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248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渣土坑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渣土坑边墙和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渣土坑包括渣土池、污水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池和渣土池通过渗透墙水系连通,所述污水池池底低于渣土池池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进口、出水口、出渣口分别和污水池、清水池和渣土池连通,所述渗透墙上布设有渗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中渣土池、污水池以及二者之间渗透墙的设置使得渣土中水分渗出并流向污水池,加快渣土池内渣土含水率的损失,达到渣土自动疏干效果,从而缩短渣土的存放时间。

Shield muck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特别是在中心城区施工中,由于道路人车流量大、建筑物密集,地面施工场地围建中存在借地困难,施工场地局限性大,现场渣土存储困难,为了保证隧道施工中出渣顺利,需要及时把渣土外运出去。由于盾构隧道施工中需要利用泡沫、水、膨润土等材料进行渣土改良,所以盾构施工中产生的渣土含水量高、渣土泥稀,渣土车转运时极为不便甚至无法进行外运作业,且向渣土场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泄漏,污染市政道路。如果,把渣土堆积在施工现场疏干一定时间后外运,但是由于渣土含水量高、渣土泥稀,渣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疏干后才能外运,并且渣土长期处于泥稀状态,会污染施工场地和妨碍施工场地的施工活动,并且而由于施工场地的局限性,所能存储的渣土量有限,如果外运不及时则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求。为了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目前需要对现场渣土进行疏干处理,达到外运条件后进行外运作业,缩短渣土在施工现场的存放时间,增加施工现场的利用率,满足隧道施工的出渣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好解决隧道施工中存在渣土含水量大、渣土泥稀,达不到外运条件从而不能及时外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渣土坑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渣土坑边墙和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渣土坑包括渣土池、污水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池和渣土池通过渗透墙水系连通,所述污水池池底低于渣土池池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进口、出水口、出渣口分别和污水池、清水池和渣土池连通,所述渗透墙上布设有渗水孔。所述渗透墙为钢筋砼渗透墙,所述渗水孔包括预埋在所述渗透墙中的穿墙管和填充在穿墙管中的滤料。所述渗水孔呈梅花型布置,其间距为800-1200mm,即同排和同行渗水孔10间距均为800-1200mm,所述穿墙管的直径为8-12mm,所述穿墙管中的滤料为棉纱。所述渗透墙距离渣土池底板高度10-30cm位置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包括墙孔、与墙孔匹配使用并相对于墙孔能抽拉的过滤装置和泄水管道,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相对于墙孔能够抽拉的框架、设置在框架内并垂直于抽拉方向的多层滤网和设置在多层滤网间的滤料,所述泄水管道设置在过滤装置底部两端口分别与渣土池和污水池连通,所述泄水管道的污水池端伸出渗透墙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管道渣土池端口设有滤网。所述多层滤网与框架可拆卸连接并与设置其间的滤料形成多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3-6层,所述过滤层的污水过滤精度自渣土池至污水池愈来愈高。所述泄水管道处于过滤装置内的泄水管道段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呈梅花型布设,所述泄水管道的污水池端伸出渗透墙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孔清水池侧周边的渗透墙上预埋有过滤装置固定件,所述过滤装置设有与过滤装置固定件匹配使用的档杆。所述框架为三面围合、顶面为敞口的长方体,所述框架围合面板上设有镶嵌滤网的卡槽。所述污水池池底和渣土池池底的落差为1-2m。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固定在安装平台上,安装平台的高度大于等于渣土坑边墙高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中渣土池、污水池以及二者之间渗透墙的设置使得渣土中水分渗出并流向污水池,加快渣土池内渣土含水率的损失,达到渣土自动疏干效果,从而缩短渣土的存放时间。本专利技术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设备和清水池设置能够将污水及时进行处理排放到清水池,降低污水池内水位从而达到渣土池内水位下降,从而避免了因污水池水位过高对渣土水分渗出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清水池的设置用于存放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获得的清水以供施工现场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了市政用水量。本专利技术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中泄水孔的设置,在渣土含水量较高以至于渗透效率不能满足需求时,泄水孔的设置可以提高排水效率,加快渣土池内渣土含水率的损失,缩短了疏干处理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中泄水孔内过滤装置的结构设计采用了抽屉原理,当滤料不能满足过滤要求时,可随时抽出打开将泄水孔内滤料进行更换,保证了泄水孔内滤料对渣土池中污水疏干过滤的效果;泄水阀能根据渣土中含水量调节泄水流量的大小,有效调节控制泄水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D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除去滤料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渣土坑1、污水处理设备2、渣土池3、污水池4、清水池5、渗透墙6、污水进口7、出水口8、出渣口9、渗水孔10、棉纱11、泄水孔12、墙孔13、过滤装置14、滤网15、滤料16、泄水管道17、过滤孔18、过滤装置固定件19、档杆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图6,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渣土坑1和污水处理设备2,所述渣土坑1边墙和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渣土坑包括渣土池3、污水池4和清水池5,所述污水池4和渣土池3通过渗透墙6水系连通,所述污水池4池底低于渣土池3池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2的污水进口7、出水口8、出渣口9分别和污水池4、清水池5和渣土池3连通,所述渗透墙6上布设有渗水孔10。所述渗透墙6为钢筋砼渗透墙,所述渗水孔10包括预埋在所述渗透墙6中的穿墙管和填充在穿墙管中的滤料,本实施例中穿墙管中填充的滤料为棉纱11。所述渗水孔10呈梅花型布置,其间距为800-1200mm,所述穿墙管的内直径为8-12mm,本实施例中渗水孔10的间距为1000mm,即同排和同行渗水孔10间距均为1000mm,所述穿墙管的内直径为10mm。所述渗透墙6距离渣土池3底板高度10-30cm位置设置有泄水孔12,所述泄水孔12包括墙孔13、与墙孔13匹配使用并相对于墙孔13能抽拉的过滤装置14,所述过滤装置14包括相对于墙孔13能够抽拉的框架、设置在框架内并垂直于抽拉方向的多层滤网15、设置在多层滤网15间的滤料16和泄水管道17,所述泄水管道17设置在过框架底部两端口分别与渣土池3和污水池4连通,所述泄水管道17的污水池4端伸出渗透墙6设有泄水阀,所述泄水管道17渣土池3端口设有滤网15,本实施例中泄水管道17渣土池3端口的滤网15为多层滤网中渣土池3侧的最外层滤网15。所述多层滤网15与框架可拆卸连接并与设置其间的滤料16形成多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3-6层,所述过滤层的污水过滤精度自渣土池3至污水池4愈来愈高。本实施例中的滤网15有四层,四层滤网15和设置在滤网15间的三层滤料16形成了的过滤层为三层,所述四层滤网15自渣土池3至污水池4依次为玻璃格栅滤网、玻璃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渣土坑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渣土坑边墙和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渣土坑包括渣土池、污水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池和渣土池通过渗透墙水系连通,所述污水池池底低于渣土池池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进口、出水口、出渣口分别和污水池、清水池和渣土池连通,所述渗透墙上布设有渗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渣土坑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渣土坑边墙和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渣土坑包括渣土池、污水池和清水池,所述污水池和渣土池通过渗透墙水系连通,所述污水池池底低于渣土池池底,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进口、出水口、出渣口分别和污水池、清水池和渣土池连通,所述渗透墙上布设有渗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墙为钢筋砼渗透墙,所述渗水孔包括预埋在所述渗透墙中的穿墙管和填充在穿墙管中的滤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呈梅花型布置,其间距为800-1200mm,所述穿墙管的内直径为8-12mm,所述穿墙管中的滤料为棉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疏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墙距离渣土池底板高度10-30cm位置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包括墙孔、与墙孔匹配使用并相对于墙孔能抽拉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相对于墙孔能够抽拉的框架、设置在框架内并垂直于抽拉方向的多层滤网、设置在多层滤网间的滤料和泄水管道,所述泄水管道设置在框架底部两端口分别与渣土池和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立鹏何列叶越胜陈巨武马瑞升严东何明杜孟利侯文凯徐也袁逢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