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02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轴套,且轴套与机箱螺栓连接,且轴套的顶部设有转盘,且转盘呈“圆形”,且转盘的下方设有顶珠。该清模机排屑机构,通过刮盘和转盘之间的配合,在电机和减速器的作用下,刮盘能够将转盘周围的铁削推至出屑口处,进而减少了机箱上的铁屑堆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克服传统清模机铁屑堆积过多,不能及时清理的缺点,克服了现有的清模机依靠人工使用高压气枪进行手动清理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清模机排屑机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机床操作员人工清理铁屑存在的安全隐患,适合推广使用。

A chip removal mechanism of mould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清洁装置
,具体为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
技术介绍
3W-26S清模机在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过多铁屑,对于这些铁屑的清理,目前仍旧采用传统方法,即让铁屑不断堆积至钣金上,直到堆积过多铁屑自行下落至机床内部卷屑机,排出机床外部,在此期间,钣金堆积过多铁屑,机床操作员在清理铁屑时,采用高压气枪吹,使得铁屑四处乱飞,既造成地面、机床的污染又具安全隐患,铁屑容易飞入操作员的眼睛;因此,这样铁屑堆积会严重影响机床内部的钣金使用寿命,同时会影响到生产安全,而钣金频繁损坏更是很大的浪费,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轴套,且轴套与机箱螺栓连接,且轴套的顶部设有转盘,且转盘呈“圆形”,且转盘的下方设有顶珠,且顶珠为多个,且顶珠与机箱螺栓连接,且转盘的顶部设有支杆,且支杆为多个,且支杆与转盘螺栓连接,且支杆的顶端设有托盘,且托盘与支杆螺栓连接,且转盘的外部套设有刮盘,且刮盘与转盘螺栓连接,且刮盘呈“环形”,所述轴套的内部设有转轴,且转轴与轴套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底端设有减速器,且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转轴螺栓连接,且转轴与转盘螺栓连接,且减速器与轴套螺栓连接,且减速器的右侧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且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机箱的顶部四角设有出屑口,且出屑口与机箱为一体设置,且出屑口的内部设有收集袋,且四个所述收集袋与机箱通过箍圈止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部设有固定角码,且固定角码与机箱螺栓连接,且固定角码用于固定机箱,将机箱固定在地面上。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部四角均设有脚轮,且脚轮用于移动或者搬运机箱。优选的,所述机箱的顶部设有铁屑槽,且铁屑槽与机箱螺栓连接,且铁屑槽用于防止铁屑掉落在机箱的四周,导致环境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清模机排屑机构,通过刮盘和转盘之间的配合,在电机和减速器的作用下,刮盘能够将转盘周围的铁削推至出屑口处,进而减少了机箱上的铁屑堆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克服传统清模机铁屑堆积过多,不能及时清理的缺点,克服了现有的清模机依靠人工使用高压气枪进行手动清理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清模机排屑机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机床操作员人工清理铁屑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让现有的清模机排屑机构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钣金的使用寿命,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清模机排屑机构的资源浪费,为企业创造了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图3为图2的B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透视图。图中:1、机箱,2、固定角码,3、脚轮,4、轴套,5、减速器,6、转轴,7、电机,8、铁屑槽,9、顶珠,10、转盘,11、支杆,12、托盘,13、刮盘,14、出屑口,15、收集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包括机箱1,机箱1为金属材质,机箱1的底部设有箱门,能够开启和关闭,用于放置收集袋15,并对收集袋15进行清倒,机箱1的顶部设有铁屑槽8,铁屑槽8为金属材质,呈“方形”,且铁屑槽8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铁屑槽8用于防止铁屑掉落在机箱1的四周,导致环境污染,机箱1的底部四角均设有脚轮3,脚轮3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脚轮3用于移动或者搬运机箱1,机箱1的底部设有固定角码2,固定角码2为金属材质,且固定角码2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固定角码2用于固定机箱1,将机箱1固定在地面上,机箱1的顶部四角设有出屑口14,且出屑口14与机箱1为一体设置,且出屑口14的内部设有收集袋15,且四个收集袋15与机箱1通过箍圈止口连接,机箱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轴套4,且轴套4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轴套4的顶部设有转盘10,且转盘10呈“圆形”,且转盘10的下方设有顶珠9,且顶珠9为二十四个,顶珠9用于支撑转盘10,并且辅助转盘10转动,且顶珠9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顶部设有支杆11,且支杆11为二十四个,且支杆11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支杆11的顶端设有托盘12,托盘12为金属材质,数量为八个,且托盘12与支杆1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外部套设有刮盘13,刮盘13为金属材质,刮盘13的坡度大于5°,有利于铁屑的滑落,且刮盘13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刮盘13呈“环形”,轴套4的内部设有转轴6,转轴6用于带动转盘10转动,且转轴6与轴套4转动连接,且转轴6的底端设有减速器5,减速器5的型号为DJ01,用于降低电机7的转速,提高刮盘13的清理效率,避免铁屑飞溅,且减速器5的输出端与转轴6螺栓连接,且转轴6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与轴套4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的右侧设有电机7,电机7为伺服电机,型号为SF-09L,体积小,能耗低,用于为转盘10提供动力,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相连,且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该清模机排屑机构由机箱1、固定角码2、脚轮3、轴套4、减速器5、转轴6、电机7、铁屑槽8、顶珠9、转盘10、支杆11、托盘12和刮盘13等零部件组成,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使用时,3W-26S清模机对托盘12上的铸件进行清理,使铸件上的毛刺和铁屑落在转盘10上,待3W-26S清模机完成清模工作后,启动机箱1的电源,电机7通电工作,电机7带动与之相连的减速器5转动,减速器5为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5的输出端连接转轴6,使转轴6在轴套4内转动,转轴6与转盘10相连,转轴6带动转盘10旋转,转盘10上的刮盘13能够将转盘10周围的铁屑推至铁屑槽8上的出屑口14,铁屑经过出屑口14进入收集袋15中,完成该清模机排屑机构的排屑工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收集袋15与机箱1的顶部采用止口连接,收集袋15的顶口处通过箍圈与机箱1的顶部连接固定,箍圈的边缘与机箱1的顶部保持水平,不会阻挡铁屑进入收集袋15中,附图说明中没有给去详尽图纸,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完整,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轴套(4),且轴套(4)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轴套(4)的顶部设有转盘(10),且转盘(10)呈“圆形”,且转盘(10)的下方设有顶珠(9),且顶珠(9)为多个,且顶珠(9)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顶部设有支杆(11),且支杆(11)为多个,且支杆(11)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支杆(11)的顶端设有托盘(12),且托盘(12)与支杆(1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外部套设有刮盘(13),且刮盘(13)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刮盘(13)呈“环形”,所述轴套(4)的内部设有转轴(6),且转轴(6)与轴套(4)转动连接,且转轴(6)的底端设有减速器(5),且减速器(5)的输出端与转轴(6)螺栓连接,且转轴(6)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与轴套(4)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的右侧设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相连,且电机(7)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模机排屑机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轴套(4),且轴套(4)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轴套(4)的顶部设有转盘(10),且转盘(10)呈“圆形”,且转盘(10)的下方设有顶珠(9),且顶珠(9)为多个,且顶珠(9)与机箱(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顶部设有支杆(11),且支杆(11)为多个,且支杆(11)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支杆(11)的顶端设有托盘(12),且托盘(12)与支杆(11)螺栓连接,且转盘(10)的外部套设有刮盘(13),且刮盘(13)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刮盘(13)呈“环形”,所述轴套(4)的内部设有转轴(6),且转轴(6)与轴套(4)转动连接,且转轴(6)的底端设有减速器(5),且减速器(5)的输出端与转轴(6)螺栓连接,且转轴(6)与转盘(10)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与轴套(4)螺栓连接,且减速器(5)的右侧设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相连,且电机(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绪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六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