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书义专利>正文

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30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食服务行业,集体单位食堂使用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它是将主体炉(25)和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18)使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形成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又利用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成烟气余热吸收系统,由此将水经多次循环预热成高温水后产生蒸汽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炊事余热就可完成蒸汽和开水的连续供应,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热效率达80%左右,且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饮食服务行业,集体食堂等单位使用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现有炊事炉灶与锅炉均分离使用,耗能大,功能单一,且损耗大量余热,浪费大量能源。为克服上述存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余热,提高热效率,提高场地利用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促进炊事炉灶多功能化,可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本技术将主体炉(25)和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18)使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形成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又利用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成烟气余热吸收系统,由此将水经多次循环预热成高温水后产生蒸汽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现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将主体炉(25)(常压锅炉)与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18)将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由于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主体炉中部设置的多层余热吸收管(7)和燃烧室(1)上部设置的受热横水管(3)相通,而炊事炉膛(26)的容水夹套(22)与圆锥台形燃烧室(20)上部锅(13)四周设置的防溶化环形对流水圈(10)相通,由此形成一个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烟气余热吸收系统。炊事时,由进水管(16)进水,加满水即可使燃烧室(20)燃烧,火焰直接加热锅(13),然后回转进入回火圈(12),与此同时一部分余热通过防溶化环形对流水圈(10)上四周均匀设置的4-6个火孔圈(11)进入预热环形火道(15),使炊事炉膛外壁受热,同时使防溶环形对流水圈和容水夹套(9)、(22)内装水受热,剩余烟气余热自然抽入主体炉,使横水管(3)和多层余热吸收管(7)吸收受热,再次加热循环水,由于水在水压和落差错位水管(18)产生的静压热对流作用下,在炊事炉膛内循环受热,预热成高温水进入主体炉内,再次受热后在蒸汽室(6)内产生蒸汽,由排放口(5)输出,开水由排放口(8)放出。烟由烟囱(4)排出,炊事炉膛可根据需要串接2-4个,为节约能源,炊事时可关闭主体炉炉门(2)和清灰门,停烧主体炉,炊事完毕关闭炉门(19),由于灶台(27)四周装有保温层(14)和主体炉设置的80-150mm薄层容水夹套(9),水可保温12小时左右,同时产生最大蒸汽量,炊事1小时,只利用余热即可产生蒸汽90——500公斤(1-5吨开水)。废水和水垢由排污孔(17)排出。炊事炉膛(26)用钢材制做。图中(21)、(24)为炉排。本技术利用炊事余热,就可完成蒸汽和开水的连续供应,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热效率达80%左右,且占地面积小。权利要求1.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包括由燃烧室(1)、炉门(2)、受热横水管(3)、烟囱(4)、余热吸收管(7)构成的主体炉(25)和由燃烧室(20)、炉门(19)、回火圈(12)构成的炊事炉膛(26),其特征在于主体炉(25)与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18)使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形成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成烟气余热吸收系统。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其特征在于主体炉(25)的容水夹套(9)为薄层容水夹套、其厚度为80~150mm。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其特征在于炊事炉膛(26)的燃烧室(20)为圆锥台形结构,其上部锅(13)四周设置的防溶化环形对流水圈(10)与容水夹套(22)相通。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其特征在于防溶化环形对流水圈(10)四周均匀设置4-6个火孔圈(1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其特征在于灶台(27)四周装有一层保温层(14)。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饮食服务行业,集体单位食堂使用的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它是将主体炉(25)和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8)使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形成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又利用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成烟气余热吸收系统,由此将水经多次循环预热成高温水后产生蒸汽输出。本技术利用炊事余热就可完成蒸汽和开水的连续供应,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热效率达80%左右,且占地面积小。文档编号F24B9/00GK2127469SQ92227889公开日1993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罗书义 申请人:罗书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快速节能水暖炊事炉灶,包括由燃烧室(1)、炉门(2)、受热横水管(3)、烟囱(4)、余热吸收管(7)构成的主体炉(25)和由燃烧室(20)、炉门(19)、回火圈(12)构成的炊事炉膛(26),其特征在于:主体炉(25)与炊事炉膛(26)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灶台(27)内,通过两根落差错位水管(18)使主体炉的容水夹套(9)与炊事炉膛的容水夹套(22)联通形成水循环余热吸收系统,同时炊事炉膛外层设置的环形预热火道(15)与主体炉开设的烟气余热入口(23)联通形成烟气余热吸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书义
申请(专利权)人:罗书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