化情况进行熔融处理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熔融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熔融装置,包括支架、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放置在支架上,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还开设有带有开关阀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侧均匀分布有加热棒,所述入料口外固接有料斗,所述料斗通过入料口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料斗与入料口连接处设有用于开关入料口的插片,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电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和电机固接并贯穿支架和壳体顶部伸入壳体内的支撑棒,所述支撑棒上由高到低固设有搅拌片,所述搅拌片上均布筛选孔的搅拌片,所述位于高处的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大于位于下端的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所述加热棒通过电源插头与外界电源接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均布有隔热的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均布在它们之间的弹簧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搅拌片的倾斜角为1°至8°。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内侧低于每片搅拌片3cm-7cm处均设有一圈环形接收槽,所述环形槽上均布有与该层搅拌片上的筛选孔直径相同的通孔。本技术工作时:首先向料斗中加入用于制作橡胶制品的塑胶原料,抽出用于关闭入料口的插片,通过调节插片抽出的位置来调节入料口打开的宽度,塑胶原料经过料斗穿过入料口进入壳体内部,进入壳体内部的塑胶原料首先落入处于最高位置的搅拌片上,插上电源插头使得加热棒开始工作,加热棒升温导致内壳体的温度相应的升高,开启电机,转动的电机带动与它输出轴固接的支撑棒转动,转动的支撑棒带动固设在其上的搅拌片开始转动,位于最顶层搅拌片上的塑胶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向内壳体靠拢,温度升高的内壳体不断加热塑料原料,达到塑胶原料的熔点,致使塑胶原料不断熔化,直至其粒径小于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塑胶原料掉落至下一层搅拌片上,直至塑胶原料熔融成为液体,此时开启位于壳体下端的出料口,将熔融好的塑胶放出使用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首先向料斗中加入用于制作橡胶制品的塑胶原料,抽出用于关闭入料口的插片,通过调节插片抽出的位置来调节入料口打开的宽度,塑胶原料经过料斗穿过入料口进入壳体内部,进入壳体内部的塑胶原料首先落入处于最高位置的搅拌片上,插上电源插头使得加热棒开始工作,加热棒升温导致内壳体的温度相应的升高,开启电机,转动的电机带动与它输出轴固接的支撑棒转动,转动的支撑棒带动固设在其上的搅拌片开始转动,位于最顶层搅拌片上的塑胶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向内壳体靠拢,温度升高的内壳体不断加热塑料原料,达到塑胶原料的熔点,致使塑胶原料不断熔化,直至其粒径小于搅拌片上筛选孔的直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塑胶原料掉落至下一层搅拌片上,直至塑胶原料熔融成为液体,此时开启位于壳体下端的出料口,将熔融好的塑胶放出使用即可。2、本技术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均布有隔热的橡胶层,通过在外壳体内侧均布具有隔热功能的橡胶层,可有效防止由于加热棒加热产生的热量扩散至外壳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可有效避免热量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成本。3、本技术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均布在它们之间的弹簧连接为一体,通过弹簧将外壳体和内壳体连接为一体,可有效缓解由于搅拌组件转动给壳体带来的冲击,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小冲击带来的噪音,优化工人工作的环境。4、本技术所述搅拌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搅拌片的倾斜角为1°至8°,通过将搅拌片设置得与水平面有一定倾斜向下的夹角,当电机输出轴带动支撑棒转动,转动的支撑棒带动搅拌片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有效保证掉落到搅拌片上的塑胶原料向均布加热棒的内壳体靠拢,提高塑胶原料熔融的效率。5、本技术所述内壳体内侧低于每片搅拌片3cm-7cm处均设有一圈环形接收槽,所述环形槽上均布有与该层搅拌片上的筛选孔直径相同的通孔,通过在内壳体内侧设置一圈环形槽,可有效接收从搅拌片上掉落的塑胶原料,并将其加热熔融,经加热熔融后的塑胶原料通过环形槽上的通过通过掉落至下一层搅拌片与环形槽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塑料熔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壳体环形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2-外壳体,3-橡胶层,4-弹簧,5-加热棒,6-内壳体,7-环形槽,8-通孔,9-电机,10-支撑棒,11-搅拌片,12-筛选孔,13-料斗,14-插片,15-出料口,16-开关阀,17-电源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熔融装置,包括支架(1)、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放置在支架(1)上,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还开设有带有开关阀(16)的出料口(15),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6)和外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6)外侧均匀分布有加热棒(5),所述入料口外固接有料斗(13),所述料斗(13)通过入料口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料斗(13)与入料口连接处设有用于开关入料口的插片(14),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电机(9),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和电机(9)固接并贯穿支架(1)和壳体顶部伸入壳体内的支撑棒(10),所述支撑棒(10)上由高到低固设有搅拌片(11),所述搅拌片(11)上均布筛选孔(12)的搅拌片(11),所述位于高处的搅拌片(11)上筛选孔(12)的直径大于位于下端的搅拌片(11)上筛选孔(12)的直径,所述加热棒(5)通过电源插头(17)与外界电源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熔融装置,包括支架(1)、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壳体放置在支架(1)上,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还开设有带有开关阀(16)的出料口(15),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6)和外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6)外侧均匀分布有加热棒(5),所述入料口外固接有料斗(13),所述料斗(13)通过入料口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料斗(13)与入料口连接处设有用于开关入料口的插片(14),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电机(9),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和电机(9)固接并贯穿支架(1)和壳体顶部伸入壳体内的支撑棒(10),所述支撑棒(10)上由高到低固设有搅拌片(11),所述搅拌片(11)上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永乐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