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烧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10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能燃烧高挥发分烟煤的反烧灶具,由炉胆、保温层、进风口、加煤装置以及炉胆支座组成,结构简单,合理。适合工、矿企业、商业、家用等各种场合。热效率达37%以上,烟尘浓度低于116毫克/干标米+[3]。是一种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的节能产品。(*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高挥发分烟煤的反烧灶具。为了提高热效率,降低烟尘浓度,用反烧灶来代替通常的上添煤灶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抽板顶煤反烧灶,即是其中之一。它主要有炉胆,进风口,抽板加煤装置等几个部分。其炉胆下小上大,呈V型,这样的结构不适于烧高挥发分烟煤,挥发分的燃烧需要足够高的温度,现在的结构是不理想的。进风口布置在炉胆的侧壁上,这需要用较大功率的风机鼓风,否则,将使气相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由于存在上述结构上的缺陷,即使烧淮北煤,热效率也只有26%,烟尘浓度达163毫克/干标米3。另外,抽板加煤装置体积较大,有导轨等辅助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反烧灶的使用范围,臂如说家庭就不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燃烧高挥发分烟煤的反烧灶具。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任务是由以下措施来完成的炉胆分为二个部分,下面为燃料室,上面为开有炉孔的燃烧室,形状为上小下大,呈∧型。炉胆外部是保温层,配以适当的进风口布置和加煤装置。再设置一炉胆支座,以支承炉胆。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反烧灶具结构图。图2是炉胆。图3是孔板式活动炉排。图4是加煤斗。图5是炉胆支座。在图中,5是锅子。6是炉塞,平时塞在炉孔9上,点火时拔出。炉胆1是反烧灶的关健部位,其形状见图2,结构特点在于分为燃料室7和燃烧室8二部分,开有炉孔9的燃烧室8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燃料室7起容纳煤料,均匀分布气流,燃烧固定碳之作用,燃烧室8起点火,燃烧挥发分之作用,具有能截留部分热量维持炉膛高温的功能。炉胆1一般是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最好选用优质硅酸铅纤维作保温层2的材料,以提高保温性能,延长炉胆1寿命。图5的炉胆支座4主要起支承炉胆1的作用。另外,在炉胆支座4的上下部分各有一个滑道,上滑道14为活动炉排17的滑道,下滑道15为加煤斗16的滑道。两滑道距离不小于加煤斗16的高度,这样便于在建炉时炉胆1、活动炉排17、加煤斗16的按装。加煤装置可以采用抽板式的,但为了扩大反烧灶的使用范围,臂如用于家庭,采用加煤斗16,并以孔板式活动炉排17来配合显得更为实用。加煤斗16是利用杠杆原理由筒体10,托板11和手杆12三部分组成。手杆12的支点13固定在筒体外侧。进风口3可以布置在炉胆1的侧壁上,但为了能适用大小不同功率的风机,一种较佳的选择是将进风口3布置在炉胆1的下方,在孔板式活动炉排17的配合下,能均匀地分布气流,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反烧灶,在烧高挥发分的浙江长广煤时,热效率达到37%以上,烟尘浓度低于116毫克/干标米3。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保温层(2)、进风口和加煤装置的反烧灶具,其特征在于炉胆(1)分为燃料室(7)和燃烧室(8)二部分,开有炉孔(9)的燃烧室(8)的形状为上小下大,并且设有一炉胆支座(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含有保温层(2)、进风口和加煤装置的反烧灶具,其特征在于炉胆(1)分为燃料室(7)和燃烧室(8)二部分,开有炉孔(9)的燃烧室(8)的形状为上小下大,并且设有一炉胆支座(4)。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反烧灶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涛叶军苗王文铭叶军苗王文铭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院杭州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