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89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1、BD2、BD3、BD4;开关管S1、S2;限流电阻R1、R2;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以及控制单元。该电路可以有效解决上电瞬间冲击电流大的问题,同时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A PFC circuit with soft start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PFC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减小对电网的污染,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增加PFC(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典型的PFC电路如图1所示,其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3、BD4,开关管S1、S2,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等器件。现有PFC电路上电瞬间,输入交流经过二极管或者可控整流器件整流后得到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后级电解电容的存在,使得上电瞬间输入电流很大,会对整流器件产生致命伤害,不利于电源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作出改进,即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可有效解决上电瞬间冲击电流大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1、BD2、BD3、BD4;开关管S1、S2;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以及控制单元。与第一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1的阳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阴极接BD3的阴极并同时接入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接入S1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1的阳极,D1的阴极接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与第二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2的阴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阳极接BD4的阳极并同时接入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接入S2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2的阴极,D2的阳极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BD3的阳极与BD4阴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L极,S1的另一极与S2的另一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的N极。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并控制BD1、BD2、BD3、BD4、S1、S2。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MCU和外围驱动电路。进一步,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为限流电阻R1,所述第二限流单元为限流电阻R2。进一步,所述第一限流单元、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均为瞬态抑制二极管。进一步,S1、S2均为N沟道MOS管,L1的另一端接入S1的漏极,L2的另一端接入S2的源极,S1的源极与S2的漏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的N极。采用上述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可以有效解决上电瞬间冲击电流大的问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PFC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1、BD2、BD3、BD4;开关管(N沟道MOS管)S1、S2;限流电阻R1、R2;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以及控制单元100。BD1的阳极接交流输入L极,BD1的阴极接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BD3的阴极并同时接入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接入S1的漏极并同时接入D1的阳极,D1的阴极接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BD2的阴极接交流输入L极,BD2的阳极接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BD4的阳极并同时接入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接入S2的源极并同时接入D2的阴极,D2的阳极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BD3的阳极与BD4阴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L极。S1的源极与S2的漏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的N极。控制单元100分别连接并控制BD1、BD2、BD3、BD4、S1、S2。基于上述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市电输入条件下,控制单元100首先得电,初始化完成后,控制单元100首先关闭可控整流器件BD3、BD4及开关管S1、S2,并同时发出软起信号给可控整流器件BD1、BD2,缓慢开启整流器件BD1、BD2的导通角,并通过限流电阻R1、R2为后面的储能电容C1、C2充电,使得直流母线电压缓慢上升。当BD1、BD2的导通角完全开启后,软起动结束,控制单元100关闭可控整流器件BD1、BD2,并控制可控整流器件BD3、BD4及开关管S1、S2按照PFC功能正常工作。采用控制单元100对可控整流器件、开关管进行控制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微控制器MCU和外围驱动电路进行控制。上述实施例可进行一些替换改进,如限流电阻R1、R2可用如瞬态抑制二极管等限流单元替代。再如,采用NPN三极管替代N沟道MOS管作为开关管用途等。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1、BD2、BD3、BD4;开关管S1、S2;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以及控制单元,/n与第一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1的阳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阴极接BD3的阴极并同时接入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接入S1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1的阳极,D1的阴极接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n与第二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2的阴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阳极接BD4的阳极并同时接入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接入S2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2的阴极,D2的阳极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nBD3的阳极与BD4阴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L极,S1的另一极与S2的另一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的N极,/n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并控制BD1、BD2、BD3、BD4、S1、S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软启动功能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整流器件BD1、BD2、BD3、BD4;开关管S1、S2;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储能电感L1、L2;防反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2;以及控制单元,
与第一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1的阳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阴极接BD3的阴极并同时接入L1的一端,L1的另一端接入S1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1的阳极,D1的阴极接C1的一端,C1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
与第二限流单元串联后的BD2的阴极接交流输入L极,其阳极接BD4的阳极并同时接入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接入S2的一极并同时接入D2的阴极,D2的阳极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交流输入的N极,
BD3的阳极与BD4阴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L极,S1的另一极与S2的另一极相连并同时接入交流输入的N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平向伟炜陆学军万静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微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