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小保专利>正文

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95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包括锅炉体,其特征是在锅炉体的侧面设有火烟出入口并于相应位置固接有炉灶体,该火烟出入口通过具有阀板的火烟通道及其上方设有滑动盖板的火口与炉灶体的炉灶腔相通,并连通外烟道及烟囱。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供热和操作炊事,也可单独供热或单独操作炊事,并可供应微热,效率高、使用方便、寿命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热装置,尤其是家用的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目前市场上,供家庭使用的供热装置,特别是兼顾供热、炊事两用的锅炉,其炉灶通常设在锅炉炉膛的上方,由于炉灶的位置较高,给人的炊事操作带来不便,致使锅炉高度受到限制,不得不以降低锅炉炉身的高度来满足炊事操作要求,从而使锅炉的造型均呈矮胖状,供热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又由于上述锅炉的循环水套均设在炉膛周围,室内不需要供热时,锅炉即停火,而炉灶即不可能使用。当室内需要微量供热时,锅炉使用也受到限制而不能达到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供热效果好、锅炉炉身高而炊事炉灶炉身低、并能单独生火用于炊事,便于操作的供热、炊事两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包括锅炉体及其上部的烟囱确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体侧面设有火烟出入口并于相应位置固接有炉灶体,该火烟出入口通过具有阀板的火烟通道及其上方设有滑动盖板的火口与炉灶体的炉灶腔相通。上述炉灶体的上平面上设有炉灶口,其下方的炉灶腔的底面与锅炉体的连接处设有一通孔,通过火烟出入口与锅炉炉排的上部空间相通;于炉灶体的底面还可以进一步固接一炉灶炉身,其内壁与火烟通道相通,该炉灶炉身的中部设有炉膛;上述锅炉体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烟管、上升管、内烟道、予热水套、外烟道,于上升管的下部设有连通再热水套与上升管的横水管,其底部与锅炉炉排之间形成燃煤空间,所述炉灶体的火口通过炉灶腔、阀板、外烟道阀板及集烟箱与烟囱相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由于火烟出入口、横水管与上升管的底部,均在锅炉燃煤层中高温层的氧化层之中,由于上升管与横水管的存在,在相应火烟出入口的高度,形成一段松的有空隙的煤层,能够将锅炉体内的高温火烟引入炊事炉灶内用于炊事。通常的兼顾供热、炊事的燃用固体煤炭的锅炉,必须在还原层、干馏层烧透之后,才能有效进行炊事操作,既浪费燃料又需要一定时间,本技术可以随时引火用于炊事,并且很快能使火烟达到炊事需要的温度与热量,而且余热能返回锅炉体的外烟道作用于预热水套。又由于上升管的下部的一段以及横水管都在氧化层内,并且上升管内有一定的小截面积的烟管,使得家用锅炉的微小热量得以集中,使火烟以高温状态作用于换热面,极大地提高了锅炉体内的换热效果,在不操作饮事时,可以调节炉灶口火圈孔的大小,使一定量的空气,经通气孔和火烟出入口进入锅炉体内的煤层助燃,可使烟气实现充分的燃烧,保证了该装置排出的烟气达到环保要求。通常的兼顾供热、炊事的锅炉,循环水套均设在炉膛的周围,在室内不需采暖的时间,锅炉即不可能使用,限制了锅炉的使用期,本技术采用的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在室内不需高温采暖期间,炊事炉灶单独燃火用于炊事,作用于炊具后的余热,可由火烟通道进入锅炉体内,作用于受热面可给于室内低温采暖,极大地延长了锅炉的使用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供热、炊事两用装置的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供热、炊事两用装置于炉灶体底面固接有炉灶灶身的主视示意图;主要标号名称1.炉排 2.再热水进口3.再热水套4.回水进水口5.横水管6.予热水套7.烟气通孔 8.上升管9.外烟道10.下降管 11.予热水出口 12.内烟道13.外烟道阀板 14.集烟箱 15.烟囱16.炉灶炉膛 17.火烟出入口 18.阀板19.火烟通道 20.火口 21.滑动盖板22.炉灶体 23.炉灶腔 24.炉灶口25.通气孔 26.阀板 27.炉门28.隔板 29.可调通气孔 30.烟管31.锅炉体 32.出水 33.烟管阀板34.内烟道阀板 100.炉灶灶身101.燃煤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采用的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包括锅炉体31及其上部的烟囱15,其主要特征是在锅炉体31的侧面开设有火烟出入口17,并于相应位置固接有炉灶体22,该火焰出入口17通过具有阀板18的火焰通道19及其上方设有滑动盖板21的火口20与炉灶体的炉灶腔23相通。该炉灶体22的上平面设有炉灶口24,炉灶口24下方的炉灶腔23的底面与锅炉体31的连接处设有一通气孔25,该通气孔25通过火烟出入口17与锅炉炉排1的上部空间相通,在不操作炊事时可以通气助燃。作为第2个实施例(参见图2),所述炉灶体22的底面进一步固接有炉灶灶身100,该炉灶灶身的内壁上端与火烟通道19相通,其中部设有炉灶炉膛16,其垂向轴线与火口20大致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炉灶体的火口20,通过其上面的滑动盖板21、炉灶腔23、阀板26、外烟道9、外烟道阀板13及集烟箱14与烟囱15相通。所述锅炉体31的断面结构呈方形或圆形,其侧面固接的炉灶体22的固接处的形状与该锅炉体31的断面形状相适应。所述锅炉体内由中部向外依次设有火烟管30、上升管8、内烟道12、预热水套6、外烟道9,其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递减而纵剖面呈现锥状;于上升管8的下部设有连通再热水套3与上升管8的横水管5,该上升管8和横水管5以及烟管30的底部与锅炉炉排1之间形成燃煤空间101,所述锅炉体31的内烟道12内设有隔板28,其预热水套6内开设有连通内烟道12与外烟道9的一个以上包括多个烟气通孔7,上述上升管8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锅炉体31的结构还包括在烟管30内的上端具有调节烟气流量的阀盖33,上升管8的上部设有水平方向的出水口32,预热水套6的下部具有回水进水口4,其上部设有预热水出口11,预热水出口11与再热水套3的再热进水口2之间连通有下降管10、内烟道52的顶部设有调节盖板34、在横水管与上方的适当位置设有炉门27、炉门27上设有可调通气孔29。本技术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其运行过程如下供热时水循环流程回水经回水进水口4进入预热水套6,再经预热水出口11和下降管10、再热水进口2,进入再热水套3和横水管5、上升管8,经出水口32输出供热后回水。单独供热时的烟气流程燃煤空间101的火烟向上通入烟管30,打开烟管30上端的烟管阀板33折返向下进入内烟道12经烟气通孔7进入外烟道9,再经打开的外烟道阀板13进入集烟箱14,最后进入烟囱15排出锅炉体外。锅炉燃火操作炊事时的烟气流程燃煤空间101的火烟引入火烟出入口17,经打开的阀板18及火烟通道19上部的火口20及打开的滑动盖板21进入炉灶腔23,然后经阀板26进入外烟道9,经打开的外烟道阀板13及集烟箱14进入烟囱15排出锅炉体外。锅炉熄火、炉灶燃火操作炊事以及微量供热的烟气流程炉灶炉膛16火烟上升、关闭阀板18,经打开滑动盖板21的火口20进入炉灶腔23作用于炉灶口24的炊具后,经通气孔25、火烟出入口17、打开阀板33、34的火管30、内烟道12、经集烟箱14、烟囱15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包括锅炉体(31)及其上部的烟囱(15),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体(31)侧面设有火烟出入口(17)并于相应位置固接有炉灶体(22),该火烟出入口(17)通过具有阀板(18)的火烟通道(19)及其上方设有滑动盖板(21)的火口(20)与炉灶体的炉灶腔(23)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炊事两用装置,包括锅炉体(31)及其上部的烟囱(15),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体(31)侧面设有火烟出入口(17)并于相应位置固接有炉灶体(22),该火烟出入口(17)通过具有阀板(18)的火烟通道(19)及其上方设有滑动盖板(21)的火口(20)与炉灶体的炉灶腔(2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保
申请(专利权)人:张小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