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8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疏导纤维和支撑内胆,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碳纤维的高强度和自润滑性将絮凝沉淀后的含砷废液进行过滤,将沉淀进行拦截,从而无需在沉淀池中对废液进行长时间的静置沉淀;将本发明专利技术3个组合之后可将废液中的沉淀拦截95%,使用后将滤网超声处理即可将沉淀分离,实现重复使用。

A carbon fiber composite fiber filter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
技术介绍
含砷碳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两段焙烧制酸+酸浸除杂+氰化提金工艺,焙烧过程中产生三氧化二砷、二氧化硫等混合烟气,通过电除尘、湿法骤冷脱砷、酸洗净化产出酸性含砷废液,净化后的二氧化硫烟气通过二次转化二次吸收流程生产硫酸产品。酸性含砷废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石灰中和法、石灰+铁盐中和法、高效硫化净化法、微生物氧化降解法等,石灰沉淀法的主要原理:向废水中投加砷摩尔量4-10倍的石灰,将废水pH调至12以上,使废水中的As3+、As5+与添加的钙形成难溶性的砷酸钙、亚砷酸钙等沉淀,从而有效降低水中的砷含量,最后通过加酸等方法调节废水pH,使废水达到排放或后续处理要求;硫化物沉淀法主要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利用不同价态的Asm+可与S2-形成不溶性沉淀As2Sm;钙-铁盐联合除砷法主要原理:将废水预氧化后,加入铁盐,调节pH,加入钙沉淀剂,形成钙砷渣。硫化物沉淀法和钙-铁盐联合除砷法得到的含砷固废易溶出,露天堆存存在隐患。传统的铁盐沉淀法产生的废渣能稳定保存,但存在沉淀速度慢,废渣粘性大等缺点。因此如何减少含砷铁渣的量,提高砷的脱除率,是处理含砷废水问题的关键。无论是哪一种处理方法,均存在生产处理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的问题。专利CN106517577A一种酸性含砷废水的处理工艺,该方法采用氯酸盐或/和高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将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先后加入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脱砷。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氧化剂,并且采用多级氧化处理、絮凝,依然增加流程的复杂性,造成生产成本高,对处理后的废水采用外排的方式处理,没有实现减排与循环利用的目标通常在脱砷之前需先将含有絮凝沉淀的废液在沉淀池中进行长时间的静置,待沉淀聚集在池底后再将上清液和沉淀初步分离。这种对废液进行预处理的方式一是占地面积大,费时,二是不易操作,不易把控上清液和沉淀的具体区域的选择,会导致上清液中存在沉淀或者沉淀中含水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含砷废液絮凝沉淀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疏导纤维和支撑内胆,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碳纤维的高强度和自润滑性将絮凝沉淀后的含砷废液进行过滤,将沉淀进行拦截,从而无需在沉淀池中对废液进行长时间的静置沉淀;将本专利技术3个组合之后可将废液中的沉淀拦截95%,使用后将滤网超声处理即可将沉淀分离,实现重复使用。进一步,所述拦截纤维布由碳纤维和尼龙纤维混合纤维编织而成的多孔布,孔径为1-1.5mm,碳纤维为T700或T800,尼龙纤维为PA6或PA66,二者质量比为(2-5):1。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自润滑性,尼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二者混合后编织成布,既能够将沉淀拦截还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压,过滤时沉淀进入纤维布中,在碳纤维的润滑作用下进入疏导层。进一步,所述疏导纤维为玻璃纤维,从所述滤网顶点垂直于边缘排布。玻璃纤维从顶点垂直于边缘的排布方式更有利于沉淀向滤网边缘富集。进一步,所述支撑内胆为多孔钢板,其边缘设有环状卡扣,所述拦截纤维布和疏导纤维可活动地装入所述环状卡扣中,所述环状卡扣与所述疏导纤维对应处设有存储环。在内胆边缘设置环状卡扣可使拦截纤维布和疏导纤维固定牢固,拦截饱和后将拦截纤维布和疏导纤维拆下即可进行沉淀的回收。在疏导纤维对应的位置设置存储环,可将沉淀临时存储,增加过滤负载量。最后,本专利技术拦截纤维布厚度为3-5cm,疏导纤维厚度为5-10cm。适当的厚度一是能够使纤维方便穿过,二是防止厚度过低导致沉淀从内胆泄露,厚度过大又无法富集而堵塞拦截纤维布。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各部分分别为:1、拦截纤维布,2、疏导纤维,3、支撑内胆,4、环状卡扣,5、存储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1、疏导纤维2和支撑内胆3,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其中,拦截纤维布1由T800碳纤维和PA6尼龙纤维按质量比2:1混合纤维编织而成的多孔布,孔径为1.5mm,拦截纤维布1厚度为3cm;疏导纤维2为玻璃纤维,从滤网顶点垂直于边缘排布,疏导纤维2厚度为10cm;支撑内胆3为多孔钢板,其边缘设有环状卡扣4,拦截纤维布1和疏导纤维2可活动地装入环状卡扣4中。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1、疏导纤维2和支撑内胆3,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其中,拦截纤维布1由T700碳纤维和PA66尼龙纤维按质量比5:1混合纤维编织而成的多孔布,孔径为1mm,拦截纤维布1厚度为5cm;疏导纤维2为玻璃纤维,从滤网顶点垂直于边缘排布,疏导纤维2厚度为5cm;支撑内胆3为多孔钢板,其边缘设有环状卡扣4,拦截纤维布1和疏导纤维2可活动地装入环状卡扣4中,环状卡扣4与疏导纤维2对应处设有存储环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疏导纤维和支撑内胆,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为半椭球形,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为拦截纤维布、疏导纤维和支撑内胆,相邻部分由钢网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纤维布由碳纤维和尼龙纤维混合纤维编织而成的多孔布,孔径为1-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T700或T800,所述尼龙纤维为PA6或PA66,二者质量比为(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纤维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飞刘占林王建政王天星欧海涛刘俊伟王力孔令强朱德兵邵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