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线材修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06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材的加工或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线材修复机,从放线机构输出的线材经过放线摆轮、放线张力臂、伺服阻尼轮、从动阻尼塔轮,线材在伺服阻尼轮和从动阻尼塔轮重复缠绕多圈之后从伺服阻尼轮输出给校直器,线材继续经过过捻器、外观质量调整器、被动牵引轮以及主动牵引轮,在被动牵引过线轮与主动牵引过线轮之间往返绕线,多次绕线之后,线材继续经过给门模断丝检测器、残扭检测器、收线弹簧张力臂、比线滚筒、排线器,最终收卷在收线机构上;该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瑕疵线材利用率低,现有的修复机线材和传动轮之间磨损较大,线材传递过程没有缓冲,存在拉断的风险等的问题。

Multifunctional wire repai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线材修复机
本技术涉及线材的加工或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线材修复机。
技术介绍
在线材生产应用领域中,生产线材的厂家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数量的超出性能指标的帘线,此种帘线的数量各个厂家均不相同,均值约占4%左右,而其中相当数量的线材均作为废品处理掉。而线材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有稍许损坏,替换下来的线材也直接当废品处理;目前,成品线材的价格约20000元/吨,而废品线材的价格只有2000元/吨。如果能将废弃的帘线进行修复,把废品中的部分帘线修复为合格帘线,将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的修正器仅能够对线材残扭超标、平直度超标、弧高超标等缺陷单独进行修复,修复的成本较高,集成效果较低,针对不同结构的线材,比如带外绕和不带外绕的线材针对性不强,修复效果差,本专利是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5979U,名称为线材修正机的专利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上述专利虽然也能实现对线材进行残扭超标、平直度超标、波浪超标、弹性超标等进行调整和修正,但是实践发现,在线材修复过程中,由于放线和收线过程是在工字轮上左右往复放线的,线材与放线张力臂以及收线张力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线材修复机,包括放线机构、放线张力臂(3)、校直器、外观质量调整器(11)、被动牵引轮(12)、主动牵引轮(13)、过捻器(14)、残扭检测器(15)、门模断丝检测器(16)以及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线摆轮(4)、从动阻尼塔轮(5)、伺服阻尼轮(7)、收线弹簧张力臂(17)、比线滚筒(18)以及排线器(19);从放线机构输出的线材经过放线摆轮(4)、放线张力臂(3)、伺服阻尼轮(7)、从动阻尼塔轮(5),线材在伺服阻尼轮(7)和从动阻尼塔轮(5)重复缠绕多圈之后从伺服阻尼轮(7)输出给校直器,线材继续经过过捻器(14)、外观质量调整器(11)、被动牵引轮(12)以及主动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线材修复机,包括放线机构、放线张力臂(3)、校直器、外观质量调整器(11)、被动牵引轮(12)、主动牵引轮(13)、过捻器(14)、残扭检测器(15)、门模断丝检测器(16)以及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线摆轮(4)、从动阻尼塔轮(5)、伺服阻尼轮(7)、收线弹簧张力臂(17)、比线滚筒(18)以及排线器(19);从放线机构输出的线材经过放线摆轮(4)、放线张力臂(3)、伺服阻尼轮(7)、从动阻尼塔轮(5),线材在伺服阻尼轮(7)和从动阻尼塔轮(5)重复缠绕多圈之后从伺服阻尼轮(7)输出给校直器,线材继续经过过捻器(14)、外观质量调整器(11)、被动牵引轮(12)以及主动牵引轮(13),在被动牵引过线轮与主动牵引过线轮之间往返绕线,多次绕线之后,线材继续经过给门模断丝检测器(16)、残扭检测器(15)、收线弹簧张力臂(17)、比线滚筒(18)、排线器(19),最终收卷在收线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线材修复机,其特征在于,校直器为立式校直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高自控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